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獨特的帝王之道
春秋從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莊王,前前后后總共五個霸主,歷史上通常稱他們是“春秋五霸”。這五霸中的楚莊王,為春秋時代楚國著名的賢君,他少年即位,面臨朝政混亂的狀態,為了穩住事態,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實則暗地里等待時機。他知人善任,在位二十二年,為了楚國的振興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將,使得國家日漸強盛,問鼎周王朝。讓我們透過故事的背后,對這種獨特的帝王之道做一番了解。
在城濮之戰后不久,躊躇滿志的楚成王被他的兒子商臣殘忍地殺害了。商臣做了國君,即歷史上的楚穆王。由于不甘心楚國失去霸主地位,楚穆王采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加緊訓練兵馬。然而,正當他厲兵秣馬,準備與晉國決一雌雄的時候,卻突然暴病身亡,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即楚莊王。
公元前631年,晉國趁楚國新喪之際,將原依附于楚的幾個小國拉攏過去,結成了同盟。消息傳來,楚國朝野上下一片嘩然,紛紛要求楚國出兵,與晉國爭霸。而即位不久的楚莊王卻對此漠然置之,整日與嬪妃們廝混在一起,白日游獵,晚間喝酒,對國家大事不問不聞,對于朝野的議論和大臣們的勸諫充耳不聞。最后,他為了耳根子清靜,干脆在宮門口立一木牌,上書:“有敢諫者,殺無赦。”
禁令雖嚴,卻并不能嚇退忠貞之士。大臣伍舉在經過深思熟慮后來謁見楚莊王。正在宮中左擁鄭姬、右抱蔡女的楚莊王看見伍舉進來,瞇著眼問道:“大夫此來,欲飲酒乎?聞樂乎?”伍舉答道:“有人請我猜一謎語,我怎么也猜不著,特來請教大王。”莊王道:“什么謎語能難倒大夫?說來我聽。”伍舉便不慌不忙地說:“楚都有一只大鳥,五彩繽紛,艷麗無比,挺神氣地在高坡上,三年來,不飛不叫,令滿朝文武猜不透是只什么鳥。”楚莊王一聽便知伍舉的意思,就笑著說:“我猜到了。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們等著看吧!”伍舉似乎明白了莊王的意思,高興地退了下去。
又過了數月,楚莊王依然沉湎酒色,不鳴不飛,大臣蘇從實在忍不住了,便哭著來見。楚莊王很納悶:“先生,何事令你這樣傷心?”蘇從回答道:“我為自己快要死了而傷心,我為楚國即將滅亡而傷心。”楚莊王不解地問道:“此話從何說起?”蘇從答道:“我想勸諫,你不聽,必定殺我。你整日沉湎酒色,不理朝政,楚國的滅亡不就在眼前嗎?”莊王大怒道:“你這不是明知故犯,自找死路嗎?真是傻透了!”蘇從十分沉痛地說:“我是傻,但你比我更傻,我死后,可得個忠臣的美名,可你呢?楚亡后,你可是個亡國之君啊!”一番話讓楚莊王十分感動。
從這以后,楚莊王決心洗心革面。他遠鄭姬、冷蔡女,立正直的、不追求奢華的樊姬為夫人,先整頓內政,罷黜奸小,重用伍舉、蘇從等一批忠貞之士,幫他處理內政外交事務,又委派三位大臣協助斗越椒。因為當時楚國的令尹斗越椒野心勃勃,想要篡位。楚莊王便任命了三個大臣去分擔令尹工作,以削弱了他的權力,防止他作亂。
公元前605年,楚莊王討伐完陸渾的戎族回國,路上被一隊人馬擋住了去路。原來趁楚莊王不在,斗越椒造反了。他占據了郢都,又發兵攔阻楚莊王,欲將楚莊王消滅在郢城之外。楚莊王見自己帶的兵剛剛打完仗回國,非常疲憊,硬拼于自己不利,便派蘇從去講和。斗越椒以為楚莊王已是囊中之物,哪里肯罷手?便堅持決一死戰。楚莊王假作退兵,到了晚間卻把軍隊埋伏于漳水東岸,又派一隊士兵在河岸活動,引誘斗越椒渡河,自己則率著少數士兵,躲在橋的下面。第二天早上,斗越椒見河對岸有楚兵,果然追過河來。待發現中了計,想向回撤退,橋已被拆毀了。斗越椒驚慌失措,急忙命令士兵涉水過河。士兵們正待下水,只見對岸的士兵在奮力射箭。斗越椒也急令士兵往對岸射箭。在雙方對峙之中,大將樂伯手下的神箭手養由基一箭射死了斗越椒。斗家兵馬見主將身亡,四處逃散,楚軍分兵追剿,取得了勝利。

楚莊王寶劍
在平定叛亂、整頓內部的同時,楚莊王加緊操練,擴充軍隊,為日后稱霸中原做準備。親政當年,就吞并了庸國等南方周邊小國,第六年,打敗了宋國,第八年又打敗了陸渾的戎族,一直打到了周都洛邑的近郊。為了向周王室顯示楚國的軍威,楚莊王還在洛邑近郊舉行聲勢浩大的閱兵,這樣一來,驚恐萬狀的周定王連忙派大臣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軍,楚莊王見到王孫滿,頭一句話便問周朝京城宗廟里的九鼎有多重。這九鼎就是當初大禹所鑄,是天子權力的象征,詢問九鼎的重量,實際上便是對周天王地位的威脅。機敏過人的王孫滿,聽出了楚莊王的言外之意,忙勸楚莊王:“一個國家的強盛,要靠國君的品行道德,要以德治國,以德服人,何必去打聽人家鼎的輕重。”楚莊王覺得目前還沒有滅周的實力,便耀武揚威一番,就班師回國了。經過這一回耀武揚威,楚國的勢力和聲威便大大振作起來。
回國后,楚莊王任用名士孫叔敖為令尹,開墾荒地,挖掘河道,獎勵生產。沒有幾年,楚國就更加強大了。在這期間,楚國曾先后出兵平定了陳、鄭兩國的內亂,這樣一來,便和當時的中原霸主晉國的矛盾日益尖銳起來。
公元前597年夏,楚莊王率兵伐鄭,晉國派荀林父為大將率兵援鄭,在黃河邊上郊城兩軍相遇展開了激戰,結果晉軍慘敗,人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黃河邊,船少人多,又大部分被擠到水里去了。大夫潘黨勸楚莊王乘勝追擊,將晉軍趕盡殺絕,而莊王說:“自城濮一敗,楚國一直抬不起頭來,這回我們已大獲全勝,洗刷了以前的恥辱,又何必多殺人呢?”于是楚莊王便在黃河邊上祭了河神,打著勝鼓回國了。
三年不鳴的楚莊王,終于一鳴驚人,成功地問鼎中原,成為霸主,與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一起,在歷史上被稱為“春秋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