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溫玉,并非常人以為的帶著溫暖的玉,而是指色澤和質感溫潤如脂的白玉,尤其以羊脂白玉為代表。
因要保護玉器不受損,錦盒與綢緞占據了箱子大部分的空間,卻也還有大小十三件溫玉,最大的一件也只是稍有瑕疵。
繞是蘇梨沒有親自做過生意,也知道這些東西是何等的價值連城。
溫玉上沒有如第一箱的書籍般打上皇家印記,但也不難猜出其來源。
李立軒不會這樣暴發戶一般送她東西,三叔也不會接李立軒這么貴重的禮物。
只能說明這些東西是無從拒絕的。
她不知道為什么,三叔對當今天子并無好感,但是這個時代,沒有任何臣民能夠拒絕君王的恩賜。
但是太多了……一斗糧食均價才二十文錢的今天,這賞賜厚重得過分了……
蘇梨有些忐忑,連看書的興致都消減了不少,便將兩個箱子鎖上,吩咐碧兒不能讓任何人進她的房間,又吩咐院外的護衛不能讓任何人進她的院子,便去了前院。
在書房陪著蘇夫人處理了一個多時辰的賬簿,蘇三叔才回來。
蘇梨想問兩個箱子的事,蘇三叔卻絕口不提,只從懷里取出一封信和一個小盒子給她。
小盒子里是一支白玉的梅花簪子,與之前李立軒送她的梨花簪有著相似的神韻,應是同一個玉匠雕刻。
信自然是李立軒寫的,先問候她近來是否安好,再說鏡山之事已經完結不必再惦念,梅花簪子是提前給她的十四歲生辰禮。
至于那兩箱子書籍和溫玉,莫問來處,莫贈他人,便當做尋常友人送的禮物放起來即可。
蘇梨便舒了口氣。
待陪著家人用了晚膳,她便自回房去,將箱子里的書籍整理出來,也不放在一處,而是根據類別的不同放入書架,分散進她原本的藏書里。
至于那些溫玉,便連錦盒一起放到她收藏溫玉的架子上去。
碧兒常年侍候蘇梨左右,自然能看出房中的變化。
但這丫頭終歸是三叔提點出來的,笨拙只是相對蘇梨而言,實則比大部分十四五歲的姑娘懂事太多。
蘇梨不說,碧兒也不問。
旁人沒機會進蘇梨的內室。
這事情漸漸的也就好似沒發生過了。
直到某天,蘇梨從外頭回來,見小松鼠鬼頭鬼腦的,滴溜溜的小眼睛里竟然帶著心虛。
最后她從小松鼠的屁股底下見到一塊被啃了一半的玉佩……
蘇梨去翻那些裝著皇帝賞賜的溫玉的錦盒,發現其中兩個小的已經空了。
于是她倒拎著小松鼠:“都是你吃的?”
小松鼠不好意思的別開頭去。
蘇梨無奈的把小家伙放下,但是仍然按著毛茸茸的頭不讓它跑掉。
“吃了這個,是不是對你有好處?”
書中還記載過以黃金白銀為食的獸類,吃玉佩的小松鼠雖然是第一次見,但蘇梨覺得自己還是要冷靜些,不要表現得比一只松鼠還要沒見識。
小松鼠猶豫了一下,點點頭。
蘇梨想了想,又問小松鼠之前怎么沒碰她的溫玉。
“吱吱吱……”小松鼠一邊叫一邊擺著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