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瓜甜瓜病蟲害診治原色圖鑒(第二版)
- 呂佩珂 蘇慧蘭 高振江
- 1632字
- 2019-04-03 13:49:13
第一版前言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蔬菜(含瓜類)生產國和消費國。據FAO統計,2008年中國蔬菜(含瓜類)收獲面積2408萬公頃(1hm2=104m2),總產量4.577億噸,分占世界總量的44.5%和50%。2010年全國西瓜、甜瓜播種面積220.58hm2,總產量8044.8萬噸。據我國農業部統計,2008年全國蔬菜和瓜類人均占有量503.9kg,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貢獻。該項產業產值達到10730多億元,占種植業總產值的38.1%;凈產值8529.83多億元,對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額為1182.48元,占24.84%,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
蔬菜病蟲害是蔬菜生產中的主要生物災害,無論是傳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或害蟲的為害,均直接影響蔬菜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據估算,如果沒有植物保護系統的支撐,我國常年因病蟲害造成的蔬菜損失率在30%以上,高于其他作物。此外,在防治病蟲過程中不合理使用化學農藥等,已成為污染生態環境、影響國民食用安全、制約我國蔬菜產業發展和出口創匯的重要問題。
本套叢書在四年前出版的《中國現代蔬菜病蟲原色圖鑒》的基礎上,保持原圖鑒的框架,增補病理和生理病害百余種,結合中國現代蔬菜生產的新特點,從五個方面加強和創新。一是育苗的革命。淘汰了幾百年一直沿用的傳統育苗法,采用了工廠化穴盤育苗,定植時進行藥劑蘸根,不僅可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還可有效地防治枯萎病、根腐病、黃萎病、根結線蟲病等多種土傳病害和地下害蟲。二是蔬菜作為人們天天需要的副食品,集安全性、優質、營養于一體的無公害蔬菜受到每一個人的重視。隨著人們對綠色食品需求不斷增加,生物農藥前景十分看好,在叢書中重點介紹了用我國“十一五”期間“863計劃”中大項目篩選的枯草芽胞桿菌BAB-1菌株防治灰霉病、葉霉病、白粉病。現在以農用抗生素為代表的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申嗪霉素、乙蒜素、井岡霉素、高效鏈霉素(桂林產)、新植霉素、阿維菌素等一大批生物農藥應用成效顯著。三是當前蔬菜生產上還離不開使用無公害的化學農藥!如何做到科學合理使用農藥至關重要!叢書采用了近年對我國山東、河北等蔬菜主產區的瓜類、茄果類蔬菜主要氣傳病害抗藥性監測結果,提出了相應的防控對策,指導生產上科學用藥。本書中停用了已經產生抗性的殺蟲殺菌劑,全書啟用了一大批確有實效的低毒的新殺蟲殺菌劑及一大批成功的復配劑,指導性強,效果相當好。為我國當前生產無公害蔬菜防病滅蟲所急需。四是科學性強,靠得住。我們找到一個病害時必須查出病原,經過鑒定才寫在書上。五是蔬菜區域化布局進一步優化,隨種植結構變化,變換防治方法。如采用輪作防治枯黃萎病,采用物理機械防治法防治一些病蟲。如把黃色黏膠板放在棚室中,可誘殺有翅蚜蟲、斑潛蠅、白粉虱等成蟲。用藍板可誘殺薊馬等。
本叢書始終把生產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作為產業開發的突破口,有利于全國蔬菜質量水平不斷提高。近年氣候異常等溫室效應不斷給全國蔬菜生產帶來復雜多變的新問題。本叢書針對制約我國蔬菜產業升級、農民關心的蔬菜病蟲害無害化防控、國家主管部門關切和市場需求的蔬菜質量安全等問題,進一步挖掘新技術,注重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本叢書內容從五個方面加強和創新,涵蓋了蔬菜生產上所能遇到的大多數病蟲害,包括不斷出現的新病蟲害。本叢書9冊介紹了176種現代蔬菜病蟲害千余種,彩圖2800幅和400多幅病原圖,文字200萬,形式上圖文并茂、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性強,既有傳統的防治法,也挖掘了許多現代的防治技術和方法,是一套緊貼全國蔬菜生產,體現現代蔬菜生產技術的重要參考書。可作為中國進入21世紀診斷、防治病蟲害指南,可供全國新建立的家庭農場、蔬菜專業合作社、全國各地農家書屋、廣大菜家、農口各有關單位參考。
本叢書出版之際,邀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趙廷昌研究員對全書細菌病害拉丁文學名進行了訂正。對蔬菜新病害引用了李寶聚博士、李林、李惠明、石寶才等同行的研究成果和《北方蔬菜報》介紹的經驗。對蔬菜葉斑病的命名采用了李寶聚建議,以利全國盡快統一,在此一并致謝。
由于防治病蟲害涉及面廣,技術性強,限于筆者水平,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望專家、廣大菜農批評指正。
編者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