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碼書:編碼與解碼的戰爭
- (英)西蒙·辛格
- 1128字
- 2019-01-22 18:41:48
1586年10月15日星期三早上,瑪麗女王(Mary Stuart)走進佛斯林費堡(Fotheringhay Castle)擠滿人群的法庭。多年囚禁與風濕癥的折磨,使她憔悴不已,但她依舊高貴冷靜地展現不容置疑的帝王風范,在醫生的協助下,從法官、官員、觀眾面前緩緩走近位于這狹長的審判室中間的御座。瑪麗以為這御座顯示她贏取了應得的敬意。她錯了。這御座代表缺席的伊麗莎白女王(Elisabeth I.)——瑪麗的仇敵與起訴人。瑪麗被和緩地帶離御座,走到審判室的另一邊。被告席上,那張腥紅色絲絨椅才是她的座位。
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在此接受叛逆罪的審判。她被控密謀行刺伊麗莎白女王以奪取英格蘭王位。伊麗莎白的國務大臣弗朗西斯·沃爾辛厄姆爵士(Sir Francis Walsingham)已逮到其他共犯,取得供詞,并將他們處決了。現在,他要證明瑪麗是這宗陰謀的核心人物,一樣有罪、一樣該當處死。
沃爾辛厄姆知道,要處死瑪麗,得先讓伊麗莎白女王相信她真的有罪。伊麗莎白雖蔑視瑪麗,卻因為諸多原因,遲遲不敢將她送上刑臺。頭一個顧慮是:瑪麗是蘇格蘭女王。有不少人質疑,英格蘭法庭是否有權處決外國君主。再者,處決瑪麗恐會創立一項令人不安的先例——政府都可殺掉一國之君了,叛徒更不會顧忌再殺另一個,也就是伊麗莎白自己。此外,伊麗莎白和瑪麗是表姊妹,這層血緣關系更讓伊麗莎白怯于判決她死刑。總而言之,除非沃爾辛厄姆能徹底證明瑪麗參與了這宗行剌密謀,否則伊麗莎白是不會批準處決瑪麗的。
這宗叛逆陰謀是一群年輕的英格蘭天主教貴族所策劃的。他們意圖除掉伊麗莎白這個新教徒,讓同為天主教徒的瑪麗取而代之。法庭認為,瑪麗顯然是這群叛徒的名義領袖,但不確定她是否首肯這項陰謀。事實上,瑪麗的確授意了此項行動。沃爾辛厄姆所面臨的挑戰是:他必須證實瑪麗和這群黨羽之間確有共犯關系。

圖1:蘇格蘭的瑪麗女王
審判日當天早晨,瑪麗穿著色澤慘然的黑絨衣,獨坐在被告席上。被控叛逆罪的嫌犯不得請辯護律師,也不準召喚證人。他們甚至不準她的臣子幫忙準備訴訟事宜。不過,瑪麗還未身陷絕境;當初她可是很謹慎地一律使用密碼與叛徒通訊的。她用密碼系統把信息轉換成一串無意義的符號。瑪麗相信,就算沃爾辛厄姆搜出這些信件,他也讀不出什么名堂來。這些信件的內容既然無解,也就不能成為呈堂證據。不過,這一線生機全維系在:她的密碼未被破解。
不幸的是,沃爾辛厄姆不只是國務大臣,還是英格蘭的間諜首腦。他不但攔截到瑪麗送給那些叛徒的信件,還知道誰能破解這些密碼。托馬斯·菲利普(Thomas Phelippes)是英格蘭破解密碼的第一高手。多年來,他一再破解那些密謀對付伊麗莎白女王的信息,沃爾辛厄姆才得以將叛徒定罪。他若能破解瑪麗授意那些叛徒罪證確鑿的信息,她就難逃一死了。相反的,如果瑪麗的密碼強到足以隱瞞其中的秘密,她就有機會活命。一條命就這樣取決于密碼的力量,而這并不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