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用植物·十四
- 葉華谷 易思榮 黃婭 曾飛燕
- 484字
- 2019-03-27 14:34:09
山莨菪
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
【別 名】藏茄、樟柳怪
【基 原】來源于茄科山莨菪屬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的根入藥。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高40~80 cm。根近肉質(zhì)。葉片矩圓形至狹矩圓狀卵形,長8~11 cm,寬2.5~4.5 cm,頂端急尖,基部楔形;葉柄長1~3.5 cm,兩側略具翅。花俯垂,花梗長2~4(8) cm,常被微柔毛;花萼鐘狀或漏斗狀鐘形,長2.5~4 cm,外面被微柔毛,裂片寬三角形,頂端急尖,其中有1~2枚較大且略長;花冠鐘狀或漏斗狀鐘形,紫色或暗紫色,長2.5~3.5 cm,內(nèi)藏或僅檐部露出萼外,花冠筒里面被柔毛,裂片半圓形;雄蕊長為花冠長的1/2左右;雌蕊較雄蕊略長;花盤淺黃色。果實球狀或近卵狀,直徑約2 cm,果萼長約6 cm。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 境】生于海拔2800~4200 m的山坡草地。
【分 布】青海、甘肅、西藏和云南。
【采集加工】秋、冬季采集,洗凈,去外皮,切片,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味苦、辛,性溫;有大毒。鎮(zhèn)痛解痙,活血去瘀,止血生肌。
【主治用法】治潰瘍病,急慢性胃腸炎,胃腸神經(jīng)功能癥,膽道蛔蟲癥,膽結石,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等。用量1~2 g;外用適量研粉撒傷口或開水調(diào)敷患處。本品有大毒,忌與酸冷物及豆類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