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用植物·十五
- 葉華谷 張麗霞 馬小軍 管燕紅
- 619字
- 2019-03-27 14:47:24
黃楊葉芒毛苣苔
Aeschynanthus buxifolius Hemsl.
【別 名】上樹蜈蚣
【基 原】來源于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屬黃楊葉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buxifolius Hemsl. 的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附生小灌木。匐地或上升,高約0.5 m。莖分枝,莖、枝均無毛,纖弱,褐色或灰褐色,有皺折或疣狀凸起。葉對生或3葉輪生,密集,無毛;葉片長圓狀橢圓形、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有時近圓形,長(1)1.3~2 cm,寬0.6~0.9 cm,頂端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而反卷,革質,葉面欖綠色,背面白綠色,中脈在葉面凹陷,背面凸起,側脈兩面不明顯;葉柄長1~2 mm,腹面具槽。花單朵生于枝上部葉腋;花梗纖細,長4~10 mm,略壓扁,無毛,其下承以鉆狀線形的小苞片;花萼長5~6.5 mm,無毛,5裂至基部,裂片鉆狀線形,頂端略鈍;花冠紅色,長3~3.5 cm,外面無毛,具細的乳突,冠筒筒狀,彎曲,向口部漸增大,至口部寬達8 mm,檐部斜,不明顯二唇形,裂片內面被短柔毛;雄蕊4枚,高伸出花冠外,著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花絲被疏柔毛,花藥長圓形,長約2 mm;花盤環狀;子房線形,無毛,具柄,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柱頭盾狀。蒴果具柄,長約7.5 cm,棍棒狀,略弧狀彎曲;種子長圓形,長約2 mm,銹色,具乳突,每端有1條白毛,毛長0.5~0.75 mm。花期8~9月;果期10~12月。
【生 境】生于海拔1380~2900 m的密林中樹干上或巖石上。
【分 布】云南、廣西。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全草曬干。
【性味功能】味甘,性溫。安神,健脾,健胃。
【主治用法】治神經衰弱,慢性肝炎,失眠癥,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全草用于蛇蟲咬傷。用量6~9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