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唐朝三百年
- 諸葛文編著
- 1854字
- 2019-03-15 13:51:45
才貌雙全的梅妃歷史上是否存在
她是唐玄宗的一個愛妃,不僅長于詩文,而且嬌俏美麗,氣質(zhì)不凡,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一千多年過去了,她家鄉(xiāng)的人們?nèi)匀粦涯钏Q其為“祖姑皇妃”,并修宮造像以供祭,宮名就叫“浦口宮”。該宮雄偉壯觀,吸引了不少游人前往瞻仰。但歷史的塵埃讓人物的真實性披上一層迷霧,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
梅妃是個廣為流傳的人物,尤其是她的詩《樓東賦》和《一斛珠》,更是為后人所傳誦。
據(jù)《梅妃傳》記載:梅妃姓江名采蘋,祖籍福建莆田人,唐代開元年間(713~741)被高力士選入宮中。她飄逸俊美,尤擅詩賦,特別喜愛梅花。玄宗喜歡她的才情,封她為“梅妃”,一度對她寵愛有加。楊玉環(huán)入宮后,善于察言觀色,日益獲得玄宗的寵愛,并被封為貴妃。梅妃逐漸失寵,最后被遷往上陽東宮,實際上相當(dāng)于打入冷宮。
多少年來,人們對這位才貌兼?zhèn)涞拿峰挠枇松钋械耐椤D敲矗瑲v史上真的有梅妃其人嗎?好多人認為梅妃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充其量只是出于小說家的想象。
梅妃故里在現(xiàn)在的福建省莆田縣黃石鄉(xiāng)江東村。現(xiàn)在這個村里確實還有江姓族,當(dāng)?shù)剡€建有鄉(xiāng)人紀念梅妃的廟宇——“浦口宮”。民間流傳說,江采蘋自幼貌丑,是個放鴨女子,選官到鄉(xiāng)時,她不及躲藏驚倒在地,而再爬起來時,容貌竟然過西施,所以被選中進宮。鄉(xiāng)人稱她為“江東妃”。此說與《梅妃傳》所描述的梅妃是個能詩善文的女子相去甚遠。
從地理演變上來看,莆田地處沿海,它在古代原為興化灣的一部分,后因興化灣海水后退,海岸上升,加上木蘭溪、延壽溪等泥沙的沖積,才形成陸地,最初名叫“蒲田”,后改為“莆田”。有史書記載,“莆田”縣在梁陳時代(6世紀),潮漲的時候海水還可以涌到城南南山麓廣化寺前。所以唐明皇在位的時候,江東村這個地方可能還不曾存在。

梅妃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把《梅妃傳》列為“宋之志怪及傳奇文”之類,認為江采蘋是個虛擬的人物,并不存在。他認為,當(dāng)時人們對宋代仕女畫中的梅妃并不了解,只是泛泛地說她是唐玄宗時的人,“《梅妃傳》一卷亦無撰人,蓋見當(dāng)時圖畫有把美人號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時人,因造此傳……今本或題唐曹鄴撰,亦明人妄增之。”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對梅妃這一人物的真實性持懷疑態(tài)度。當(dāng)代文學(xué)史家鄭振鐸、劉大杰也都否認梅妃的存在。劉大杰在其《中國文學(xué)發(fā)展史》一書中也明確地闡述:“尚有無名氏之《梅妃傳》一篇,寫江采蘋(梅妃)與楊貴妃爭寵的故事,無作者名。……明人題為唐曹鄴作,不可信。”
福建的黃建聰先生經(jīng)考證,也認為梅妃在歷史上并不存在。首先,作為唯一能與楊貴妃分庭抗禮的寵妃,梅妃在正史上毫無存在的痕跡,無論是《舊唐書》、《新唐書》還是《資治通鑒》都沒有關(guān)于這個人物的只言片語。相反,關(guān)于楊貴妃的記載卻有很多。其次,后人關(guān)于梅妃的故事皆根源于《梅妃傳》,而《梅妃傳》沒有明確的作者,有人認為是唐代曹鄴所作,但證據(jù)并不充分。由此可見,《梅妃傳》的可信度并不高,更不用說衍生于此的其他作品了。其三,歷史上,并沒有發(fā)現(xiàn)高力士到閩粵一帶進行選美的記載。可見《梅妃傳》中說“高力士使閩粵,選歸侍明皇”是沒有依據(jù)的。《梅妃傳》中記載的梅妃貶居之處“上陽東宮”位于洛陽,與長安相距甚遠,附近也沒有“翠華西閣”,不可能發(fā)生深夜召幸后又“步歸東宮”的事情。
但是,仍有很多人堅信梅妃實有其人。他們認為,史書上沒有記載,并不能斷定歷史上沒有此人。事實上,歷史上地位高于梅妃而史上無記載的例子比比皆是。正因為如此,野史上的記載便成為彌足珍貴的史料,這在史學(xué)中是非常常見的。曹鄴是大中四年進士,距梅妃的時代僅有幾十年,沒有理由懷疑《梅妃傳》的作者不是他。南宋著名詩人劉克莊寫有詠嘆梅妃的詩,明清的戲劇《梅妃》、《驚鴻記》、《一斛珠》及《長生殿》中都詳細地記載了梅妃的故事。

莆田縣志內(nèi)文書影
最重要的是,莆田一帶的文物、典籍、傳說和風(fēng)俗也在另一方面證明了梅妃的真實存在。《江氏族譜》、《興化府志》和《莆口縣志》詳細記載了梅妃的家世。據(jù)《江氏族譜》記載:“采蘋之父仲遜,字惟恭,封鎮(zhèn)國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兄采芹,冊封為國舅,忠于皇室,死后,賜食廟祭。”莆田的“節(jié)孝祠”,還把梅妃列在首位,春秋致祭。特別是梅妃的故里——福建省莆田縣董石鄉(xiāng)江東村還保留著不少與梅妃有關(guān)的古跡,這也為梅妃的真實性提供了佐證。江東村中的“莆口宮”就是為梅妃所建,寄托著人們對這位從小漁村走進皇宮的傳奇女子的同情。
梅妃容貌清麗,性情溫婉,頗有才情,在人民的心目中一直備受同情。但歷史的塵埃讓人物的真實性披上一層迷霧,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