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山神廟內煮香肉
- 武道十三樓
- 來去生
- 3030字
- 2019-01-03 21:55:00
臨江縣外破廟內,一群老乞丐用木板草草的將窗口擋起來,關了廟門,正圍著一口爛鐵鍋取暖,鍋內是燉的爛爛的黑狗肉,香飄十里。
一個乞丐立了立領子,打了個機靈:“這鬼天氣,老子活了這么久,就沒見過這么大雪,太他娘的冷了。”
“是啊”旁邊有乞丐應道,“真是太冷了,狗日的老天不開眼,還好有細伢子送來的狗肉,這死狗,爺幾個每次路過都瘋了似的叫喚,一直沒宰它就是等著過年,嘿嘿。”
“還是細伢子好,有什么東西都想著咱們這群老不死的。只是他宰了劉捕頭家的狗,只怕劉捕頭日后報復哇”一個乞丐擔心道。
火紅的柴火在寒夜里給幾個乞丐帶來絲絲暖意,鍋里的狗肉燉的爛爛的,飄出十分誘人的香味,可乞丐們卻沒有人動筷子,只顧著交談。
雪越來越大,夜也深了,突然一陣寒風吹到廟里,將乞丐們凍了個寒顫,原來是破爛的廟門被人打開了,一個少年,伴著風雪走了進來。
破爛的衣衫,圍著縫縫補補的毛皮,腰間別著一把短刀,十五六歲光景,手里提著兩壇老酒,干瘦身材,臉蛋早已凍的通紅,眼神卻異常明亮。
“老棒子們!爺帶酒來啦,給小爺留肉了沒有,爺要餓死啦”這少年笑道,抖了抖身上的雪。
“你來的太遲啦!都沒啦,都沒啦,老子們吃的一口不剩啦”乞丐們一邊瞎叫,一邊用個破碗,盛了一大碗湯,夾了最大的一塊肉給少年遞過去。
“你們這群老棒子!”少年笑罵道,心里一暖,原來這群乞丐都等著他呢,“還愣著干嘛,快分了這鍋肉,媽的,宰它的時候差點給咬了”。
乞丐們這才一擁而上,分起肉來,都拿著破碗去少年那邊討起酒來。
吃了肉喝了酒,少年才覺得暖和了,這才和乞丐們拉起家長來。。
譬如,張伯家的女兒肚子無緣無故大了,李嬸看上了隔壁的孫老頭,秦叔的兒子年后就要上京準備考試了……
凈是些家里長短。
酒是最烈的燒刀子,入口濃烈,辣喉燒肚,后勁極大,伴著濃濃的狗肉,汁水四濺,不一會,老乞丐們東倒西歪的圍著爐火,全醉倒了,除了少年和那個年紀最大的乞丐。
“老棒子,我要走了”少年喝了一口酒。
“嗯”老乞丐撥弄著柴火,眼皮抬也未抬。
“你不好奇?”少年問道。
“有什么好好奇的”,乞丐哂道“你是老子養大的,你的刀是你死鬼老爹丟給你的,你的刀法卻是老子教的,你撅撅屁股,老子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乞丐喝了口酒,繼續說道:“你一進門,身上就有股淡淡的血腥味,你早上殺狗,故意帶著狗跑了兩條街才宰了它,那時候我就知道你小子今天要作妖!憑老子教你的功夫,殺條狗需要第二刀?”
“你來之前必定洗過身子,所以你身上血腥味很淡,聞不到也就罷了,聞到了也不過以為是早上殺狗沒洗干凈罷了,我說的對也不對?”
“不錯”少年瞇了瞇眼。
“但凡事總有疏漏,老子我八代單傳,代代劊子手,武功說不上多好,但這人血的味道,和狗血的味道還總能分得清!”
“就知道瞞不過您老,嘿嘿”那少年賠笑到。
“笑個屁”,老乞丐罵道,“凡殺人者,必有煞氣纏繞周身,數日方消。除了這群瞎了眼的乞丐,那些跑江湖的,但凡有些經驗都看的出。你進門那一剎那,狂風急雪,雪花不是吹進來的,是繞著你身子的,煞氣濃郁,可見一般。你不止殺了人,還殺了不少人!”
少年喝了口酒,緩緩說道;“不錯,我確實殺了幾個,你還記得前些日子的失蹤案么?”
