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病防治及安全用藥
- 辛蕊華 鄭繼方 羅永江
- 12488字
- 2019-03-27 15:11:04
第二節 現病與診治技藝
本節主要介紹羊體疾病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技術,它涵蓋了臨床診斷、系統檢查、病理解剖、常用療法和綜合防控措施等。
一、系統檢查詳病情
羊的系統檢查,就是按照每一個獨立的功能系統進行檢查。通常按照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進行檢查,以便獲得完整、系統和準確的疾病信息。
1.消化系統
由于消化系統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它與外界直接相通,外環境中的各種致病因素通過飼草飼料非常容易進入系統之中而使羊體患病,所以它的疾病發生最多。在臨床實踐中臨診人員應詳細檢查草料、飲欲、反芻、噯氣、口腔、食道、胃腸道及排便情況等。
(1)查食欲 羊體的飲欲、食欲能反映全身及消化系統的健康狀況。通過詢問養羊人員了解羊體采食草料的多少、飲欲的有無,或用幼嫩的青草或清潔的飲水當場試驗,以探尋羊體消化系統的狀況。若飲、食欲下降,提示消化系統功能降低。如果廢絕,說明有嚴重的全身性功能紊亂。若羊體表現想吃而不愿或不敢咀嚼,說明病在口腔及牙齒。喜吃泥土、磚瓦或舔食其他不應該吃的異物,提示微量元素缺乏或慢性消化功能紊亂。如發現羊只飲水增加或見水急飲,說明羊只患有高熱、腹瀉或大出血性疾病。
(2)查反芻 羊只的反芻,是食團從瘤胃返回口腔,進行再咀嚼并再咽下的過程,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理過程。健康羊通常在飼喂后半小時開始反芻,每次反芻持續30~40分鐘,每一食團咀嚼次數為50~70次,每晝夜反芻為6~8次。如果羊只反芻次數減少,或每次反芻持續時間變短,每一食團咀嚼次數減少,多提示前胃、真胃等許多疾病。在羊只出現高熱、嚴重的前胃及真胃疾病或腸炎等,其反芻大多廢絕。
(3)查噯氣 噯氣是羊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羊在休息時可觀察頸部食管有自下而上的逆蠕動波即為噯氣動作,通常每小時有9~12次,也可用聽診器在頸部食管處聽診。噯氣減少是瘤胃運動機能障礙的結果。噯氣停止與食欲廢絕、反芻消失常相一致,并可導致瘤胃臌氣。
(4)查口腔 檢查口腔時,應注意口腔的溫度、濕度、顏色、完整性、舌及牙齒的情況。口溫升高多見于熱性病及口膜炎,口溫低下常見重度貧血、虛脫及疾病的垂危期。口腔黏膜濕潤或流涎,應注意口腔黏膜有無異物刺入或潰爛,并特別注意有無羊口瘡和口蹄疫的流行。口腔干燥,見于發熱性疾病、瓣胃阻塞及脫水性疾病。口腔顏色若出現蒼白、發紅、發紫、發黃等,其診斷意義與眼結膜顏色變化的意義一致。當口腔黏膜迅速變為蒼白或呈青紫色,說明病情嚴重,大多預后不良。同時還要注意切齒是否整齊、有無松動或氟斑牙,臼齒有無脫落、過長齒以及齒齦有無腫脹等。
(5)查腹部 包括腹圍、前胃、真胃、腸道機能的檢查。成年健康羊腹圍比較飽滿,當發生瘤胃臌氣、瘤胃積食時,腹圍增大,膁窩平坦或凸起。當膀胱破裂、腹膜炎并有大量滲出液時,腹圍也增大,但膁窩凹陷、腹中下部臌起,特別是站在羊體后方視診時,腹下部向左右側明顯擴展,此時用手沖擊觸診,有水響聲。當長期饑餓、腹瀉和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時,腹圍縮小,甚至呈現腹部蜷縮狀。
