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重新認識宗慶后
從事企業戰略管理研究20多年以來,我不止一次地問企業家朋友們一個問題:企業基業長青的關鍵是什么?這既是形而上又是真切關鍵的話題,也是我的研究工作所追尋的答案。然而,現實中,企業是異質的,答案可能是多樣的,我希望從實踐中尋找答案,也在如此踐行。
讀博期間,我在浙江和廣東等地走訪了100多家企業。那時,我像一個熱血青年投身于革命洪流,對企業實踐的渴求不亞于一位科學家對真理的追求。我曾蹲守在TCL集團門前,不希望錯失了解企業的機會。我的目的很單純,希望走進企業。我仍記憶猶新,2003年的一個夏日,溫州市樂清市翁垟鎮的一位小企業主熱心地拿出賬本幫我填寫調查問卷,向我講述創業的艱辛與喜悅。工作期間,我更是渴望跟上企業的步伐,用實踐去豐富我的理論,這也是學者的本職。在實踐觀察中,我確信教科書上那些行業結構、企業資源、制度環境等經典理論正在被企業家們有意識、無意識地應用。但是,這絕非全部。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們正在用雙手創造著更多的智慧。
2017年年底,我供職的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做出一個令人興奮的決定:記錄中國優秀企業家的創新創業歷史,弘揚中國企業家精神。我組織了一個調研小組,成員有學院教授、博士后和博士生,還有成都考拉看看的寫作者,開始深入到娃哈哈集團。我們的目的同樣單純,我們想探尋宗慶后先生在那樣一個艱困、彷徨、突破、喜悅交織在一起的年代,何以將一家被人瞧不起的校辦小廠打造成受人尊敬的行業領軍企業。我們不僅是去揭秘他成為“首富”的秘訣,更希望以他為典型,探索這一代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精神內涵和管理智慧。
這并非易事,這項研究工作本身就是一場華麗的冒險。一來深感傳統戰略管理體系似乎已足夠飽滿,任何精致的增補都顯多余;二來宗慶后先生和娃哈哈是如此獨特,任何鮮活的發現又顯另類。在娃哈哈人眼中,宗慶后是一名勇于開拓的卓越領導者,他們會說“宗總非常尊重市場規律,永遠在現場”“他骨子里對政府非常信任,從不做違背政策的事情”“他是我們的家長,給我們安排住房”……更有很多令人動容的細節,外界鮮有知曉。
我們有幸采訪了娃哈哈的所有高管、不同年代入職的員工代表、國內外的供應商和經銷商代表。面對幾十萬字的訪談資料和豐富多樣的一手素材,我不急于預設框架,因為這會固化思維,還原不出真實的宗慶后和娃哈哈。我們不斷追問三個問題:娃哈哈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娃哈哈對你的最大沖擊是什么?你會用哪一個詞來形容宗慶后先生?內容分析涌現出了25個主題詞:信念、忠誠、本源、效率、共享、實干、雙贏、學習、眼光、敏銳、極致、零距離、誠信、創新、冒險、定力、專注、自控、仔細、全面、家長、邊界、目標、系統、危機感。我們將這25個主題詞進一步提煉總結,初步得出了宗慶后先生創新創業的“密碼”:信念、創新、效率、實干、本源、共享、雙元。
在我們看來,這7個關鍵詞構造出了娃哈哈的四層次內驅式價值創造模型:信念驅動(家國情懷、實業振興),理念先行(抓本源、重實干、踐雙元),行為聚焦(創新為本、效率領先),成果共享(政府、員工、伙伴、社會)。信念回答了為什么要創辦企業,理念回答了用什么原則去創辦企業,行為回答了靠什么來辦好企業,成果回答了該如何處理企業的發展成果。“信念-理念-行為-成果”四個層次自下而上依次遞進,形成一個強大的內生系統。這樣一來,我們對宗慶后先生與娃哈哈的總結有了清晰的脈絡,但還需要小心求證。
我知道娃哈哈是一家典型的企業家型企業,必須從宗慶后先生身上找到娃哈哈基業長青的答案。2018年4月12日下午,杭州清泰街娃哈哈集團總部會議室,我們有幸與宗慶后先生進行了深談,我們直抵核心,求證疑惑。宗先生一如慣常風格,有問必答。答案如人,樸實無華,但切中要害。當宗慶后先生謙虛地說:“你們把我拔得太高了。”我認定我們先前的學理視角、真實表達是可行的。我們用一個初心的提問結束了這次寶貴的訪談,請宗先生用一個詞來總結他30多年的創新創業歷程,他毫不猶豫地說:“自強不息!”。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們講究學理的嚴謹,力求真實,用了大量與娃哈哈“功臣”們的深談資料,參考了娃哈哈最寶貴的內部檔案,引用了同行的許多研究成果。這些珍貴的素材,讓我們看到了宗慶后先生和娃哈哈人的精神,就像本書的主題一樣,篤定不懈地前行,自強不息地奮斗。
《禮記·中庸》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國古人歷來崇尚知行合一,謹言慎行。“篤行”意為意志堅定,堅持不懈。從宗慶后先生身上,我們看到,無論是他在人格上的表達,還是行動上的篤定,都將他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于是,“篤行者”作為本書之題再恰當不過。
