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湘靈鼓瑟

另一方面也在心底暗罵李嶠真是個書呆子,士子們剛鬧出這么大的事情,情緒正是不穩的時候,這時候豈能再去訓斥?

這不是火上澆油嘛?”

“難倒他還想讓這些貢生們再鬧一出?適才他走時,圣后給他的旨意分明是安撫,一個書呆子難倒連安撫是什么意思都不懂?”

眾官緊皺眉頭時,上官婉兒身形微側之間看了坐著的那人一眼。

他對李嶠知之甚深,此人詩雖然做的好,但做官做事卻最是謹小慎微的。

斷不可能連安撫是什么意思都不懂。

中年太監所說與他素來行事的習慣截然不同啊。

倒是他剛才乘肩輿進來時曾遠遠看見這位左相正在路上與李嶠說著什么。

那李嶠一邊聽一邊還似在擦拭額頭的汗珠聯想到此刻這蹊蹺的事情,莫非……。

李嶠行事異常的根源在這位左相身上?

左相武承嗣端穩而坐,眉頭同樣的皺起,臉上絲毫看不出任何異常。

“士子們如何鼓噪?”

簾幕后說話的是上官婉兒。

“有士子叫嚷要抬著集圣先師像進宮城朝……,朝天子。”

“也有些士子叫嚷請陛下賜天恩放還清河李行周,若陛下能行此恩典,他們愿就此退出皇城并即刻離開洛陽,自此終老田園,再不敢有科舉名之念”

中年太監剛一說完,就聽“啪”的一聲脆響從簾幕后傳出。

隨即一個低沉里充滿著無限威壓的女聲傳出。

“都是一群混賬行子,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上官婉兒”

雖然語意不善,但武則天的聲音其實并不太大,更沒有什么暴怒如雷的叱喝。

但就是如此,她這一開口,小堂里面的眾官卻不約而同的將身子矮了半寸。

這一瞬間,李行周的腦海里驀然冒出一句以前只在書中的看到過的話來。

“大象無形風雷常懸于九天之外”

上官婉兒向右一個邁步。

“臣在”

“這些個混賬行子們還是信服于你的,既如此你就再走一遭,告訴他們:朝廷將徹查弊案,五日后將有詔書布告天下。若其中果有情弊,朕循天道公心,自會還他們一個公道”

“此外,限令一個時辰之內這些個混賬行子必須退出皇城各回宿處。”

“一個時辰后仍留在皇城者,著有司楫拿,本人長流三千里,子孫三代不得再與科考”

“臣……,領旨。”

上官婉兒輕嘆一口氣后,退身向外走去。

“領旨。”

上官婉兒心中明悟,退身而去。

上官婉兒剛走,武則天那蘊風雷于九天之外的聲音又已響起。

“來俊臣”

聽到這個名字李行周的注意力猛然又提了幾分,此人可是武周朝的名人歷史上有數的酷吏呀!

“臣在。”

應聲而出的來俊臣卻非李行周想象中兇神惡煞的模樣,高而瘦的身形,白凈臉皮,看著真是再正常不過了。

“樓外那兩人并貢院二十八員流內品秩官就交給你了,東方虬……。”

“且先留幾日吧口其他的當于八日之內審斷完畢”

“臣遵旨。”

來俊臣領旨時柔柔的笑了笑,溫潤如處子。

小堂中的那些個官員們看到他這個笑容,大多數幾乎是不約而同的感覺全身猛然一緊,繼而心中涌現出無盡的寒意。

來俊臣是專司重案的,這可是個以殺人為樂的戾物,一旦案子到了他手上,若非特意交代,涉案人近乎十成十是必死的。

陛下如此安排,就等于是要處死除了東方虬之外的二十九人。

且是限定在八日之內必須殺盡匕盡管之前的陳平安與東方虬已經供認弊事,確是有負天子之信重。

盡管這幾年中已經多次見到陛下對李唐宗室毫不留情的殺戮。

但此時聽到這個,仍是一時難以接受。

陳平安固然有罪,但罪不至死!

至于其他那二十八個在貢院任職的官員更是如此。

再說,雖然這二十九人的官職不算太高,但畢竟都是流內的品秩官哪!

一次盡殺二十九名朝廷官員,且還是以不公開審斷的方式刑殺,這……。

震驚之余,眾官員們也是不解。

為何三十人中唯獨留下了一個本該是罪責最重的東方虬?

