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

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兔出血性敗血癥)是兔的一種常見的、危害性很大的傳染病。據資料統計,巴氏桿菌病是引起9周齡至6月齡的兔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原】多殺性巴氏桿菌為革蘭陰性、無芽孢的短桿菌,無鞭毛,瑞氏染色法染色呈兩極著染。多殺性巴氏桿菌需氧或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為37℃,最適pH 7.2~7.4。在加有血清或血液的培養基上生長良好,在血清瓊脂平板培養基上生長出露滴狀小菌落。兔通常能分離到A型和D型。豬、禽巴氏桿菌對兔也有很強的毒力。本菌對外界環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強,一般常用消毒藥都能殺死。1%福爾馬林、1%石炭酸、1%漂白粉、0.1%升汞等溶液,經15分鐘即能殺死。加熱至56℃經15分鐘死亡,加熱至60℃經10分鐘死亡。在糞便中能生存1個月左右,在尸體內能生存3個月。對氯霉素、四環素和甲楓霉素敏感,對磺胺類、尤其是磺胺增效劑(TMP)次之。

【流行病學】病兔的分泌物、排泄物(如唾液、鼻液、糞、尿等)帶病原菌,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的傷口等傳染給健康兔。一般情況下,病原菌寄生在兔鼻腔黏膜和扁桃體內,成為帶菌者,出現應激時,如過分擁擠、通風不良、空氣污濁、長途運輸、氣候突變等或在其他致病菌的協同作用下,機體抵抗力下降,細菌毒力增強,容易發生本病。各種年齡、品種的兔都易感染,尤以2~6月齡兔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最為多見,常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當暴發流行時,若不及時采取措施,常會導致全群覆沒。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從幾小時至數天不等,主要取決于兔的抵抗力、細菌的毒力和感染數量以及入侵部位等。

【臨床癥狀】可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種。

1.急性型(也稱出血性敗血癥)

發病最急,病兔呈全身出血性敗血癥癥狀,病兔精神委頓,對外界刺激不生反應,停食,呼吸急促,體溫升高至40℃以上,鼻腔流出漿液或黏液性分泌物,有時發生下痢。臨死前體溫下降,四肢抽搐。病程短者24小時內死亡,較長者1~3天死亡。在流行開始時,常有不見顫狀而突然倒斃的情況。

2.亞急性型(也稱地方性肺炎)

自然發病時,很少能見到肺炎的臨床癥狀。由于家兔運動的機會不多,即使大部分肺實質發生突變,也難以見到呼吸困難的表現。最初表現食欲不振和精神沉郁,常以敗血病告終。往往在晚上檢查時還健康如常,而次晨已經死亡了。

3.慢性型

慢性型癥狀依細菌侵入的部位不同可表現為鼻炎、中耳炎、結膜炎、生殖器官炎癥和局部皮下膿腫。

(1)傳染性鼻炎型 這是養兔場經常發生的一種病型。一般傳播很慢,但常成為本病疫源,使兔群不斷發生。病初表現為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癥,流出漿液性鼻涕,以后轉為黏性以至膿性鼻漏。病兔經常打噴嚏、咳嗽。由于分泌物刺激鼻黏膜,兔常用前爪抓擦鼻部,使鼻孔周圍的被毛潮濕、纏結,甚至脫落,上唇和鼻孔皮膚紅腫、發炎。經過一段時間后,鼻涕變得更多、更稠,在鼻周圍形成結痂,堵塞鼻孔,使呼吸更加困難,并有鼾聲。通過噴嚏、咳嗽,病原菌經空氣再感染其他兔。由于病兔經常抓擦鼻部,可將病菌帶到眼內,因而引起化膿性結膜炎、角膜炎、中耳炎、皮下膿腫、乳腺炎等并發癥。病兔最后常因精神委頓,營養不良,衰竭而死亡。

(2)中耳炎(又稱斜頸病) 單純的中耳炎可以不出現臨床癥狀。在能認出的病例中,斜頸是主要臨床癥狀。斜頸是感染擴散到內耳或腦部的結果,而不是單純中耳炎的癥狀。斜頸的程度取決于感染的范圍。嚴重的病例,兔向一側滾轉,一直傾斜到抵住圍欄為止。病兔不能吃飽喝夠,體重減輕,可出現脫水現象。如感染擴散到腦膜和腦組織,則可出現運動失調和其他神經癥狀。