感謝娃哈哈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后先生。這位1945年出生的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身上散發著大隱于市的氣息。他是一位卓越的領導者,一個資深的戰略家,一名樸實的實干家。在采訪幾十位娃哈哈高管和員工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這位精神領袖帶給企業的前景和能量。
感謝娃哈哈集團總經辦主任楊永軍先生,他為我們調研工作的高效組織讓人嘆為觀止,他對娃哈哈精神的理解深入骨髓,他對娃哈哈的發展故事如數家珍,他給我們描述了很多原汁原味的場景。
感謝娃哈哈集團黨委書記兼常務副總經理吳建林先生、技術副總余強兵先生、運營副總潘家杰先生、銷售公司總經理沈建剛先生。他們大多是在娃哈哈工作20多年的干將,始終戰斗在一線。他們從不同角度向我們闡述了宗慶后的領袖魅力、娃哈哈的創新發展。他們能回憶出娃哈哈的里程碑時刻,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參考。
感謝娃哈哈集團前投資部部長顧小洪先生,這位從娃哈哈兼并杭州罐頭廠之后一直跟隨宗慶后先生的元老,在娃哈哈全國建廠的高峰年份,這位投資部部長像一個斗士,積極擴張娃哈哈的版圖。
感謝娃哈哈集團政治部部長兼工會主席葉崢女士、企業管理部部長王斌先生、人力資源部部長鄭虹女士、工程部部長郭偉榮先生、外聯辦主任盧東女士、食品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言郡先生、總經辦副主任郭曉玲女士、前黨委副書記丁培玲女士、前市場部部長楊秀玲女士和李鳳媛女士、華東片區負責人王海兵先生、下沙基地負責人蔡雷先生、黨工部團委書記陳美飛女士、質檢部戴絢麗女士、智能裝備部周東先生、黨工部岑穎穎女士……這里大部分是娃哈哈的老員工,也有新伙伴,我們從他們身上能看到娃哈哈精神的內涵和傳承,能感受到宗慶后先生的愿景。一家基業長青的企業,能夠與時代和個人相伴。
感謝娃哈哈的經銷商、供應商代表們,他們是杭州至誠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徐少云先生、義烏市保健品有限公司黃榮永先生、杜邦營養與健康大中華區總經理劉衛斌先生和張曄女士、桂林藝宇印刷包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林美潔女士……在這些“娃哈哈人”身上,我們看到了宗慶后先生對合作伙伴的尊重和賦能、合作伙伴對宗慶后先生的感恩和支持,他們是歷久彌新的命運共同體。
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很欣喜能夠走進這樣一家具有深厚積淀的優秀企業,要感謝娃哈哈大量原汁原味的檔案資料,企業發展的關鍵階段親歷者的回憶,將我們帶入了當時的年代。早年,宗慶后先生主編和創作的一些作品,彌足珍貴。娃哈哈早年的文化作品《娃哈哈環球漫游記:世界知識文庫》,外部財經人士梳理撰寫的《宗慶后如是說》和《宗慶后內部講話》等,讓我們可以聽到這位智者的聲音。還有大量寫作的關于宗慶后先生的作品,對我們了解這家企業、還原當時的情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還要感謝財經作家遲宇宙先生的力作《宗慶后:萬有引力原理》,他在這本書中完整的故事描述和情節展現,讓我們看到了更加立體的人物和企業。本書既是一個人的傳記,也是一個企業的傳記,更是一個時代的傳記。
特別感謝崔永元先生的《口述歷史》,在對宗慶后先生的采訪口述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普通人始終在平實地講述,歲月磨礪后的人生不見波瀾,實則一片驚濤。在娃哈哈高管的口述中,他們的一顰一笑、一張一弛,傳遞給我們的是不可名狀的企業發展歷史。
由衷地感謝我們的優秀團隊,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魏江教授、吳曉波教授、陳凌教授、王世良教授、許小東教授、莫申江教授、施杰老師、楊洋博士、王詩翔博士,考拉看看張小軍研究員、馬玥研究員、熊玥伽研究員、李立研究員、陳蘭研究員,在項目研究中我們一起激蕩思維,才有了現在的作品。
最后要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在中國大地孕育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家,讓我們有機會見證歷史。
一場華麗的冒險就此結束,新的冒險即將開始。在宗慶后面前,是下一個30年,在我們的面前,是一個新時代。
鄔愛其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
2018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