開始時武則天不發一言,但一旦開口,短短三兩句之間便已將貢生暴動的事情先料理下來,繼而一言殺盡二十九人。

“你下去吧。”

來俊臣退下后,武則天一并將其他的官員都遣退了,唯獨只留下了武承嗣。

上官婉兒一走,也沒人再敢在這個時候對武則天適才的命令有所阻攔。

那些噤若寒蟬的官員們退散后,小堂里頓時安靜下來。

“承嗣,你把曹子建的《七步詩》誦給朕聽聽。”

略有些空曠的小堂內,武則天聽不出喜怒的聲音幽幽回響。

此前一直端穩而坐的武承嗣再也無安坐了,聞言當即起身拜伏在了簾幕前。

“誦。”武則天的聲音里已顯露出微微的怒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武承嗣不敢再有半點遲疑,沉聲將曹植的這首《七步詩》誦了一遍。

“誦!”

又是一遍

“潛,

到了第三遍,這時李行周分明從武承嗣的聲音里聽到了那細微的顫音。

武則天終于沒再讓武承嗣誦第四遍。

“朕看你近來心神錯亂,肝火太旺。實不能再理政事了,出宮之后便往白馬寺好生住著靜靜心去。什么時候回來,等朕的詔書”

“遵旨”

武承嗣不敢有半點辯駁,領命之后亦退身去了。

一時間,簾幕外的空闊小堂內便只剩了李行周一人。

武則天一旦開口開始理事,中間幾乎就再無停頓。

“進士科的考卷還不曾送來?”

“適才已經送到。”

上官婉兒答道。

“你將這李行周與那些取中的考卷都取出看看,若其考卷所答皆不如這二十七名取中者口便即刻命人將這李行周的考卷張布于貢院之外,一并將李行周其人當眾杖斃于其考卷之下”

“臣女領旨”

李行周站的更端正了些,雖然對那首《湘靈鼓瑟》有著十足的信心。

但要說此刻他毫不緊張那卻是不可能的。

生死之間懸于一線,即便是穿越者,又有誰真能毫不掛心?

或許是承繼了祖父上官儀的優良基因,上官婉兒是那種在詩賦文學上極有天賦的人。

十四歲時由宮中賤奴一飛沖天被武則天賞識看重。

其在文學上表現出的才能可謂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這么多年專司制敕擬詔之事,亦是對她這一才能的充分肯定。

既有天賦,眼界亦高。

近年來武則天每在宮中舉辦詩會時,負責最終裁定備家詩作之優劣高低之人便是上官婉兒。

因其裁定的結果公允,能為備家所心服。

是以上官婉兒漸漸就有了“詩秤”的別號。

此事不管是史書還是唐人筆記中部多有記載,李行周自然知道。

以上官婉兒“詩秤”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出那首《湘靈鼓瑟》的妙處。

更不可能東方虬,陳平安兩人取中的那二十七人都能寫出比這首《湘靈鼓瑟》更好的科舉詩。

進士科考試有詩亦有賦,但賦一般較長。

且自西漢武帝騷體大賦鼎盛一時之后,以華麗辭彩炫人眼目。

但內容卻多有欠缺的騷體大賦便有著越來越嚴重的模式化。

簡而言之就是騷體大賦“文”勝“質”遠矣,且套路化嚴重,是以自西漢之后就漸漸沒了鼎盛時的榮耀。

進士科科試中,眾考生幾乎是按照同一個套路來,是以賦作呈現出極嚴重的千人一面的特點。

這情形與后世的八股文頗為相似,真正好文學者若非是為考試需要不得不為的話。

其實是不太愿意看這些千人一面的東西的。

應試賦文有此特點,又長,加之看武則天的意思是要立等結果的,實不能花費太多的時間。

是以本就不太好賦文的上官婉兒便沒有看那些賦。

徑直將李行周并二十七名取中者的詩作挑了出來。

知道這次看詩的重點是在李行周,所以上官婉兒先將那被取中的二十七首詩俱都看了一遍,心中有了準譜兒之后,這才最后拿起了李行周的詩卷。

展開來先看字,倒也平平。但一看詩,上官婉兒的眉頭頓時一展。

此次進士科所出《湘靈鼓瑟》的詩題,題旨是取自《楚辭.遠游》

“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李行周詩卷上寫的是: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兴安县| 常宁市| 明水县| 西畴县| 霍邱县| 师宗县| 天峻县| 女性| 平阳县| 中宁县| 岐山县| 特克斯县| 玉田县| 沁阳市| 海丰县| 赤壁市| 鄄城县| 湛江市| 福鼎市| 阜南县| 泗阳县| 缙云县| 穆棱市| 大同县| 临潭县| 南溪县| 宁津县| 得荣县| 山东省| 沁水县| 德昌县| 安溪县| 全州县| 焉耆| 嘉祥县| 如东县| 剑川县| 辽宁省| 织金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