(3)生殖器官感染型 兔的生殖器官感染包括母兔的子宮炎和子宮積膿,以及公兔的睪丸炎和附睪炎,從患病器官能分離到巴氏桿菌的純培養物。此病主要發生于成年兔(包括剛成年的兔)。母兔發病率高于公兔。交配是主要的傳染途徑,但敗血型和傳染性鼻炎型的病兔,細菌也可能轉移到生殖器官,引起發病。急性和亞急性感染很少看到臨床癥狀,但母兔的陰道可能有漿液性黏液或黏液膿性分泌物流出。如轉為敗血病,則往往造成死亡。慢性感染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母兔在交配后、甚至在幾次交配后仍不懷孕,并可能有黏液膿性的分泌物從陰道排出。

公兔主要表現一側或兩側睪丸腫大,質地堅實,有些病例伴有隘腫,同時受胎率降低,由它交配的母兔的陰道可能有排出物流出,或發生急性死亡。癥狀表現常從附睪開始。

(4)結膜炎 由巴氏桿菌引起的結膜炎很常見,幼兔和成年兔均可發病,以幼兔更為多見。細菌可能從鼻淚管進入結膜囊。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眼瞼中度腫脹,有多量分泌物(從漿液性至黏液,最后是黏液膿性),常將眼瞼粘住,結膜發紅。炎癥可轉為慢性,腫消退,但流淚經久不止。

【病理變化】不同型的巴氏桿菌病其病變表現也不相同。

1.急性敗血型

剖檢可見鼻黏膜充血,鼻腔有許多黏性、膿性分泌物。喉黏膜和氣管黏膜充血、出血。氣管有多量紅色泡沫。肺嚴重充血、出血,常呈水腫。心內外膜,有出血斑點狀或條紋狀,整個心臟外觀發黑。肝臟變性出血,并有許多壞死小點。脾、淋巴結腫大和出血。腸道黏膜充血和出血。胸腔和腹腔均有淡黃色積液。

2.肺炎型

肺炎型的病理變化根據病程長短和病的嚴重程度不同,大體變化有相當大的差異。通常呈急性纖維素性肺炎和胸膜炎變化。病變可發生于肺的任何部位,但以肺的前下方最為常見。大體變化多為實變、膨脹不全、膿腫和灰白色小結節病灶。開始時呈急性病程反應,表現為實變。肺實變區內可能有出血。胸膜面可能有纖維素覆蓋。消散時肺膨脹不全變得明顯。如果肺炎嚴重,則可能有膿腫存在,膿腫為纖維組織所包圍。形成膿腔或整個肺小葉發生空洞是慢性病程最后階段常發生的現象。此外,包膜常為纖維素覆蓋。

3.鼻炎型

剖檢可見鼻腔內積有多量鼻漏,其性質因病程長短而不同。當病從急性轉向慢性時,鼻漏由漿液性變為黏性、黏液膿性。鼻腔黏膜充血,鼻竇和副鼻竇黏膜紅腫或水腫,積有多量分泌物。慢性階段,黏膜有中度的水腫、增厚。急性階段可見有黏膜充血和黏膜下水腫,黏膜下層有巨噬細胞。亞急性至慢性階段,黏膜上皮可能含有很多杯狀細胞,有些區域可能發生糜爛。

4.中耳炎型

病變主要是一側或兩側鼓室內有一種奶油狀的白色滲出物。病的早期鼓膜和鼓室內壁變紅。鼓室外內壁上皮可能含有許多杯狀細胞,黏膜下層有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有時鼓膜破裂,膿性滲出物流出外耳道。中耳或內耳感染如擴散到腦,可出現化膿性腦膜腦炎的變化。

5.生殖器官感染型

本病母兔的一側或兩側子宮擴張。急性感染時,子宮僅輕度擴張,腔內有灰色的水樣滲出物。慢性感染時,高度擴張,子宮壁變薄,呈淡黃褐色,子宮腔內充滿黏稠的膿性滲出物,常附著在子宮內膜上。顯微變化是子宮內膜上皮發生潰瘍,黏膜固有層有多形的細胞浸潤。慢性感染還可見子宮病變,肉眼可見有大小不等的化膿病灶。

6.結膜炎型

病兔眼瞼中度腫脹,有多量分泌物(從漿液性至黏性,最后是黏液膿性),常將眼瞼粘住。結膜發紅。炎癥可轉為隆起,紅腫消退,但流淚經久不止。

【診斷】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初步診斷,確診需要從病變部位取樣作細菌分離培養,血清學的方法則有ELISA法、瓊脂擴散試驗等也可確診。

