第52章 52,圍城
- 這個作者來自地球
- 天下第二劍
- 2033字
- 2019-03-19 08:30:00
王昀暄回到宿舍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從一樓爬到五樓,王昀暄發現大多數寢室的門都已經緊鎖,并不寬敞的走廊上,只有寥寥幾人。
一副落寞的景象。
王昀暄打開寢室門,拿出已經放好的電腦,在這沒人打擾的時刻,他必須做點什么。
打開記事薄,王昀暄在上面打出兩個字——《圍城》。
自從知曉華國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的矛盾以后,王昀暄一直在思考應該首先搬運哪一本傳統文學。
老實說,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每一本著作都極為經典,是那些大文豪的智慧結晶,能夠引起人們精神上的共鳴。
搬運《圍城》是王昀暄經過深思熟慮以后,用點兵點將的方法選到的。
《圍城》是錢鐘書大家僅有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華夏長篇傳統小說的經典。
前世,王昀暄對《圍城》進行了各個方面的研究,十分仔細,腦海里還保留著大部分《圍城》中的經典語錄。
例如:“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壞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
希望遠遠比回憶更讓人值得期待。
再例如:“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
“對于丑人,細看是一種殘忍。”
……
王昀暄在碼字之前,先打開了文學論壇。
果然不出他所料,《論傳統文學與網文和平共處的可能性》才發表幾天時間,下面就多出了上千條評論,看起來遠比之前發表的《文學作品的沒落與崛起》更受歡迎。
并且兩者都有一個共同點——評論區基本上都是說王昀暄不知天高地厚,妄加評論云云。
好評屈指可數。
王昀暄笑了笑,老實說,他還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這涉及到了物理,數學以及地理等學科,不在他認知的范疇。
另外,《圍城》寫出來,王昀暄準備直接在文學論壇發表。
沒錯,這真的是王昀暄考慮以后的選擇。
對于名氣,王昀暄沒有太大的追求,他更喜歡做一名幕后高人,給人一種神秘感。
在金錢方面,《斗破蒼穹》現在可以說是日進斗金,王昀暄估計下個月的稿費妥妥的破五萬。
因此,王昀暄才會選擇用這個隨手注冊的懟天懟地懟空氣賬號發布《圍城》。
同時,王昀暄也不用擔心在網上發布會被別人進行第二次搬運。
華國雖然對于網文盜版的打擊力度不大,但是對于傳統文學盜版的打擊力度是非常大的。
不經過作者允許而隨意遷移別人的作品,被發現后不僅會身敗名裂,情節嚴重者還會有牢獄之災。
這也是傳統作者地位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王昀暄看了一些評論后,回到了文學論壇的個人頁面,發現關注他的粉絲竟然有一千零一十二人,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家,更有兩名三星作者。
王昀暄退出文學論壇,平復了一下心情,開始了他的精彩表演。
……………
趙文強是一名一星傳統作者,他創作的《夢,遺落在草原里》出版之后,銷售出上千本。
所以他在齊林市也頗有地位。
前幾天,張文強在千度的文學論壇上發現一篇名叫《論傳統文學與網文和平共處的可能性》惹起了人們的爭議。
有人說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也有人說這是在嘩眾取寵,吸引讀者的目光罷了。
趙文強和大多數人一樣,屬于后者。
平時在空閑的時間,趙文強常常會進去文學論壇找找靈感。
吃完飯,趙文強登陸自己的賬號進入文學論壇,發現懟天懟地懟空氣發表了一篇新的文章。
“肯定又是華而不實的,嘩眾取寵的文章。”
趙文強還沒看,也不準備看,他是來文學論壇尋找靈感的,不是來浪費時間的。
避開懟天懟地懟空氣的那篇文章,趙文強繼續往下翻,他最近靈感有些枯竭,心里面有很多想法,但卻不知道如何用最佳的方式表述出來。
翻了半天,趙文強感覺什么收獲也沒有,不對,收獲了視力疲勞。
在他準備退出文學論壇的時候,發現懟天懟地懟空氣的那篇文章,不知何時被論壇的管理員置頂了。
還配上了醒目的標題:“這是一篇怎樣的文章?”
趙文強眉頭微皺,難不成自己猜錯了?
帶著懷疑,趙文強點進了置頂的文章。
隨著閱讀的深入,趙文強不由發出聲。
“咦,似乎真的不是華而不實的文章。”
看完后,趙文強發現這是一篇傳統小說,小說的時間是民國二十六年,地點是江南某個小鎮。
開篇短短的幾千字,有一種樸實民風,讓趙文強感覺自己仿佛真的親自到江南水鄉走了一遭。
忽然,趙文強感覺自己有靈感了。
在這個人人都向往大都市生活的時代,自己為什么不可以創作一部關于樸實農民生活的作品呢。
想到這里,趙文強忍不住為自己的金點子點了個贊。
同時,趙文強也對這個名叫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匿名人產生了一絲興趣,從黑粉轉到了路人。
在文章的結尾處,有不少人評論說這篇文章讓他們大吃一驚。
還有一個三星作家評論了一句不錯。
看到這里,趙文強也打出一條評論:實在不敢相信這篇小說和之前的那兩篇文章會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再說王昀暄這一邊。
他在碼好三千字以后,便發布了出去。
沒想到在短短的半個小時里,不斷有人在文章結尾留下評論。
這次和前兩篇文章不同,有好評,也有差評,但中性評論居多。
王昀暄再次把碼好的三千字發布出去,他需要的就是《圍城》在網絡上照成一定的轟動。
然后故意慢慢更新,讓入坑的讀者體驗一下等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