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心疼你的過去(二十一)人世幾多傷往事,離別,與永別
- 青春是一場言不由衷的傷
- 衣不染血
- 3126字
- 2019-10-27 20:46:05
每走過的一步,都會成為歷史,都會永遠留存于過去的時空之中。
在滔滔時間長河里,在一朵又一朵不愿屈服于當下悲慘命運的浪花之中,齊鳴會是其中的一朵。
也許不是其中最亮眼、最醒目的,但也絕對不乏光彩。
不甘與不屈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品質。
有時候,更能創造出一般人所不能的奇跡。而如今的他,則是不甘與不屈極了。
有人說,時勢造就了英雄,也有人說是英雄造就了時勢。
可我只想說,兩者皆不是。
若是沒有時勢,又哪里來的英雄?而若沒有英雄,又怎么可能誕生出那樣的大時代?
它們是互補的。
只是互相作用,互相造就了彼此而已。
那些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除了歷史大環境,大時勢以外,也由于自身與生俱來的性格,以及家庭因素。
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好比雞與蛋,男與女。
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是先有女,還是先有男?
誰也說不清,誰也無法去說個明白。
而時勢與英雄之間,則猶如現在的齊鳴。
有些事不是他想去做,只是那些外部壓力壓迫得他不得不去做,不得不逆水行舟,反其道而行之。
一代明主唐太宗曾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狗急了還跳墻,兔子急了尚還咬人。
若黑暗洶涌太盛,逼人太甚,那自有光明現世,哪怕只有一絲一縷。
而對于世間眾人來說,每個人心中所秉承的公義與善良,那便是光。擊穿黑暗,刺破烏瘴的光!
待傷勢恢復之后,齊鳴他再次投入到了艱難的斗爭之中。再次投入進了不懈的奔波。
他相信這偌大的世界,總能夠找到一個正直善良秉存公義且能帶給他幫助的人。
風里來,雨里去,他一路東奔西走。
一步一泥濘,一步一荊棘。
柳月一路相陪。
出院后短短一個月,齊鳴便跑了很多地方,遇到了很多的事情。有溫暖,也有心寒。更有無數的威脅、恫嚇與警告。
但這一切,都無法擊垮他。
宋代,蘇軾的《晁錯論》中有這么一句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齊鳴并沒有什么超世之才,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但這么些年,在諸多艱難困苦的磨礪之下,堅忍不拔之志還是有的。
他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哪怕前路有多困難。
在追求柳月的過程中,他就表現出了這么一面。
…………
另一邊,眼見自己的女兒越陷越深,越加深入進齊鳴的事情之中,柳月的父母也無法再看著,無法再站在干岸上。
他們開始使用各種手段,極力想讓女兒離開齊鳴身邊。
他們很清楚,繼續對案子糾纏不休的齊鳴,會是一個禍,一個大禍!
他們委實不愿自己的女兒再深入進去了,陷入一個可怕的漩渦之中。
只是,柳月又如何能順從他們的意思呢?
她也是個倔強的女孩。她也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孩。她也是一個心存正義,內心善良的女孩。
為此,她和自己的父母也是大吵大鬧了起來。
而這,在以往的歲月里,是根本不可思議的事情,是根本難以想象的事。
她的父母對于女兒的這般反應,也是又氣又惱。
氣女兒不明白他們對她的苦心,惱齊鳴竟是把自己的女兒吸引到了如此的地步。
要知道,柳月從小到大都是很聽他們話的,何時曾對他們爭吵過?而且還爭吵得如此之厲害?!
當真是越鬧越兇。
逼不得已,他們不得不強行介入。
他們準備強行將柳月從齊鳴的身邊帶離。
天色漸深,暮色四沉,夕陽的余暉無法再照耀進山林,輝映入江海,黑暗即將來臨。西邊的天空只殘留了一道淡淡的彩邊。
在這一日的傍晚時分,在柳月和齊鳴拖著疲倦的步伐,回到他們小家的過程中,一個人再一次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
這是一名中年女子,穿著得體氣質出眾且不失優雅的中年婦人。
而在中年婦人的身邊,還站了一個人。
一個鬢角的黑絲雖然已有些許泛白,但精神奕奕,氣質不凡的中年男子。
他看起來五十左右的樣子,一身穿著很普通,整個人很儒雅,帶著一副黑框眼鏡,頗給人一股書生文人氣。但那筆挺的腰桿,炯炯有神的目光,以及棱角分明的臉龐,卻讓其透著一股明顯的英氣,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其并不文弱,并非如古代的那些書生一般酸腐而手無縛雞之力。
他只是靜靜地站在中年婦人的身旁,卻于無形中散發著一股凌厲之意。
這絕對是一個強人。一個經歷過許多事情,并成功一步步跨過來的強人。
突然出現的中年婦人,并非其他人,正是齊鳴曾于某家咖啡館偏僻角落談了半個多小時的柳月的母親。
而此時出現在柳月母親身邊的中年男子,則是柳月的父親。一個在商業場呼風喚雨的超級強人。
看著突然出現的父母,柳月心頭莫名不安,生出不安的感覺。
“我們來接你回家。”
望著臉上浮現著淡淡不安之意的柳月,柳月父親輕淡地開口道。但是語氣中卻是不容置疑的味道。
我們來接你回家,那么今天你就必須跟我們回家。
就是這么個意思。
不容置疑,也不容你不同意。
無論你愿意還是不愿意。
就是這么強勢!