【鑒別診斷】

1.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急性型)與兔李氏桿菌病鑒別

[相似點]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李氏桿菌病均有傳染性,出現體溫升高至40℃以上,精神委頓,流黏液性鼻液,停食,結膜炎,孕兔流產,陰戶流膿性分泌物,死亡快等臨床表現以及敗血型病理變化。

[不同點]兔李氏桿菌病的病原是李氏桿菌。死于李氏桿菌病的家兔,剖檢見腎、脾和心肌有散在的針尖大、淡黃色或灰白色的壞死灶,胸、腹腔有多量清澈的滲出液。而多殺性巴氏桿菌病(急性型)病兔剖檢可見鼻黏膜充血,鼻腔有許多黏性、膿性分泌物;喉黏膜、氣管黏膜、肺充血、出血,氣管有多量紅色泡沫;心內外膜有出血斑點狀或條紋狀,整個心臟外觀發黑;腸道黏膜充血和出血;胸腔和腹腔均有淡黃色積液。兔李氏桿菌病的病料涂片經革蘭染色鏡檢為革蘭陽性多形態桿菌,在鮮血瓊脂培養基上培養呈溶血,而巴氏桿菌無溶血現象。

2.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鼻炎型)與兔波氏桿菌病鑒別

[相似點]多殺性巴氏桿菌病(鼻炎型)與兔波氏桿菌病均有傳染性,冬春多發,病原菌為革蘭陰性、兩極染色。出現鼻炎,流漿液性黏液性鼻液;肺炎型打噴嚏,呼吸困難以及胸腔有積液等病理變化。

[不同點]兔波氏桿菌病(兔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病)是由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引起兔的一種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傳染病;多表現為鼻炎、鼻黏膜充血,流出多量不同的漿液或黏性鼻液,通常不見膿液;鼻腔、氣管黏膜充血、水腫。而多殺性巴氏桿菌病病初表現為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癥,流出漿液性鼻涕,以后轉為黏性以至膿性鼻液,兔常用前爪抓擦鼻部,使鼻孔周圍的被毛潮濕、纏結,甚至脫落,上唇和鼻孔皮膚紅腫、發炎。取鼻腔分泌物涂片,染色鏡檢,兔波氏桿菌病可見革蘭陰性、多形態小桿菌;而多殺性巴氏桿菌為大小一致的卵圓形的小球桿菌。將病料接種于改良麥康凱培養基上,兔波氏桿菌病形成不透明、灰白色、不發酵葡萄糖的菌落,而多殺性巴氏桿菌在此培養基上不能生長。

3.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瘟的鑒別

[相似點]兔巴氏桿菌病與病毒性出血癥均具有發病急、死亡快,體溫升高(41~42℃),實質器官出血和瘀血,呈現敗血癥變化以及死前體溫下降,呼吸迫促,四肢抽搐等特點。

[不同點]兔病毒性出血癥(俗稱“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癥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只有家兔感染,其他動物不發病,多為暴發性,兔瘟以成年兔發病較多,幼兔和仔兔很少發病,哺乳仔兔不發病。而巴氏桿菌病可引起多種動物發病,多呈散性流行,患兔年齡不限。兔病毒性出血癥病兔出現神經癥狀,病變主要見于氣管和肺臟有大量含有血液或血色泡沫樣液體,鼻腔、氣管、肺有小點狀或彌漫性出血,氣管充滿大量的泡沫狀液體,有時全肺出血。而巴氏桿菌病無神經癥狀,鼻孔不見流血現象,肝臟也不腫大,間質不增寬,但有散在性或彌漫性灰白色壞死灶,腎臟也不腫大。兔病毒性出血癥病料接種小白鼠不致死亡,肝臟病料紅細胞凝集試驗呈陽性反應,并可被抗病毒血清所抑制;而用巴氏桿菌病病料接種小白鼠可致死亡,紅細胞凝集試驗呈陰性反應。

