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
當你漫步鄉間小道時,有時也許會發現有滾動著的糞球。仔細瞧瞧,就會看到兩只昆蟲在搬運“寶貝”——充饑的糧食。它們的行為十分奇特,一只在前頭拉,一只在后面推,糞球就向前方慢慢滾動。原來這是一對屎殼郎夫妻。通常雌蟲在前,雄蟲在后,配合默契,十分有趣。
我就是一只屎殼郎,學名蜣螂。我總是將糞便滾成球狀,然后再推到一個隱秘的地方藏起來,慢慢吃掉,所以我們蜣螂又有“大自然清道夫”的美名。
我可以滾出比自己身體大得多的糞球。如果是處于繁殖期的雌蜣螂會將糞球滾成梨狀,并在其中產卵。孵出的幼蟲就以糞球為食,直到長大了才會從糞球里出來。
>> 圖解
蜣螂家族
在地球上,有超過2萬多種的蜣螂。在蜣螂的同類中隱藏著一些懶漢和無賴,它們不好好勞動,常常伺機在半路上去搶奪滾動著的糞球,妄圖據為己有,雙方為此展開一場搏斗。若是“強盜”獲勝,不但掠走糞球,連別人的“妻子”也一起擄走,這些無賴實在可惡!

圣蜣螂
小朋友們如果看過法布爾的《昆蟲記》,就一定知道它的大名。圣蜣螂大部分的時間躲在地底下,但它們的嗅覺很發達,只要一聞到糞便的味道就會馬上飛出來,即使在睡覺時也一樣。圣蜣螂用鋸齒狀的頭和前角當成鏟子先把糞便挖出來,再用鋸齒狀的前腿爬到糞便上拍打,制作好糞球后,就推到安全的地方去享用。

紅巨嗡蜣螂
中國蜣螂扎根澳大利亞
別看蜣螂這么不起眼,作用可大了!比如,一直以畜牧業聞名世界的澳大利亞,飼養著幾千萬頭牛,眾多的牛每天要排出幾億噸糞便,覆蓋著40多萬公頃的草場,同時牛糞還生蠅蛆,草場也大面積地退化,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這件事讓澳大利亞人傷透了腦筋。后來,他們從中國引進蜣螂,讓它們幫助“打掃衛生”,才使草場恢復了生機,畜牧業得以繼續發展。
我是天氣預報員
蜣螂是個敏銳的天氣預報員。傍晚前后,如果在田野中看到成對的蜣螂忙忙碌碌地工作,“嗡嗡”地四處飛,那么這將預示著第二天是個大晴天;如果是看到一兩個蜣螂沒頭沒腦亂竄,那么第二天可就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