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獼猴桃高產栽培整形與修剪圖解
- 齊秀娟
- 806字
- 2019-03-27 15:22:27
前言
獼猴桃屬(Actinidia)植物分布區南北跨度大,從熱帶赤道0°至溫帶北緯50°左右,縱跨泛北極植物區和古熱帶植物區。我國是絕大多數獼猴桃屬種質資源的發源地,按該屬植物最新分類方法有54個種和21個變種,共約75個分類群,其中我國就分布有52個種。它的果實以獨特風味,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以及具有清腸健胃等功效而深受消費者歡迎。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引種、馴化及產業化, 2013年面積約165萬畝(1畝=667米2),產量約為120萬噸,產量和面積均居世界第一位。
獼猴桃科技無論是專著或是科普讀物,對我國獼猴桃的“高產、優質、高效”等方面均起著重要作用。但我國獼猴桃從單產、品質、出口量等綜合指標來看不能稱為產業發展優秀國家,獼猴桃樹種的栽培面積、種植管理水平與柑橘、蘋果等大宗水果相比相差甚遠。為了幫助種植者盡快掌握獼猴桃樹體種植技術和果園管理方法,結合筆者多年獼猴桃果樹科研、產業推廣經驗,編寫了《獼猴桃高產栽培整形與修剪圖解》一書,本書采用了讀者較為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圖文并茂形式,并按周年管理進行章節劃分,一目了然地對獼猴桃樹種特性、科學建園和花果、土肥水、枝蔓管理技術進行介紹,并清楚每個時間段的果園管理要點。希望本書能成為廣大種植戶和廣大獼猴桃樹種研究者的參考用書。
該書內容主要包括獼猴桃樹體特點及優良品種、萌芽前管理(2月中旬至3月下旬)、萌芽期至開花前管理(3月下旬至4月下旬)、開花期管理(4月下旬至5月中旬)、謝花后至果實膨大期管理(5月中旬至6月下旬)、夏季新梢旺長期管理(6月下旬至8月下旬)、采果前至果實采收管理(8月下旬至11月底)、休眠期管理(11月底至翌年2月中旬)。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很多國內外業內人士的幫助和支持,也參考了一些文獻成果,在此對他們表示感謝,姓名標注如有疏漏,敬請諒解。
在編寫過程中,筆者力求科學嚴謹,但限于水平和時間倉促,書中疏漏之處,敬請讀者和同行專家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