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農村調查研究的,為什么要扯上國民經濟?原來1984年出現了全國范圍的“農產品賣難”—農民增產的糧食、棉花,交售時遇到國家倉儲不足的嚴重困難,到處排隊,引發農民抱怨。直接緣由,當然是包產到戶惹的“禍”,因為激勵機制的變革,農民多種多得,生產積極性與大鍋飯時代不可同日而語。1979~1984年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近9%,其中種植業年均增長6.61%,糧食年均增長340億斤,棉花1300萬擔,都是多少年...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搞農村調查研究的,為什么要扯上國民經濟?原來1984年出現了全國范圍的“農產品賣難”—農民增產的糧食、棉花,交售時遇到國家倉儲不足的嚴重困難,到處排隊,引發農民抱怨。直接緣由,當然是包產到戶惹的“禍”,因為激勵機制的變革,農民多種多得,生產積極性與大鍋飯時代不可同日而語。1979~1984年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近9%,其中種植業年均增長6.61%,糧食年均增長340億斤,棉花1300萬擔,都是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