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式百變(影記滬上:1843-1949)
- 孫孟英
- 676字
- 2019-02-28 16:53:43
小老板們出妙招使人剪辮
在公共租界,一些從事商業、服務業的小老板也出于一種對清朝統治壓迫的憤怒,面對軍政府發出的剪辮告示無不堅決擁護。他們雖自身財力有限,但自覺自愿地投入到風起云涌的剪辮運動中,力所能及地做了一些好事。
一些開設小澡堂的老板為了讓那些窮苦的人不花錢剪辮,專門在澡堂內隔出一間理發室,讓店內的理發師為窮人免費剪辮理發。為了吸引更多人剪辮,澡堂小老板還推出了“剪辮送洗澡”服務項目,即凡在澡堂內剪辮,除不收一分錢外,還免費提供一次沐浴。有的甚至還增加免費項目,如擦背或扦腳等,這樣一來就又有了吸引力,使更多人前往澡堂剪辮。
一些開茶館的老板也跟著推出了“免費剪辮的招數”,專門為留長辮的老茶客推出了“剪辮理發不收費”的服務,同時奉送一壺好茶,讓老茶客品嘗。即使不是老茶客,剪辮同樣免費,并贈一壺免費好茶。在這些茶館老板中有一個名叫徐志棠的人非常氣派,他在公共租界會審公廨隔壁自己開設的暢園茶館內附設了一個義務剪辮室,對外號稱“義務剪辮會”,并在茶館大墻上張貼了啟事,內容很簡單,但確實非常吸引人,內容如下:
凡在三天之內自愿入會(室)剪辮者,不收分文,而且另贈大肉面一碗,以助興趣。
這張啟事貼出不久,就引來了許多剪辮者。這些剪辮之人大都是一些衣衫襤褸、滿臉污垢、攜兒挽女要飯吃的乞丐。這些人剪辮是為了獲得一碗大肉面填飽一家人的肚子。而獲得一碗大肉面,對餓肚子的乞丐來說,比聽說書、看大戲或是洗一次澡要來得實在得多,因而到暢園茶館剪辮的人比到澡堂和其他茶館的人多了很多。暢園老板徐志棠為顧客免費剪辮,花費了不少大洋,該茶館和老板的名聲也隨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