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蜜蜂養殖關鍵技術
- 李繼蓮
- 1139字
- 2019-03-20 15:13:58
第一節 我國蜜蜂的種類
我國目前飼養的蜜蜂種類主要有西方蜜蜂和東方蜜蜂,其中西方蜜蜂主要包含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蜂、東北黑蜂、新疆黑蜂等;東方蜜蜂主要是中華蜜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蜜蜂種類;另外,野生的蜜蜂主要有大蜜蜂、黑大蜜蜂、小蜜蜂、黑小蜜蜂等。
1.中華蜜蜂
中華蜜蜂(圖1-1),又稱中華蜂、中蜂、土蜂,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在中國,中華蜜蜂從東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我國飼養量約200多萬群。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能節約飼料,適應性強,抗寒耐熱,環境惡劣時能節制產卵量,適宜定地飼養,尤其是山區和丘陵等地區。

圖1-1 中華蜜蜂三型蜂(摘自《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蜜蜂志》)
2.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圖1-2),原產于歐洲和非洲,我國引入飼養較多的是意大利蜂,廣泛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特別是長江和黃河流域。意大利蜜蜂是我國商業化飼養的主要蜂種之一,意大利蜂能維持強大群勢,對大面積蜜源采集能力強,產蜜量高,但對零星蜜源利用力較差,對飼養消耗量大,在缺蜜時,容易出現缺飼料現象。因此,適宜于大面積果園飼養和轉地飼養。

圖1-2 西方蜜蜂
3.大蜜蜂和黑大蜜蜂
大蜜蜂又稱排蜂,是分布于我國云南南部、廣西南部、海南島和臺灣的一種大型野生蜂(圖1-3)。

圖1-3 大蜜蜂
大蜜蜂體大,吻長,飛行速度快,是熱帶地區的一種寶貴授粉蜂資源。
黑大蜜蜂,又稱巖蜂(圖1-4),分布在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營單一巢脾,附著于巖石上,常數群至數十群同在一巖隙中,成縱向垂直排列。體大,喙長,對當地林木、瓜果有重要的授粉作用。

圖1-4 黑大蜜蜂蜂巢(1988年法國Eric Valli & Diane Sammers攝)
4.小蜜蜂和黑小蜜蜂
小蜜蜂又稱小草蜂(圖1-5),分布于云南中部以南地區、廣西西南部及東南部。體長7~8毫米。筑巢在次生灌木叢和雜草叢中,巢脾比手掌稍大,也有三型蜂分化。

圖1-5 小蜜蜂
在云南西雙版納和臨滄地區南部,還生活著另一種黑小蜜蜂(圖1-6),體長8~9毫米,腹部全為黑色,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熱帶地區,營巢在次生稀樹草坡的小喬木上,離地面2.5~3.5米,單一巢脾固定在樹枝上。

圖1-6 黑小蜜蜂蜂巢
5.無刺蜂
無刺蜂屬是一類營群體生活的能釀蜜的蜜蜂科昆蟲,體型微小,體長3~5毫米。在我國已發現10種,分布于云南南部和海南島(圖1-7)。工蜂無蜇針,雌蜂專司產卵,個體較大。雄峰也能采集,個體大,交配后不久即死亡。工蜂數量上萬只,專司采集花粉、花蜜和哺育后代。

圖1-7 無刺蜂蜂群
6.熊蜂
中國熊蜂種類大約有115種,占世界熊蜂種類的46%左右,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熊蜂是我國溫室作物的主要授粉昆蟲,特別是茄科類農作物的重要授粉昆蟲(圖1-8)。

圖1-8 熊蜂
7.壁蜂
壁蜂是多種落葉果樹的優良傳粉昆蟲,為野生獨棲性昆蟲。壁蜂具有耐低溫、采集速度快、不需要人工飼喂、便于管理的特點,被廣泛用于為果樹授粉(圖1-9)。

圖1-9 壁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