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元朝一百年
- 諸葛文編著
- 1666字
- 2019-03-15 14:01:01
元英宗碩德八剌為何會被亂黨所殺
元英宗的登基,無論對答己和鐵木迭兒還是英宗本人來說,都是一個悲劇的開始。答己本以為18歲的英宗會成為自己的傀儡,在朝中掌握實權的依舊是她和她的情夫鐵木迭兒,結果,英宗登基后不久,她的如意算盤就一步步地落空了。而英宗如果不當這個皇帝,他也不會最終死在亂黨的手中。
自元世祖以來,每一次的新皇即位往往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皇帝們往往把主要甚至全部精力用于剪除或防備異己上,同時由于元朝統治階級把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漢族人列為三等和四等,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極端尖銳化和政治的極端腐敗和黑暗。
元仁宗之子元英宗碩德八剌,是元朝的第五位皇帝,延祐七年(1320年),仁宗去世,18歲的碩德八剌在答己太后及鐵木迭兒等人的扶持下登基做了皇帝,改元“至治”。
登基后的元英宗,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首先極力抑制答己、鐵木迭兒一黨的勢力。
本來元仁宗當時和武宗海山有約,死后要傳位給海山的兒子,但是仁宗背棄諾言,立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為太子,引起了答己太后的不滿,于是設計害死了仁宗。當時答己的情人丞相鐵木迭兒本想立海山的兒子做皇帝,但是答己太后認為碩德八剌年紀小,更容易控制,所以就立了18歲的碩德八剌為皇帝,是為英宗。英宗即位后,并不想受到答己和鐵木迭兒的控制,所以在位僅僅兩個月就下令免去了鐵木迭兒的相位。鐵木迭兒惱羞成怒,說動了失烈門、和散和答已太后,密謀在宮廷發動政變,立英宗的弟弟兀魯不花為帝。但是政變尚在準備階段,就被英宗察覺。英宗先發制人,率宮中衛兵將失烈門、和散捕殺,將兀魯不花囚禁。時過不久又廢掉鐵木迭兒的封爵,將他的兒子八里吉思處死,并將鐵木迭兒家產全部沒收。鐵木迭兒派系的主要人物被英宗處死的處死、罷官的罷官,答已太后在不久后也亡故了。但是,元英宗并沒有將鐵木迭兒派系的余黨全部肅清,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仍然是掌管禁衛軍的御史大夫。
自幼受到儒家教育、通漢族封建文化的元英宗,在終于除去了施政路上的絆腳石后,為了避免元朝走進歷史的死胡同,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他廣泛起用漢族地主官員和儒士;發布《振舉臺綱制》,要求推舉賢能,選拔人才;罷徽政院及冗官冗職,精簡機構,節制財用,行助役法并減輕徭役;頒行《大元通制》,以加強法制,推行漢法;清除鐵木迭兒余黨,查處他們的貪贓枉法事件。在這一系列雷霆手段的重擊下,元朝似乎瞬間醍醐灌頂般地清醒過來,朝野上下煥然一新。

元英宗碩德八剌
理所當然地,這些措施觸及到了蒙古貴族的利益,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貴族的反對,雙方的矛盾日益尖銳。但年輕的皇帝對此缺乏應有的警惕,他一面推行新政,一面大規模誅殺答己與鐵木迭兒的余黨,引起了眾人的恐慌。反對新政的人和不甘坐以待斃的鐵木迭兒余黨聯合了起來。很快,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知樞密院事也先帖木兒、大司農失禿兒、前平章政事赤斤鐵木兒、前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完澤、治書侍御史鎮南、宣徽使所南等高官就聯同幾位蒙古宗王,密謀叛亂,擁立新帝。他們選中的繼任人是晉王也孫鐵木兒,即元成宗鐵穆耳長兄甘麻剌的長子。
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由于時常被噩夢纏繞,元英宗便決定離開上都返回大都。叛黨們便打算在還都途中下手,還在英宗啟程前便派人向晉王也孫鐵木兒報信。八月五日這天,元英宗帶著拜住,還有那一大幫心懷鬼胎的大臣宗親,由上都啟程了。
當天晚上,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南坡店駐扎。營帳密密麻麻,隨從成千上萬,可嘆的是,英宗真正可信的人卻只有拜住一個,君臣倆對于發生在身邊的事竟然毫無察覺。
當天夜晚,蓄謀已久的叛黨便迫不及待地動手了。年輕的皇帝被鐵失一刀殺死,拜住也當場斃命。而元英宗的蒙漢共治思想也慘烈地畫上了句號。這就是元朝歷史上有名的“南坡之變”。
英宗死后,參與政變的宗王安梯不花與知樞密院事也先帖木兒立即帶著皇帝璽印趕往晉王鎮所。九月四日,晉王也孫鐵木兒于龍居河(即怯綠連河,今蒙古克魯倫河)即皇帝位,是為泰定帝。他繼續推行高壓民族政策,在高壓民族政策和水旱災的雙重壓力下,不甘屈辱的漢人揭竿而起,終于在“南坡之變”32年后,爆發了震驚全國的紅巾軍大起義,元朝的統治處于風雨飄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