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舅舅來了
- 巧妻
- 行走的葉子
- 3044字
- 2013-11-02 09:00:31
一晃三天過去,方怡巧弄清楚了自己的身份,中原地帶榆林縣方舉人家是也。至于朝代,不是她所知的任何一個,喚作慶朝。當然這個舉人不是她爹,是她爺爺方孝儒大人。
自己是四房唯一的女兒方怡巧,父親是個秀才,除了讀書,便沒看見做其他事。小丫頭叫紅杏,是母親陪房的女兒,比自己大四歲,在院里幫著做點端茶倒水的輕省活計。
至于母親的陪房,據紅杏說地里活計多,去了外家幫忙做飯,過陣子回來。提起外家,紅杏十分羨慕的樣子。一問才知,慧娘的娘家二個哥哥共生個七個侄兒,誰聽了都免不了想,哪怕輪一個到慧娘這里也行啊。
甚至慧娘自己也對上門的哥哥嘆道“七個侄兒,我個個抱過了,怎么就不能沾一點福份呢。”
“慧娘,大舅哥來了,在給娘請安,我去接過來。”方長略從外面進了院子,看到慧娘在院子里繡著帕子,女兒乖巧的坐在一邊看著。心里也是極欣慰的,只可惜一切的美好都因為少了一個兒子,而變得不完美。
正繡著帕子上的百子圖,慧娘聞言險著刺了手,驚喜的抬頭,“還不快去。”
方長略點點頭,去了自家老娘的正屋。大舅哥看似拘謹的攏了袖子,坐在一邊笑著。實則是象座山一樣堵在了方家老太太的心口,搬又搬不開,挪又挪不走,端得是討人厭。
原因無他,只因在老四媳婦的娘家人手里吃過虧?;勰锸乔f戶人家的閨女,嫁到方家算是高攀了。老大和老二媳婦都是書香門第,家里出過舉人的,有老太爺的話擺在前面,自是不敢拿捏。
老三媳婦是她娘家侄女,哥哥們打小疼她,她當然要投桃報李。只有這老四家的,不是什么頂好的出身,又與她沒有關系,這方老太太就生出些別樣的心思。想當然的擺起了婆婆譜,尋思著把前面三個媳婦都沒干過的事,讓她給干一遍。
沒曾想,她明里咬牙忍了,暗地里,卻讓娘家兄弟為了一點小事打上門來??芍^是兒子多了好辦事,直逼得老太爺都出了面,罵她是個老虔婆。又是擺酒,又是請人做保,這才安撫下老四媳婦的娘家人。
自此,石家人每次來看慧娘,總不忘了來老太太這里請個安。說開了,也是展示給方家人看看,他們家慧娘是有人撐腰的。
這石家人從北地遷徙過來,比起一般人家高出半個頭,端得是人高馬大,膀粗腰圓。一門子僅有慧娘一個女兒,哥哥侄兒加起來,能在方家門外站出半條街去。
管你方家舉人也好,秀才也好。敢欺負了石家的女兒,管保叫你好看。
老太太心里早將石家罵了個半死,卻不敢在面上顯出來。端著舉人太太的架子,皮笑肉不笑的陪坐著。
見兒子過來,帶他下去,這才松了一口氣。轉念想到自己竟會怕他們一個農戶,還不是老太爺不肯為她撐腰,又不免有些忿忿然。
老太太身邊的吳媽深知她的心思,在旁邊笑道“這個節骨眼上,大舅哥過來作客,怕是有事情哩。”
“哼,還不是為她出主意來的。這個家還輪不到她來當家作主,過繼那個由我說了算。”說完有些心虛的瞄了一眼老太爺的書房,見里面沒有動靜,又乍著膽子道“六郎有什么不好,一過去就可以頂門立戶,不比一個只會哭的娃娃強?!?
這邊兄妹倆人見了,慧娘又是淚光盈盈,倒是石家大哥憨笑道“別盡是哭天抹淚,就想著你七個侄兒,這天呀塌不下來?!?
見旁邊方長略臉色發黑,又轉道“你家婆婆是不慈祥,但方家相公對你卻是沒話說的。你也不能讓他絕了后,該過繼就過繼?!?
“阿爹也這樣說?!被勰镏来蟾邕^來必是爹的意思,還指望他們再給自己撐一回腰,猛然聽到這話。覺得沒了指望,頓時“哇哇”大哭起來。
哭聲將躲在方長略書房里翻書的方怡巧驚了出來,看到巧姐,慧娘才記起,心急之下,竟忘了讓她過來請安。訕訕道“巧姐前幾天病著,將將才好,我以為她還睡著呢?!?
石家大哥呵呵一笑“我還不知道你嗎?”在方怡巧頭上摸了摸,又掏出一對銀絲蜻蜓對簪遞到她手上“我們巧姐跟你娘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看看喜不喜歡?!?