老乞丐點點頭:“自然記得,此事轟動一時,大風城下屬四縣八鄉十二村,每一處皆有少年少女失蹤,官府追查數月而不得,依舊有人失蹤,而且每次有人失蹤的夜晚,皆有人看見有黑影在案發地點一閃而過,因此傳出厲鬼殺人之說,鬧得人心惶惶,臨江縣也不例外,了無痕跡。”
那少年說道:“哪有什么鬼怪,不過是借鬼怪行齷齪事罷了。”
“看來你已經知道事情始末了,老子我倒是很好奇”乞丐盯著少年。
“你都查不出來,我能查出個什么。蕭小花前幾天夜里失蹤了”,少年嘆了口氣:“你知道的,七里香一家對我極好,小花從小跟在我屁股后面,從不嫌棄我是個孤兒,陪我玩鬧,經常偷東西給我吃,還說長大了要嫁給我,我雖不想多管閑事,但既然抓到了小花,我卻不能不管,那天是臘月初八……”,正說著,少年想起了十年前的臘月初八。
十年前的臘月初八,一樣的風雪飄搖,臨江縣來了兩個男子,一大一小,大的腰纏一柄無鞘刀,銹跡斑斑,約成人小臂長短,身著單薄,西風凜冽,此人卻絲毫不覺得寒冷,他手里牽著個小的,四五歲年紀,裹著張破損的野獸毛皮,臉蛋通紅,雙目黑亮。二人雖然落魄,卻氣度不凡。
“爹爹,我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壞人就找不到我們了”小男孩奶聲奶氣到。
那漢子笑道:“哈哈,好孩子,你放心,就是找到了,也不能把我們分開”。
“我想吃包子”小男孩望著那漢子,滿眼期待,自顧自的說道。
“……,爹這就帶你找吃的”漢子大笑,帶著孩子一路向前而去。
少頃,二人已經在縣城轉了一圈,那漢子極其苦惱:“偌大一個縣城,居然連個吃飯的地方都沒有,唯一的一家客棧,居然也沒開門”。
這餓著自己事小,餓著兒子那可就不妙了。
“笨叔叔,臘八沒人出門的,都在家過臘八節呢,誰還出門吃飯,所以吃飯的地方都不開門,笨叔叔,笨叔叔”正在這時,旁邊一個小姑娘,站在一家賣香燭的店內,沖著自己笑道。
那漢子見小姑娘年紀與自己兒子相仿,面容清秀,扎著兩個沖天小辮,手里拿著一根香木,甚是可愛。
“不許說我爹笨,是你們這里的風俗太古怪了。”小男孩沖著小女孩叫到。
“哼,你爹是大笨蛋,你是小笨蛋,我偏要說”小女孩做了個鬼臉。
“小花,怎么這么沒禮貌?”正說著,門簾后走出夫婦二人,皆是一身粗布衣裳,雖不名貴,卻漿洗的很干凈,那婦人摟過小姑娘笑道:“二位不要見怪,小花野慣了,我代她道個歉。”
漢子道聲不敢,那男子上前打量著,對這漢子說道:“你們是從外地來的吧,臨江縣人口不少,但風俗極重,過節一般都在家過,所以這一天基本沒什么人出門,你們自然找不到吃飯的地方”
“你要是不嫌棄,就來我家吃點吧,正好開飯,雖是粗茶淡飯,卻也能飽腹”,這婦人笑著接過話頭“看看你兒子,都餓成什么樣了”。
漢子點點了頭,暗道僥幸,不然兒子還不知道要餓到什么時候,說:“如此便打擾大哥大姐了”。
說罷,幾人進入后堂,婦人前往廚房忙活,少頃飯菜上桌,眾人坐下,那男子拱拱手:“遠來是客,小姓蕭,此為我家娘子與女兒小花,我們夫婦二人世代在這臨江居住,開了這個香燭店,相聚便是有緣,二位不必拘謹”。
“在下朱峰,這是我兒子朱明,本是山中獵戶,自南方躲避戰亂而來,二位一飯之恩,他日必有所報”,漢子望了眼兒子朱明。
幾人邊吃邊聊到:“南方戰亂,多少百姓流連失所,有家不能歸。”
“北邊的臨江縣倒也遠離戰火,尚算平靜,縣城雖不敢與南方大城想比,但家家戶戶互幫互助,倒也算安居之所,不如二位就留下來?”
朱峰心想,為逃避仇家,已攜子奔波數千里,這里依山臨江,風景秀麗,倒也算是個好地方,不如留下也好,就是不知道明兒是否愿意在此生活。
他回頭一看,原來朱明早已吃完,已經和蕭老板家女兒小花在一起玩耍,二人完全沒有剛見面時候的不對付,當即不在猶豫,笑道:“如此甚好,我還算有些力氣,依舊做個獵戶,養他成人倒也不是難處”。
從此父子二人便在臨江縣住下,在縣城外大江上游,搭了個房屋,依水而居,打獵捕魚。
朱峰是個極其出色的老獵手,自他來后,上里的霸王再也不是什么老虎黑熊,而是他朱峰。
他時常將捕道的珍稀野味給蕭氏夫婦一家送去,若有多時,便在城里賣掉。
日子過得倒也滋潤。
而每年的臘八之日,朱峰都會帶著野味和朱明一起前往千里香家相聚。
小花則是喜歡跟著朱明一起玩鬧,像個小尾巴似的跟著朱明,聽朱明說山里的各種飛禽走獸的故事,更是叫著長大了要嫁給朱明,渾然不記得剛見面時候的互掐。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