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數千年來,藥用植物提供了難以計數的藥用活性成分,它們已廣泛應用于傳統中醫藥(TCM)和世界各地的傳統藥物學。目前人們對植物基藥用資源的興趣日益增加,在研發熱潮的推動下,從更多種類不同進化水平的植物中發現了許多有用的化合物,如甾體生物堿、皂苷、萜類、糖苷等,對藥用植物的化學分類、分子系統發育和藥理活性的研究也在不斷擴展和深入。藥用植物親緣學(pharmaphylogeny/pharmacophylogeny,即藥用親緣學)是研究藥用植物的植物親緣關系-化學成分-療效(藥理活性及傳統療效)間的相關性的一門邊緣學科,是中藥資源和植物藥資源研發的基礎工具。本書在藥用植物親緣學框架下,以植物類群和物種的遺傳親緣關系為線索,系統論述代表性藥用族屬的植物化學、化學分類學、分子生物學和系統發育關系,以及上述各方面與藥效的關聯。藥用植物親緣學涉及的學科眾多,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大量最新研究文獻,結合作者本人實驗研究數據,試圖反映相關領域最新進展,并基于此豐富藥用植物親緣學研究內涵。作者注意汲取新技術、新概念,順應全球研發趨勢,提出藥用基因組親緣學概念。作者提倡綜合考察分子系統發育推斷和化學分類結果,兼顧療效,客觀認識藥用植物親緣關系,不僅關注國產藥用物種,也兼顧相關國外物種,指出基于基因組/代謝組學數據推斷是發展趨勢。對化學分類和分子系統發育結果的矛盾,進行適當研討。由于篇幅限制,此書僅為“導論”,“論綱”,意在拋磚引玉,啟迪思維,促進相關研究者對藥用植物親緣學的認識,促進學科本身發展及其在醫藥實踐中的應用。今后必然要在藥用植物親緣學指導下研究藥用類群的更多物種,促進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找到有潛在治療價值的新化合物。系統生物學和各種組學理念和技術持續不斷融入,為藥用植物親緣學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各章作者:緒論,第9章,肖培根(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郝大程(大連交通大學環境化工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第1、2、4、7章,郝大程,肖培根;第3、5、6、8章,郝大程。何春年和彭勇參與了部分章節的文字和繪圖工作。

本書由大連交通大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015020663)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資助出版。感謝楊凌、陳士林、葛廣波等專家學者長期指導合作。歡迎對本書內容感興趣的讀者與筆者聯系交流。E-mail:hao@djtu.edu.cn,pgxiao@implad.ac.cn。新浪微博:@飛著翔著。微信:hdczylhqz。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旬阳县| 安图县| 新营市| 苏尼特右旗| 赫章县| 格尔木市| 嘉义市| 丰镇市| 长兴县| 友谊县| 元江| 米泉市| 长治县| 宜兰市| 潞西市| 阿合奇县| 临夏县| 宣汉县| 宜都市| 广水市| 江西省| 沧州市| 丹寨县| 西丰县| 渭源县| 汉中市| 南康市| 南木林县| 长宁区| 威远县| 山西省| 弋阳县| 来宾市| 库尔勒市| 浮山县| 嘉祥县| 达孜县| 酉阳| 奉新县| 淳安县|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