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鑒定技能綜合訓練
- 張欽德
- 1899字
- 2019-03-21 14:05:01
實訓4 中藥的組織制片與繪圖
【實訓目標】熟練掌握中藥的徒手制片法和表面制片法;學會中藥的組織簡圖及詳圖繪制技術。
【實訓準備】
1.實訓器具 徒手切片器、生物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解剖針、擦鏡紙、吸水紙、玻璃棒、培養皿、毛筆、單面刀片、火柴、酒精燈、紗布、離心管、恒溫水浴鍋等。
2.實訓材料 小通草藥材、薄荷莖、牛膝根、松花粉、海金沙、蒲黃、大青葉、五味子等。
3.實訓試劑 稀甘油、甘油醋酸試液、水合氯醛試液、間苯三酚試液、濃鹽酸、乙醇、蒸餾水、醋酐、硫酸、50%甘油、1%苯酚、品紅甘油膠等。
品紅甘油膠制法:取明膠1g,加水6ml,浸泡至溶化,再加甘油7ml,加熱并輕輕攪拌至完全混勻,用紗布過濾至培養皿中,加堿性品紅溶液(堿性品紅0.1g,加無水乙醇600ml及樟油80ml,溶解)適量,混勻,凝固后即得。
【實訓內容及步驟】
(一)徒手制片法
采用徒手制片法制作藥材的橫切片或縱切片,操作簡便、迅速,制成的切片能保持其細胞內含物的固有形態,便于進行各種顯微化學反應。
1.藥材的預處理
(1)切塊或段:先將需觀察的部位,切成適當大小的塊或段,一般以寬1cm、長3cm為宜。
(2)軟硬度調整:軟硬適中的藥材可直接進行切片;質地堅硬的藥材可放在吸濕器(即玻璃干燥器底部盛蒸餾水并滴數滴苯酚防霉,上部瓷板上放置藥材吸濕)中悶潤,或在水中浸泡或略煮,使其軟化后再切片;過于柔軟的材料,可將其浸入70%~95%乙醇溶液中,約20分鐘變硬后再切片。
(3)支持物選擇:對于細小的種子或柔軟而薄的葉類藥材,不便直接手持切片,可選用適宜的支持物進行切片。如細小的種子類藥材可放在軟木塞或橡皮片中(一側切一窄縫,將種子嵌入其中)進行切片;葉類藥材可夾持在質地松軟的小通草中進行切片。
2.切片 選取已軟化的藥材,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夾持材料,中指托住藥材底部,使藥材略高出食、拇二指;用右手持刀片,自左向右移動手腕,動作要輕而快,力求切片薄而完整,操作時材料的斷面與刀口需常用水或50%乙醇溶液濕潤。
3.裝片 將切好的薄片,用毛筆小心地移入盛有清水或50%乙醇溶液的培養皿中浸泡,取載玻片滴加稀甘油或其他試液,用鑷子或毛筆將切片移于其上,再滴加稀甘油,蓋片鏡檢;也可將薄片滴加水合氯醛液加熱透化,再滴加稀甘油,蓋片鏡檢。加蓋玻片時,應盡量避免產生氣泡。
(二)表面制片法
將供試品(大青葉、五味子)濕潤軟化后,剪取欲觀察部位約4mm2,一正一反置載玻片上,或撕取葉片、萼片、花冠、果皮、種皮制成表面片,加適宜試液,或加熱透化后以稀甘油裝片觀察。
(三)花粉粒與孢子制片
取松花粉、海金沙及蒲黃(干燥供試品可浸于冰醋酸中軟化),用玻璃棒研碎,經紗布過濾至離心管中,離心,取沉淀加新配制的醋酐與硫酸(9∶1)混合液1~3ml,置水浴上加熱2~3分鐘,離心,取沉淀,用水洗滌2次,取沉淀少量置載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試液1~2滴,蓋上蓋玻片,觀察;或加50%甘油與1%苯酚各1~2滴,用品紅甘油膠封片觀察。
(四)組織繪圖技術
繪圖方法包括徒手繪圖、網格繪圖、描繪器繪圖和投影繪圖等方法。重點練習徒手繪制組織簡圖及詳圖。要求比例正確,形態逼真,結構清楚,線條及細點粗細均勻,明暗一致。
1.徒手繪圖法 選擇典型的顯微標本片和結構,仔細觀察各部位的形狀、結構及比例關系,用色淡的鉛筆(2H或4H),按照顯微圖像的比例關系畫出輪廓草圖,經反復對照修改后,再用色深的鉛筆(HB或2B)繪出修改圖。
2.組織簡圖繪制法 組織簡圖即用代表符號畫成較簡明的組織構造圖,能清晰地表示出各組織和某些特征排列的位置、分布情況及比例關系,以了解該器官組織構造的全貌。組織簡圖各部位表示符號如圖1-2所示。

圖1-2 組織簡圖各部位表示符號
繪圖步驟:①將組織標本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用鉛筆將圖像的各部位輪廓畫出。②按照規定的表示符號繪出各部位的重要特征(如厚壁組織、分泌組織、維管束等);準確表示組織中各部位的范圍、界限及重要特征的所在位置。③將各部位依次向右方引出直線,標上圖注,圖下注明各部分名稱及放大倍數。

3.組織詳圖繪制法 將顯微鏡下觀察的組織、細胞及其內含物的真實形態、大小等特征,如實地繪制到畫面上的圖形,稱為組織詳圖。繪圖步驟同簡圖繪制法,應注意薄壁組織用單線條表示,厚壁組織用雙線條表示。
【實訓提示】
1.在藥材預處理時應避免影響欲觀察的顯微特征。如觀察菊糖、黏液等特征時,不可與水接觸,以免特征溶解消失;觀察揮發油、樹脂等特征時,則不可與高濃度乙醇或其他有機溶劑接觸。
2.用水合氯醛試液透化處理時,加熱溫度不宜過高,以防水合氯醛試液沸騰,將組織中帶入氣泡。
【實訓報告與考核】繪薄荷莖、牛膝根橫切面簡圖及詳圖;繪松花粉、海金沙、蒲黃整體形態圖;繪大青葉、五味子表面特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