方怡巧回頭看著爹娘,方長略點頭道“快點謝謝舅舅?!?
“謝謝舅舅?!狈解晒郧傻难鲋^,甜甜喊道。
“乖,去自己屋里玩,娘跟舅舅有正事要說。”慧娘見女兒進來,自然是收了哭聲。
“娘別哭,弟弟會來的。”方怡巧過來的時候聽到一言半句,知道是為了過繼的事。
明白自己留在這里,他們也不會繼續說下去,只好出了待客的茶室。右拐之后,悄悄趴在窗戶下偷聽。
“慧娘,爹娘就是心疼你,才讓我來告訴你,過繼這事不能再拖了。你不為自己想,為了妹婿想,你不能讓他絕了后。不過繼就納妾,你愿意那個?!笔掖蟾缗趿瞬?,喝了一口。
“我……”慧娘心里發堵,悶得喘過不氣來。方長略一旁看了,接口道“納妾必是不行的,阿爹有訓呢。”
看慧娘面色不善,方知自己說錯了話,又辯白道“就是我自己,也是不愿的,平白擾亂了好好一家人。再說,也不一定生兒子呢?!?
方怡巧在窗戶下笑得打跌,怕自己出聲,只拿手捂了嘴笑得“吭哧吭哧”。
可憐方長略不知道自己好容易圓回來的話,又被畫蛇添足的一句給毀了。
好在慧娘現在沒心情跟他計較,只拿了帕子掩了嘴嚶嚶道“婆婆合著三娘子欺負我們,非要拿三房的六郎過繼?!?
三房三子一女,排行第六的正是三房次子,不大不小,正中間的一個,今年已經十一歲。這個年紀,根本養不熟了,何況人家親生父母還在一個屋檐下。再加上三娘子的性子,這日子要是能和睦了,她慧娘把石字倒過來寫。
石家大哥呵呵笑道“這必是不能依的,想沒想過去方家族里找找。不說嬰孩,哪怕幾歲的娃娃也可得呢?!?
一聽方家族里,方長略頓時失了顏色,搖搖頭“爹怕是不許?!?
說起來,這里面還有段故事。方家是隔壁青城縣的大族,也是莊戶人家,三代前出過一個舉人,也有讀書的傳統。
這方老太爺是小妾所生,爹還在時,也過了幾年好日子,因天資聰穎送到書院里讀書,頗受寵愛。
十幾歲時,爹沒了,他同小妾娘被大婦掃地出門。搬到了榆林縣,靠著母親刺繡的一點收入艱難度日。第一年考童生,就得了一個秀才的功名。族里知道了,派了人請他回去。他不僅不回,還放下話一輩子不回家鄉。
中了秀才也一樣要銀子生活,榆林當地一個商戶人家看中了他,特意請人來說媒,想將女兒嫁與他。房子嫁妝都由許家出,還資助他入學和趕考的費用。
想到自家的日子,方孝儒點了頭。許家的小姐,也就是后來的方老太太,雖然眼界不開,心眼極小,又愛算計。卻聽了父親的話,你別的不提,只管對他母親孝順有禮,咱們家又不是沒有銀子,務必哄得她開開心心。
須知,侍奉公婆送終的妻子,丈夫有再大的理由也不得休妻。許家老爺拿住這一點,方老太太當年也確是做到了,一直孝順婆婆,病時侍疾,去世送終,都是她一手操辦。
是以后來辦了許多糊涂事,方老太爺哪怕中了舉人,念著她孝順過自己苦命的娘,總歸是敬著她正妻的位置,從未有過停妻再娶的念頭。
也正因著這段身世,說納妾是家中亂象之源。男子只圖一時之痛快,卻讓一家人受累。嚴令方家人不許納妾,實在無子三十后可納一妾,若仍無子,就是天意,不可再納。
如果去青城方氏族里,上百口的人家,總能找到合適過繼的。可老太爺,怕是寧可他無子也是不肯的。
石家大哥自是知道這段往事,卻說道“當年的大婦早化成了灰,她的兒子也沒一個有出息的,到如今連個會識字的都沒有,全在地里刨食?!?
這也和方老太爺中了秀才又中舉有關。族長大怒,擠兌之下,當年族中最有勢力的一支,早被邊緣化,成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戶。
“親家太爺年紀也大了,若不想做孤魂野鬼,總是要認祖歸宗的。只是差個梯子,還有這梯子是由誰遞的?!?
石家大哥話說得明白透徹,借著過繼一事,一石二鳥。既找了合心意的孩童,又借著這件事修復了兩邊的關系,族中念著你的好,總歸不是壞事。
方長略看看慧娘,又看看大舅哥,一副猶豫不定的模樣。方怡巧看著都替他著急,極想出聲,可一想自己的身份,若是隨意說了什么,怕是引人懷疑。只得緘口不語,靜聽屋里人述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