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圍在飯桌前吃飯,外婆時不時給朱仙夾菜,朱仙是來者不拒,全部吃掉。
不是朱仙懶,而是他明白這是外婆表達親情的一種方式。
這么多年來,朱仙一直生活在國內,中學六年的時間小半時間在美國,大部分時間在中國,只為外公外婆讓他接受中華文化的教育。
兩種文化的沖突和交融,朱仙比其他人多了一種看待世界的態度,特別是包容,讓他能夠在家傳的道家文化里找到本源。
不過,朱仙一邊吃飯一邊刷手機看朋友圈,讓外公有些看不過去,告誡道:“吃飯就好好吃飯,別玩手機?!?
朱仙馬上放下手機:“外公,我就刷了一下朋友圈,看看都誰放暑假,可以聯絡一下感情?!?
外公聽后,更是叮囑道:“說起這朋友圈,可不是什么好事?!?
接著,外公講起了他在社區里聽到的一件極為匪夷所思的故事。
他說因為刷朋友圈的事,前幾天,法院剛剛判了社區里老劉家女兒有期徒刑三年。
朱仙呆住,忙問為什么,難道美國監控朋友圈?
外公張天佑講道:“劉湘,就是老劉頭家的女兒,在網上發布尋找殺手的信息。之后,與一名叫做藍飛的殺手聯系上。劉湘為藍飛提供殺人傭金9萬元,先期付了40%的定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指控她?!?
“這跟刷朋友圈有什么關系?哦,她在朋友圈發布的殺人信息?”朱仙不解問道。
“劉湘準備殺死她的中學同學段秀?!?
朱仙問:“為何要殺她同學?”
“去年,被她的中學同學段秀拉進同學微信群。群里全是炫富自拍,攀比成風讓她記恨上了拉她進群的段秀,以為故意讓她難堪。劉湘懷恨在心,走上歧途。”張天佑嘆息道。
“外公,這哪挨著哪啊?這只能說明她小心眼,跟刷朋友圈沒關系。我們群里也有炫富的,脖子上帶著一瓶,愣說是帝王綠的翡翠。要不是我在國內待過,也差點信了?!敝煜晒笮ζ饋?。
“還是少刷點朋友圈好,《周易》上經初九:潛龍,勿用。九四:或躍在淵,無咎。為何在淵?為何不可輕舉妄動?因為誰也不知道暗中的那一箭是誰是什么時候射來。”張天佑教導著朱仙。
“外公說得對?!敝煜尚闹胁环?,但不會明說,雖是有些陽奉陰違,但還算是善意,不想氣外公著急生氣上火。
飯后,收拾完碗筷,朱仙與外公閑坐在沙發上。
他問道:“外公,《神霄玉書》我早就背完了,根本沒有頭緒修煉?!?
“這本道經,是我收古董的時候無意發現,他的主人珍藏在夾盒里,要不是我發覺盒蓋有些厚,也發現不了?!?
張天佑的古董店里有各式各樣的古董,即便他是道教傳人,也會收到一些佛門法器用品之類,他統統擺在貨架上,用他的話說,跟誰有緣誰就請走。
也因此,自帶一些神秘色彩,某些古董反而賣出高價。
朱仙每年都混跡在古董店里,時間雖不多,但每年總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在店里度過。外公要他看店,以此換取他的學費。
耳濡目染,他學會了外公如何用文化忽悠人,要么說,有文化能掙大錢呢,給古董賦予一些文化,古董馬上升值。
張天佑身為中國式牧師,經常主持一些法事儀式活動,自帶高人光環,店內古董大多為華人華僑從國內帶出來的祖傳之物,少有贗品,更是讓張天佑的良心古董商之名傳播全美,各大收藏界、拍賣行、文化交流圈,都流傳張天佑之名。
朱仙不是不信自己的外公,但他還是問道:“會不會故意做舊?我背了半天經文,都是講五雷道法,這世界上哪有真正的法術?”
“你知道這本《神霄玉書》是誰家的藏書嗎?”張天佑也不反駁,神秘一笑問道。
“誰家?”
“就是剛才提及的劉湘,她的爺爺為了湊錢給她請律師打官司,把祖傳的一副黃花梨梳妝盒賣了。我在梳妝盒的盒蓋夾層里發現的《神霄玉書》。”張天佑說起發現經書的過程。
“我看看。”朱仙還是不太相信。
張天佑起身帶著朱仙進了地下室,這是他收藏珍品古董的地方。平時只有他能進來,朱仙都沒進來過。
朱仙望眼一看,滿屋子的古董,許多都叫不上名字,但古董獨有的那種靈氣,讓他感受到歲月的沉淀。
張天佑挑出那一副黃花梨梳妝盒,遞給朱仙。
梳妝盒上面刻印著:對鏡貼黃花,明眸凝秋水。
字體娟秀,賞心悅目,能夠讓人馬上聯想出一位明眸善睞的佳人在思念著情郎,女為悅己者容。
外公張天佑指著盒蓋說:“盒蓋的暗扣疑似不是原配,曾被人動過手腳,向外改裝出來一寸,原來的位置應該是劃扣,更符合梳妝盒的風格?!?
若是不了解明式家具的風格,任誰也看不出這點細微的差別。正因為此,《神霄玉書》在盒蓋里保存到現在。
“外公,你這些都是什么寶貝?我怎么都不認識!”朱仙的注意力早已被其他古董吸引,哪里還管什么盒蓋什么梳妝盒的。
“這件是七星桃木法劍。乾以魁罡為杪,坤以雷電位鋒?!?
“這件是三清鈴,為銅制,有柄,鈴內有舌,搖動發聲。柄的上端為山字形,象征道教信奉的三清尊神?!?
“這件是張大千仿石濤的《山水清音圖》?!?
朱仙連忙打斷問道:“外公,怎么仿品也被你收入珍品庫里來了?”
張天佑哈哈大笑:“張大千的畫,本身就是珍品,這幅畫本身還有一個故事,使得此畫更加珍貴。”
清末民初,畫家黃賓虹和羅振玉是張大千的老師曾農髯、李梅庵的好朋友。黃賓虹、羅振玉收藏石濤的畫最豐富,是當時公認的鑒賞石濤的權威。
張大千曾向黃賓虹求借他收藏的一幅石濤精品,被黃先生拒絕。張大千不服氣,仿摹了石濤一幅手卷,放在老師曾農髯那里。
某天,黃賓虹去看曾農髯,在他的畫案上發現一幅仿石濤畫,以為是真跡,愛不釋手,說要收購這幅畫。曾農髯便讓張大千去黃賓虹家,讓他們直接去談。
張大千到了黃家,見黃賓虹要收購他的假石濤畫。他心想:用假畫騙他的錢于心不忍,也不屑為,還是換他的畫吧。
于是,張大千說:我豈敢要先生的錢,我拿這幅畫換我上次要借的那幅石濤畫吧!
黃賓虹非常爽快地答應,就這樣,張大千拿自己的假畫換了鑒賞專家黃賓虹的石濤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