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蘇梨覺得大嫂嫂是要將她當成小豬養(yǎng)。
補身子的湯一日三餐不重樣的送來,還吩咐碧兒要盯著她喝,眼見兒的身上長肉。
當然蘇梨自己也差不多的配合著,豐腴肥碩是萬萬不行的,但多少還是要有些肉才好看。
而且太瘦了的話,阿娘見一回心疼一回……
便這么在益州城待了半個月,大伯領著商隊回天馬鎮(zhèn),蘇梨便也別了大哥哥一家,與蘇六郎一起跟隨商隊回去天馬鎮(zhèn)。
熟悉的小鎮(zhèn)仍然靜臥在昆侖山下,不論外界滄海桑田或政權顛覆,它依舊是數(shù)百年前的模樣。
而此刻,李立軒已經帶著親兵到達盛京城外。
在城外官驛中稍作休整洗浴,一隊人快馬入城,避開不能車馬疾行的朱雀大街,將其余親衛(wèi)留在皇城外,只帶著羅欣與羅蕊從含光門入。
騎馬穿過皇城,于太極宮承天門前下馬、解除兵甲,兩個青年步行至太極門前,等候了約摸一刻鐘,竟是皇帝貼身的宦者來引路。
“世子殿下,圣人正在長生殿批閱奏章,著老奴帶您與羅將軍、羅校尉過去。”
“有勞常給使。”李立軒拱手回禮。
宦者忙笑著讓開:“世子莫折煞老奴了,還是先請隨我來吧。”
待一行四人到了長生殿外,常德讓李立軒三人在門外稍候,自己則進去稟告。
接著是李立軒先行進去面圣。
鏡山之事,重要內容已寫在奏折中先行以快馬送入太極宮,此時見面,不過是需要稟告細節(jié)罷了。
若是旁的土匪寨子,以江州軍的戰(zhàn)力,五百人將對方拿下是理所當然的,根本無需多言。
偏是鏡山,當面蜀國是唐皇親自帶人攻下的,對鏡山的地形自然也了然于心,李立軒萬不敢有搪塞的心理。
“南蠻區(qū)區(qū)屬國,卻敢算計到我皇家宗室頭上,當真是好大的膽子……”
唐皇李言慶冷笑了一聲,隨即面色又溫和下來:“朕既然放心將三州之地的邊防交托,便相信你和江夏王兄會處理好與南蠻邊境之事。瀟然此番親自入京,為的是那個制藥的小姑娘吧?”
“臣有欺瞞,請陛下恕罪。”李立軒垂頭單膝跪下。
唐皇走過來將李立軒扶起,嘆息一聲道:“瀟然,殿中并無外人,你又何必與叔父如此生分。”
李立軒抬起頭來,終不愿爭執(zhí),只改了口:“叔父,她只是個稍微聰慧些的小姑娘,平日里喜歡看幾本閑書雜記,只因不忿親人死于賊匪之手,才從書中尋了個方子出來,也是有羅蕊幫助,才能僥幸將藥制成。她自幼長于邊陲,不諳世事,天真爛漫,侄兒萬不愿擾了她的安寧生活。在奏章中以奇人代稱,只因不愿外人對她知曉過多。”
“她既有功,便當賞賜,這不是好事嗎?”
李立軒只以沉默相對。
唐皇定定的看了李立軒片刻,也不知道想到什么,忽然笑了笑:“你這孩子從不同我提什么要求,如此小事,叔父又怎么忍心拒絕?既是奇人,尋不到影蹤也是正常的事。”
ps:郡王世子是不能以殿下尊稱的,但此處并非錯誤,后文會有關于這個稱呼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