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二十四:一拍即合
- 回溯2001
- 天黑不要?dú)⑽?/span>
- 2039字
- 2019-01-08 14:17:06
楊淮鄙夷道:“瞧你那熊樣,我哪句話說要你繼續(xù)讀書了?你愿意我還不愿意,想的美。”
話雖這樣說,可楊淮心里卻是氣的想咬牙,恨鐵不成鋼爛泥上不了墻!
要是其他的事情,楊老二很聽大哥的話,大哥怎么說他就怎么做,唯獨(dú)上學(xué)一事,打死他都聽不進(jìn)去,二愣子犯起愣來,誰也拿他沒辦法。
楊朝想了想,忽然有些不服氣,弱弱道:“我不用一直種田的,等大哥你去燕京后,我一個人在家里可以繼續(xù)收黃鱔,縣城飯店的那些老板我也混熟了。”
楊淮搖搖頭,問:“你還真把這當(dāng)成一門長久生意?我實話告訴你,黃鱔我們最多再收半個月,就罷手不干了。”
楊朝聞言急了:“哥別啊,這么賺錢的買賣,為什么不干!”
楊淮說:“你還沒察覺么,下水口的大壩村已經(jīng)開始學(xué)著我們收黃鱔,只是先機(jī)被我們占了,他們的黃鱔在縣城不容易出貨,給他們一段時間琢磨出門道后,不出意料就會跟我們打價格戰(zhàn),我到時候不在家里,靠你一個人玩過的他們么?”
楊朝支支吾吾不答,他清楚自己的本事,跟人犯愣打架還行,但論做生意的頭腦,他比不上大哥的十分之一,黃鱔買賣幾乎都是大哥一個人撐起來的,他在里面扮演的只是苦力角色。
楊淮又說:“有人競爭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黃鱔越到后面越難收,村里沒有人家專門養(yǎng)黃鱔,坐吃山空挖一批少一批,等到九月份天氣入秋,一天能收上來一百斤黃鱔算我輸。”
楊朝悶悶不樂,咕噥道:“沒買賣做,種田就種田,反正我就是不讀書,我不相信,等大哥在燕京混出息了,會不來拉我一把。”
楊淮被弟弟這番自暴自棄般的無賴話氣笑了,說:“你還真看得起我啊,好,就算像你說的那樣,我在燕京混出息了回來拉你一把,可那是幾年后的事情?我單單大學(xué)就要念四年,到后面賺足錢起碼要七八年時間,你今年才十六歲,七八年是多久,你在鄉(xiāng)下還不是要呆小半輩子?”
上輩子楊朝之所以在二十五歲才娶到老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楊淮畢業(yè)參加工作后每個月都往家里寄錢,徐桂花存了好幾年,正好這時小兒子碰上對眼的了,徐桂花忍不住跟大兒子好好合計一番,最終咬牙拿出這筆錢給小兒子娶了媳婦兒,包括后來弟弟和弟妹承包魚塘的錢,也是楊淮出的。
小兩口發(fā)家后,十分感激楊淮這個大伯,可楊淮并不圖從他們那里得到回報,他那時無愛無歡孤家寡人一個,看到家里人好是他最后一絲的慰藉了。
……
楊朝徹底無話可說,臉上神色茫然,他將來要在鄉(xiāng)下種七八年的地?這段漫長時光,只是想一想就令他這個十六歲的少年感到苦悶窒息。
楊淮見弟弟低頭在思索,心想自己跟他的這段談話多少能沖擊到他的內(nèi)心吧,弟弟也該成熟懂事一些了,畢竟自己走后,阿媽小妹都要他照顧,他才是家里的頂梁柱,頂梁柱就該有頂梁柱的樣子!成天被人叫二愣子算怎么回事?
楊淮拍拍弟弟的肩膀,語氣忽然放緩道,“既然你打定主意不讀書,我以后就不會再把你當(dāng)做孩子看待了……在我去燕京這段時間,你想辦法給自己找個媳婦兒吧,等成了家后,我再幫你想辦法去創(chuàng)業(yè)。”
以楊淮現(xiàn)在手上的資金,再加上他重生者的頭腦和見識,自然能夠在他去燕京之前給弟弟謀取一份長久賺錢的生意,但這要建立在弟弟成家夫妻同心的前提上,不然就憑他犯二的腦子,什么生意都會被敗光,賠錢是小,就怕路子走歪了。
楊淮現(xiàn)在可沒有環(huán)境能給他磨礪成長。
楊朝聽了大哥要自己找媳婦兒的話后,臉色突然一紅,半響屁都憋不出來了,楊淮見狀不禁有些好笑,傻小子還挺純的。
楊嬋跑在前面樂此不疲追逐蜻蜓,沒有聽到后面兩位哥哥的談話。
……
走了二十分鐘,三兄妹來到李村,李村跟楊村相鄰很近,經(jīng)濟(jì)條件一樣的窮苦落后,山路顛簸雜亂,坐落著幾百戶土瓦泥墻。
楊淮跟人問了李村村長李守望家的方向,徑直去了,院門大開,楊淮想也不想一腳踏進(jìn)去,就看到一伙人正坐在院子里抽煙聊天,那伙人里不是老人就是中年人,沒一個年輕的。
李守望今年五十四歲,滿頭花白,對進(jìn)自己家里的三個陌生人詫異詢問道:“你們是誰,來我家有事嗎?”
楊淮微微笑說:“大爺好,大爺是李守望李村長嗎?”
李守望點(diǎn)點(diǎn)頭。
楊淮走上跟前,說:“是這樣的,我是隔壁楊村的楊淮,今天過來李村,主要是想跟李村長商量件事。”
話音落下后,楊淮明顯感覺到周圍的氣氛一下子不對勁起來,院子里坐著的所有人目光統(tǒng)統(tǒng)落在自己身上,而他們的目光中,赤裸裸的表現(xiàn)出一種火熱激情。
楊淮怔然,我是不是來錯地方了?我雖然姓楊,但請別用看肥羊的目光看我。
李守望遲鈍了片刻,隨后干巴巴的臉龐瞬間擠出燦爛笑容,忙起身給楊淮三兄妹拉來椅子,招呼著坐下,高興說:“原來你就是楊淮,真是太巧了,我們正好在商量著要去楊村找你!”
楊淮好奇問:“找我做什么?”
李守望搓著手,笑說:“我們前段時間聽說你在你們村里收黃鱔,我們村也有黃鱔可以給你送,就是不知道你缺不缺。”
楊淮聞言了然明悟,明白了,原來這是一樁一拍即合的買賣。
李村和楊村相隔很近,兩個村不少人家互通嫁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說是兄弟村,對于楊村這些天收黃鱔的事情,李村村民各個看的眼熱不已。
多少斤黃鱔交上去,多少斤的錢就發(fā)下來,這可是真金白銀童叟無欺的買賣,楊村許多人家連續(xù)挖了五天黃鱔,就能跑去縣城搬一臺彩電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