就是這么地強硬!
對此,柳月的秀眉頓時微挑了起來,目光直視自己的父親,她冷然說道,“我不會回去。”
她的神情很堅毅。
如果說柳月父親的話如山,沉重、威嚴而不容置疑,再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那么,此時柳月的話則如水。不過,這水并不是風平浪靜波瀾不起的湖水,也不是暗流涌動的深潭之水,而是奔騰的河,呼嘯的江,咆哮的海,翻騰而起橫擊天空的巨浪!雖至柔而無形,卻帶著明顯的剛意。
倔強,不服的意味很明顯。
看著父女對立,柳月的母親心中自是不忍,她輕嘆了一口氣,看著柳月,輕柔地說道:“月兒,這次由不得你。”
作為母親,她很愛自己的女兒。
而也正因為如此,她才不能讓女兒越陷越深,讓女兒因齊鳴而深受牽連。
他們這一次來,帶著必需把柳月帶回去的決心。
現實就是那么現實,世上總有些事是很無奈的,總有些人是不可得罪的,也總有些力量是難以撼動的。
說著,有兩名身材健碩、人高馬大的男子出現在柳月父母的身后,朝著齊鳴和柳月緩緩走了過去。
身上一條條筋肉凸起,當真虬結如龍,給人一種爆炸性的力量感。
這樣的兩人,自然遠非柳月和齊鳴所能抗衡。
這個世界,沒有那么多的俠士。
這個世界,哪有那么多的見義勇為。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只是弱者的期許,不過弱者的心向往之。
大多都只存在于故事之中。
在恐懼面前,在可怕的武力面前,人的本能,只是畏縮,只是自私。
路見不平,一般人,正常的普通人,世上絕大部分的人所會去選擇的,也只是冷漠。
漠視所發生的一切,只要不牽連到自己,只要無關自己的利益,便什么都無所謂。
只要與己無關,一切便都好。
人是自私的。
人性也是自私的。
絕對武力,顯然預示了接下來所會發生的事,有可能造成的結果……
…………
天空灰沉了下來。
黑幕來臨,有雨飛落。
細雨綿綿,拍打著臉,冰涼涼,也微微疼。
路燈亮起,橘色昏黃。
燈火微微,隔絕了黑暗,卻隔絕不了冰冷。
夜涼如水。來自于夜色,卻也發自于內心。
一縷縷鮮紅,如徐徐綻開的花兒般向著四周暈開了去,并在混著泥土的雨水之中,緩緩發了芽……
…………
歷史之于今人,只是過去,只是曾經。
歲月無法倒轉,光陰無可更改,沒有人能夠知道過去的時空真正發生了些什么。
那些故事,那些史書,那些傳說,多少真,多少假,有誰能夠說清?
商紂王真有今人普遍所認同的那般昏庸無道?
其實不然。
后世部分學者對此存有著質疑,他們反駁著現如今早已深入人心的說法。認為商王紂(帝辛)并非一無是處,唯暴唯淫,也有善政。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伏羲、女媧氏、顓臾、堯舜等,真有其人?
也許也未必。
一切,只因存在與不存在。
存在,也只是因為有文字。而文字卻是不一定絕對可信。
那些所謂的人,那些所謂的事,也許只是因為出于某種利益某種原因而捏造杜撰。
歷史,尤其是遙遠至極,已然不可考的歷史,對于今人而言,早已幾乎等同揣測。以文字、故事、繪畫等來揣測曾經所發生過的事,去想象那些事情的來龍去脈。
…………
走過的,都會成為歷史;流逝的,都將成為過往。
無論你想與不想,愿與不愿。
昏黃燈火下的小故事,會隨著這場雨而永久地被埋葬。
徒留下某些細碎的線索,被后人去猜測、去揣度。
生命初始,每個人都在期待中呱呱落地,背負著無數的期待而長大成人,然而,有多少人卻是在凄然之中落幕?
可悲,也可嘆……
逝去的,開始冰冷。
飄零的,卻難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