4.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野兔熱鑒別

[相似點]多殺性巴氏桿菌病(急性型)與野兔熱均有發病急、死亡快,有鼻液等臨床表現以及敗血癥病變。

[不同點]野兔熱的病原是土拉桿菌。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多發生于春末夏初嚙齒動物與吸血昆蟲繁殖滋生的季節,急性病例多無明顯癥狀而呈敗血癥死亡,多數病例病程較長,機體消瘦、衰竭,頜下、頸下、腋下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質硬,有鼻液,體溫升高。而兔巴氏桿菌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最為多見,常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兔巴氏桿菌病病兔精神委頓,對外界刺激不生反應,停食,呼吸急促,體溫升高至40℃以上,鼻腔流出漿液或黏液性分泌物,有時發生下痢,臨死前體溫下降,四肢抽搐。對野兔熱死亡兔剖檢見淋巴結顯著腫大,呈深紅色并有針頭大的灰白色干酪樣壞死病灶;脾臟腫大,呈深紅色,表面和切面有粟粒至豌豆大的灰白色或乳白色壞死病灶;肝腫大,有散發性針尖至粟粒大的壞死結節;腎臟和骨髓也有壞死病灶。而兔巴氏桿菌病肝臟心內外膜有出血斑點狀或條紋狀,整個心臟外觀發黑;肝臟變性出血,并有許多壞死小點。以病料涂片經革蘭染色鏡檢,野兔熱為革蘭陰性的多形態桿菌,呈球狀或長絲狀,而多殺性巴氏桿菌為大小一致的卵圓形的小球桿菌。

5.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結核菌病的鑒別

[相似點]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結核菌病均有傳染性,體溫升高,呼吸急促、困難,腹瀉,結膜炎。

[不同點]兔結核的病原為結核桿菌。革蘭陽性,菌體細長,病程慢,厭食,消瘦,喘氣,咳嗽,黏膜蒼白。肘、膝、跗關節腫大、變形。剖檢可見肺臟、肝臟、腎臟、肋膜、心包、支氣管淋巴結、腸系膜淋巴結發生中心干酪樣由纖維素級包裹的結核結節。新鮮結核涂片、染色、鏡檢,可見結核桿菌。

6.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肺炎克雷伯菌病的鑒別

[相似點]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肺炎克雷伯菌病均有傳染性,沉郁,廢食,呼吸迫促,流漿液性鼻液,打噴嚏,有時腹瀉,很快死亡(1~2天)。剖檢可見肺臟充血、出血,胸腔積液,肝臟有小壞死點。

[不同點]兔肺炎克雷伯菌病的病原為肺炎克雷伯菌。腹脹,排黑色稀糞;仔兔劇烈腹瀉。剖檢可見肺臟呈大理石狀,胃多膨滿,大小腸充滿氣體,盲腸、胃內容物黑褐色,個別皮下、肌肉、肺部有膿腫。通過細菌分離鑒別。

7.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弓形蟲病的鑒別

[相似點]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弓形蟲病均有傳染性。體溫高(40℃以上),呼吸迫促,鼻、眼流黏液性膿性分泌物,共濟失調。剖檢可見肝臟有壞死點,腸黏膜充血、出血,淋巴結腫大,胸腹腔積液。

[不同點]兔弓形蟲病的病原為弓形蟲。急性,仔兔多發生,嗜睡,幾天內出現局部或全身運動失調。慢性,常見于幼齡兔,逐漸消瘦、貧血。后軀麻痹。剖檢:急性,可見心臟、肺臟、肝臟、脾臟、淋巴結有壞死點,肌肉有紡錘形壞死灶,腸黏膜有扁豆粒大潰瘍;慢性,可見脾臟、肝臟有粟粒大結節,用間接血凝法呈陽性反應。

8.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肺炎球菌病的鑒別

[相似點]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肺炎球菌病均有傳染性。體溫高,流黏液性膿性鼻液,咳嗽。剖檢可見氣管充血、出血,有紅色泡沫,肺臟充血、出血,有膿腫,心包、胸膜有纖維素沉著。

[不同點]兔肺炎球菌病病原為肺炎鏈球菌。剖檢可見氣管有纖維素滲出物。肝臟腫大,脂肪變性。子宮、陰道黏膜出血。病變涂片鏡檢,有兩個矛狀的革蘭陽性球菌相連。

9.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鏈球菌病的鑒別

[相似點]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兔鏈球菌病均有傳染性。沉郁,廢食,體溫升高,流鼻液,有時下痢,也有發生中耳炎的,斜頸,共濟失調。最急性不顯癥狀即突然死亡。剖檢可見心外膜出血,腸黏膜充血、出血,胸膜炎。

[不同點]兔鏈球菌病的病原為鏈球菌。剖檢皮下組織可見出血性漿液浸潤。肝臟、腎臟脂肪變性,肺臟暗紅至灰白色。病變組織涂片染色鏡檢,可見革蘭陽性短鏈狀球菌。

10.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傳染性鼻炎的鑒別

[相似點]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傳染性鼻炎均有傳染性。流漿液性、黏液性、黏液性膿性鼻液,打噴嚏,鼻孔堵塞,有鼾聲。

