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咸陽條約》第六條
- 時空投資人
- 吃吃吃的眠
- 2030字
- 2019-04-30 22:17:46
大軍困于褒斜道第十五日。
褒斜道南段峽谷關隘。
轟!
龍象般若功!
白澤帶領百余精銳,強行沖上,攻上關隘。龍象般若功施展十重,十龍十象之巨力,一拳砸開城門。
守關校尉試圖抵擋被白澤一拳打的四分五裂,碎肉血沫涂滿土墻木欄。
數萬大軍難以攻克的險要關隘,白澤率領百余士兵,一回合攻擊就拿下了。
這讓周文之戰中吃夠苦頭,受到大打擊的白澤信心大增。
嘗到甜頭的白澤率領五百精銳,一路猛攻,高歌猛進。
各個關隘短則一炷香時間,快則半日,逐個擊破。
………………
這種小規模的山地作戰。猛將率領小規模精兵的作戰模式,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每個關隘的守軍最多不過數千人,依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利優勢,可以輕松抵擋十倍之敵。
就算敵人付出巨大傷亡攻破個別關隘。但是,面對后面的重重險關,也只能選擇退兵。
不過,這種防御體系對于百人團戰無敵的白澤來說,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
………………
率領大軍跟進的萬極也徹底放棄幻想,這個漢中太守鄭勤明顯是玩自己。就算是秦嶺的崇山峻嶺阻隔,消息傳遞延遲,也不可能半個月沒有消息。
“天下天下已亂蜀未亂,天下已定蜀未定”。
唯有以殺止殺才是王道。
萬極用“咸陽咒怨”能力,不斷策反各個關隘中的士卒,轉化為咒怨死士,打開城門,降低白澤的進攻難度。
可是,效果不是很明顯,有的關隘能策反兩三個,有的關隘一個人都策反不了。
漢中之地,盛產糧食,百姓富足,心中沒有那么深的怨念。
萬極的能力也失去用武之地。
………………
進軍三日,就已經達到漢中郡城下。
白澤五百精兵沒有著急進攻城池,而是逐個清剿外圍的郡兵營地。
巴蜀之地,自從一百年前張儀、司馬錯入蜀,滅巴國、蜀國之后,就再也沒有經歷過戰亂。
承平已久的漢中郡兵自然不是身負詛咒之力的咒怨死士對手。
白澤五百精兵輕松攻破外圍的四座郡兵營地,擊破漢中郡兵萬余人。
兩日之后,萬極率領到漢中郡城下,七萬大軍將城池圍住。當天下午,漢中郡郡守鄭勤就率領郡函、郡尉、長史等郡中管理,一齊出城,負荊請罪。
“上將軍大人,蜀地山重險峻,道路崎嶇,消息閉塞。我也是昨日才知道《咸陽協議》,冊封蜀王之事情。多有得罪,還望海涵。”
這個漢中郡守光著膀子,油膩的大肚皮露在外面,整個人呈現一個圓柱形,整個人看上去就是一個油膩的人形蠟燭,背后負著荊條如同蠟燭芯一般,
“不海涵,你去死吧。”
白澤手中的紅色拳罡凝聚,準備一拳砸死背著荊條,袒胸露ru,跪在地上的中年油膩男子,漢中郡郡守鄭勤。
“將軍,我們剛入巴蜀,當地民風政務皆不熟悉。我看這個鄭勤有些內政能力,不如先讓他戴罪立功。”
沒想到被鄭勤耍了的萬極反而抱拳出列勸說。
白澤看向萬極,心中疑惑,不過還是收手,帶著軍隊入城。
一路上他用傳說級道具《時空投資人》查看前面帶路的油膩肥胖的中年男子鄭勤。
哎,又是一個歷史上無名之輩,《時空投資人》書中一點資料都沒有。
軍隊安置駐扎妥當。
白澤、萬極、切克利、董翳召開會議。
“萬極,白天為什么阻止我干掉那個鄭勤。”白澤吃著醬爆豬蹄,含糊問道。
“上將軍入漢中以來,一路勢如破竹,漢中宵小之徒已經喪膽。這個漢中郡太守只是被裹挾而出。漢中郡城墻高厚,兵多糧足。剛剛我去清點府庫,發現庫存糧草可供十萬大軍一年之用。”
“如果這個鄭勤是蓄意割據一方,一定會據守堅城,我軍七萬人加上幾十萬百姓,消耗極大,我軍再撐半個月就只能潰敗退兵。”
咳咳咳,白澤塞著醬爆豬蹄噎到了。啪,切克利打了個響指,給白澤滿上一大杯沉齊酒。
“所以,你的意思是鄭勤被背后勢力裹挾,才會據守關隘,裝作消息閉塞,沒有收到蜀王冊封圣旨?”切克利說道。
“恩,這個背后勢力看到我軍勢如破竹就不敢相抗衡,拒絕協助鄭勤守城,讓鄭勤負荊請罪來送死。”萬極也給自己倒了一杯濁酒,接著分析道。
“不希望我們入蜀,又不敢據城死守。”白澤吃了五六斤豬肉,聽了眾人的分析,總結了一句,又抄起一個爆醬豬前腿啃起來。
“不希望我們入蜀,說明我們傷害他們的利益。”切克利體內的古靈閣血脈發揮著影響,讓他看問題的角度更加側重于利益。
“不敢據城死守。說明沒有做好裂土封建,獨自建國的準備,或者說漢中郡發生戰爭,他們的損失太大,承受不起。”萬極小酌著美酒,身上冒著黑氣越發濃密,殺機大起,淡淡說道。
“果然是食鹽!”切克利打了個響指說道。
白澤的大陶碗里多出十幾根椒鹽豬肋骨。
優質的豚肉用碳火木烤,在切克利的家庭魔法作用下五十斤重的整塊豚肉完美烤炙,再均勻撒上山椒鹽巴,青銅匕首沿著肋骨縫隙,用庖丁解牛的手法切割成一根根肋條。
白澤拿起一根四斤重的椒鹽肋條,兩三口連肉帶骨嚼碎。
“殺!”
萬極將羽觴酒杯摔在地上,狠狠說道。
………………
《咸陽條約》第六條:大秦帝國疆域內施行“鹽鐵專利制度”,所需食鹽,鐵器全部由咸陽鋼鐵、巴蜀鹽化提供。
………………………………
秦朝的食鹽是允許私營的,各地鹽商鹽販都是財雄勢大的地頭蛇。
《咸陽條約》的第六條已經不是強龍壓地頭蛇。而是白澤要做椒鹽蛇排,蛇肉羹,把這些鹽商們一鍋端了。
公元前二世紀,大秦帝國最大食鹽產區并不是盛產海鹽的齊國故地營丘郡,臨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