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嫁接就是人為地將一株植物上的枝條或芽等組織,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或根等適當的部位上,使之愈合生長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植株。
嫁接技術為我國首創。據考證,嫁接在我國有2000多年的應用歷史。公元前一世紀,我國農學家氾勝之所著《氾勝之書》中,就有用嫁接方法生產大瓠的詳細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對果樹嫁接中砧木、接穗的選擇,嫁接的時期以及如何保證嫁接成活和影響因素等就有細致描述,較歐洲一些國家關于果樹嫁接的詳細記載要早1000年左右。
嫁接具有方便、快捷、成活率高等優點,是目前果樹苗木生產中廣泛應用的方法,通過嫁接可以大量繁育性狀基本一致的苗木,對果樹生產意義重大。對于果樹的優良品種可以通過嫁接大量繁育接穗,對果樹優良品種的快速繁育、加快品種更新具有重要作用。果樹通過嫁接不僅可以提高樹體的抗性、促進樹體矮化、實現早期豐產,而且可以充分利用野生資源,增加經濟效益;在關鍵時刻挽救垂危大樹、促進扦插成活、改良樹體結構、提高授粉效果、消除親和力障礙等方面都能彰顯嫁接的獨到之處。
在果樹嫁接技術已獲突飛猛進的今天,閱覽前人所著的果樹嫁接書籍,有文獻記載的嫁接方法也不過40余種。本書在收集、整理我國及世界各國44種果樹嫁接方法的基礎上,加之作者本人獨創的6種嫁接方法,共介紹了50種果樹嫁接方法,并加以圖解說明。本書語言簡練,通俗易懂,對50種不同的果樹嫁接方法和65種具體嫁接應用技術,在用文字詳盡描述的基礎上,對部分內容和關鍵的嫁接操作技術輔以250余幅清晰的圖片,加以直觀展示。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作者所在單位山東省萊西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以及化學工業出版社等單位對本書的編著、出版等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的指導,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謝。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2011級于海龍、王代、王超三位同學,利用業余時間對本書的圖片進行了編輯設計;山東省萊西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科研處尉世俊、王高旭協助作者進行了大量的技術試驗和數據整理;高級教師于良凱對本書進行了初審;中國果菜網高級編審吳紹學進行了版式設計,在此一并致謝。
因作者水平所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