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生態豬場管理實用手冊
- 職愛民 周志友
- 1351字
- 2019-04-03 17:45:31
第二節 高效生態養豬特點
生態養豬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生豬養殖模式之一,也是比較新興的模式,很多養殖戶對此還不是很了解。為了方便養殖戶了解生態養豬技術,下面對生態養豬技術的特點及方法,做簡單的介紹。
一、生態養豬技術的特點
生態養豬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一)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發酵床生態養豬技術中利用有機物做墊料的發酵床,含有大量的有益土著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具有很強的活性和分解能力,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將豬糞尿迅速有效地分解轉化,豬糞尿直接消解在發酵床內,不需要人工清掃、沖洗圈舍,使圈舍沒有一點臭味,沒有大量的沖刷污水和糞便排出舍外,對周圍河流、地下水、土壤等環境不再產生污染,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養殖污染物的零排放,從根本上解決了養豬的環境污染問題。
(二)提高了豬肉品質
發酵床生態養豬優化了豬生長發育的環境,舍內溫度、濕度適宜,發酵床舒適溫和,豬愛活動,狀態佳,生活形成良性循環。由于土著微生物和各種營養劑的作用,抑制了有害微生物和病菌的侵入,豬的體質顯著增強,抗病能力明顯提高,豬的發病率大大降低,不需再使用大量的藥物防治,也大大減少了抗生素的用量。豬在一個溫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長發育,育成健康的肌體,提高了自身的體質,也提高了豬肉的品質,從而生產出真正意義上的安全無公害豬肉。
(三)充分利用農業廢棄有機資源
發酵制作有機墊料的過程是將木屑、稻殼、花生殼、玉米秸稈等原料,通過添加微生物發酵,制成墊料鋪入發酵床。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床內有機物和豬糞便被分解轉化為微生物自身的營養物質,形成微生物蛋白,部分被豬重新攝食利用,變無用為有用。
(四)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應用發酵床生態養豬技術可節約飼料10%~15%,減少用藥40%,節約用水80%~90%,節約用工50%以上,縮短育肥周期10~15天,省去了排污管道和豬糞尿及污水處理設施的投資,出欄1頭豬可增效40~60元。
二、生態養豬技術的方法
所謂“生態養豬”,是將以往的幾十頭豬集中在一個較小空間圈養的傳統方法,改變為野外放養,飼養密度限制為每公頃土地只能養10頭肉豬,這10頭豬的吃、喝、拉、撒全在這片土地上進行。這相當于每年向這片土地里釋放170公頃的氮元素(1公頃=106平方米),與農民一年在地里施用的氮肥數量相當。飼養者還必須經常駕駛著拖拉機,拉著“活動豬圈”換地方,以便讓豬糞較為均勻地分布在這片土地上。這等于是在給這片土地施肥,而不是污染地下水。
搞好豬肉品質的關鍵是飼料,即給豬喂一種含有部分羽扁豆成分、厚度為3毫米的片狀飼料,能使豬肉里的脂肪含量增高。這種脂肪長在肌肉里面,而不是肌肉周圍。這些微小的脂肪塊用肉眼幾乎看不見,但是它們確能使豬肉更嫩、更香、更有味道。
飼養者還可以給豬提供一些運動、玩耍的設施,比如在地里插木樁,在上面裝上一條鏈子、一個舊輪胎或一塊木頭,以便吸引豬來玩耍。然后,每隔2~3周,再把這些設施挪到其他地方。
根據介紹,這種野外放養的新方法,不僅使用于生態農莊,就是按常規飼養豬的農民也可以采用。其好處是不再蓋昂貴的豬圈,只要搭個棚,架個飼料罐,再加上一些簡陋的“運動設施”就行了。而清理糞便、打掃豬圈等又臟又累的活,也一并省略了。
除此之外,還必須對放養的豬群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如在飼養圈周圍拉上帶電的鐵絲網,以防野豬的侵襲,因為野豬不僅會帶來爭食,還可能帶來豬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