[不同點]傳染性鼻炎系多種常在的致病性微生物在不良環境下引發的慢性傳染病,不會出現急性死亡。

11.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睪丸炎或睪丸貯膿的鑒別

[相似點]兔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與睪丸炎或睪丸儲膿均有睪丸發炎、子宮儲膿(陰戶流膿性分泌物)癥狀。

[不同點]睪丸炎或睪丸儲膿無傳染性,不流鼻液,不出現并發結膜炎、下痢、體溫升高等全身癥狀。

【防制】

1.預防措施

① 建立無多殺性巴氏桿菌兔群是防治本病的最好的方法。這種兔群是起初通過選擇無鼻炎臨床癥狀并經常對鼻腔進行細菌學檢查,選留無多殺性巴氏桿菌的種兔建立起來的。為了選擇無多殺性巴氏桿菌種兔和鑒定無病兔群,近年來有的國家采用對多殺性巴氏桿菌有特異性的間接熒光抗體對鼻拭子的多殺性巴氏桿菌和兔血清中的抗體進行篩選。有條件的兔場用剖腹取胎,或自然分娩后,立即將仔兔隔離進行人工喂養的方法建立無特定病原體(SPF)兔群則更為理想。

② 兔場應自繁自養,嚴禁隨便引進兔子。新引進的兔子,必須隔離觀察至少2周,并須進行細菌學檢查和血清學檢查,健康者方可引進兔場。注意環境衛生,加強消毒措施。兔場應與其他養殖場分開,嚴禁其他畜、禽進入,杜絕病原的傳播。

③ 對兔群必須經常進行臨床檢查,將流鼻涕、打噴嚏、鼻毛潮亂的兔子及時檢出,隔離飼養,觀察、治療以及淘汰慢性病例。

④ 兔群每年用兔巴氏桿菌滅活疫苗,或兔巴氏桿菌和兔波氏桿菌油佐劑二聯滅活苗,或兔病毒性出血癥和兔巴氏桿菌二聯滅活苗預防接種,發生疫情時也可用于未感染兔緊急預防注射。

⑤ 除正常飼草供應外還應春天加喂茵陳、蒲公英、敗醬草、蛇床子、車前草、魚腥草等鮮草;夏秋季節加喂金銀花、野菊花、大青葉、桑葉、馬鞭草、青蒿等。平常可加喂大蒜、洋蔥、韭菜等任意一種,都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2.發病后措施

(1)隔離或淘汰 將發病兔盡快隔離或淘汰,兔舍及用具用3%的來蘇爾或2%的火堿消毒。

(2)血清療法 特殊情況下(對急性病例)皮下注射抗出敗多價血清6毫克/千克,8~10小時重復注射1次。

(3)藥物治療(必要時最好進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治療)

處方1

青霉素、鏈霉素各10萬單位,肌內注射,每天2次,連用3~5天(或慶大霉素、氟苯尼考、四環素等)。

處方2

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基嘧啶,100~200毫克/千克體重,配合等量的小蘇打片口服,每天2次,連用5~7天(或喹乙醇,兔3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每天1次,連用3天)。

處方3

黃連、黃芪各3克,黃柏6克,水煎服,每日2次,連用3~4天。

處方4

金銀花5~12克,野菊花5~10克,水煎服,每日2次,連用3~4天。

處方5

蒲公英25克,菊花10克,赤芍10克,水煎服,每日2次,連用3~4天。

處方6

金銀花5克,菊花3克,黃連1.5克,黃柏2克,黃芩1.5克,蒲公英8克,赤芍1.5克,每千克體重用量,煎汁500~1000毫升,分10次拌入少量精料喂給(注:患兔多,中藥量多煎汁可適量增加)。

處方7

野菊花6克,蒲公英6克,魚腥草10克,土茯苓6克,敗醬草6克,白背葉6克,水煎內服,每日2次,連用3天。對生殖器感染型效果良好。

處方8

大蒜搗碎,加入2倍的水,擠出蒜汁,用筷子蘸蒜汁,成兔每次2~3滴,小兔1~2滴,每天3~4次,連續5~7天。對鼻炎型效果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临澧县| 和平区| 正定县| 红安县| 连城县| 五指山市| 循化| 宁强县| 石阡县| 嘉定区| 临清市| 乃东县| 汉沽区| 阜康市| 长汀县| 中西区| 富蕴县| 东兰县| 理塘县| 宜良县| 甘孜县| 江津市| 黄梅县| 宁都县| 闽侯县| 沁水县| 仁布县| 芦山县| 屏山县| 阜新| 衡南县| 石楼县| 瓮安县| 婺源县| 库车县| 上高县| 大埔县| 靖江市| 五寨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