① 瘤胃 凡能影響消化系統的局部性或全身性疾病,瘤胃蠕動次數減少、音量降低、蠕動持續時間縮短,病情嚴重者則蠕動完全停止。瘤胃積食時,還可用拳頭觸壓左腹脅部,感知內容物的軟硬程度。若是瓣胃或真胃阻塞致使瘤胃內容物停滯,此時血液中的液體可通過瘤胃壁上的血管滲入瘤胃,使瘤胃內大量液體與食物混合在一起,此時觸診松軟有波動,沖擊觸診有水響音。當瘤胃臌氣時,用手掌拍擊右側膁窩部,可聽到類似敲鼓的聲音。
② 網胃 如觸壓網胃區,或檢查者騎于羊背,用雙手從劍狀軟骨突起的后方合攏,向上猛然提舉,此時如有創傷性網胃炎,則病羊有不安、呻吟、咩叫等現象。
③ 瓣胃 在瓣胃阻塞時,一手放在瓣胃區,輕輕向對側有節律地煽動,借此來判斷肋骨內側瓣胃的硬度,也可用四個手指從右側最后肋骨處向前內方插入,有時可觸到堅實的瓣胃。
④ 真胃 健康羊的真胃不易觸摸出確切的輪廓,聽診時可聽到類似流水聲或含漱音。獸醫人員對每只羊應至少聽取5分鐘,借以和瘤胃蠕動音及腸音區別開來。當羊只出現真胃炎時,觸壓真胃區敏感,表現不安、咩叫。當真胃阻塞、內容物大量聚集時,觀察右肋弓區真胃向外擴展,并可觸摸到堅實的真胃的前后界限,聽診時真胃蠕動音消失。
⑤ 腸管 健康羊在右腹部可聽到短而稀少的流水聲或漱口音,即為腸蠕動音,一般不再區分小腸音或大腸音。當患腸炎時,腸音亢盛,呈持續而高朗的流水聲;發生腸便秘時,腸蠕動音減弱或消失。
⑥ 糞便 主要觀察羊排糞的動作、排糞次數與數量、糞便的軟硬及混雜物,對胃腸道疾病的診斷有幫助。
2.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檢查包括呼吸運動、上呼吸道及肺部聽診的檢查。
(1)查呼吸運動 成年健康羊的呼吸次數為每分鐘20~30次,當患發熱性疾病、缺氧、中暑、胃腸道臌氣、瘤胃積食等疾病時,呼吸次數可明顯增加。某些腦疾病及代謝疾病時,呼吸次數也可減少。當胸腔有炎癥(如胸膜炎)時,胸壁動作就不明顯,而腹壁的起伏動作顯著加強;當患腹膜炎或腹腔壓力增大時,則呈現胸式呼吸。當呼吸道狹窄、不全阻塞或肺的呼吸面積減少,心力衰竭、循環障礙,紅細胞數減少或血液中存在大量變性血紅蛋白,有毒物質作用于呼吸中樞或使組織呼吸酶系統受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機能性障礙或器質性病變,均可造成呼吸困難。
(2)查上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喉、氣管,檢查時應注意鼻液、咳嗽、喉的腫脹敏感及氣管情況。
注意鼻液是漿液性的清鼻液,還是黏液性或膿性的稠鼻液。上呼吸道及肺部的細菌感染,往往流濃稠鼻液,當鼻腔有羊鼻蠅幼蟲寄生時,初期流清鼻液,以后變稠,有時混有血液。鼻液黏附在鼻孔周圍可形成痂皮。
氣管炎時常發生干咳,支氣管炎、肺炎時常發生頻咳。濕咳表明氣管、支氣管有稀薄痰液存在,干咳時無痰液或有少量黏稠痰液。在診斷過程中檢查者可捏壓患羊的第一、第二個氣管軟骨環或喉頭,用這種人工刺激的方法往往可誘發咳嗽,以便判別咳嗽的頻次、強度和性質。
注意喉有無腫脹、變形,喉及氣管有無敏感疼痛反應,聽診喉與氣管有無異常聲音等。
(3)肺部聽診 在患呼吸系統疾病時,應特別注意仔細地聽取肺部呼吸音的變化。
有疾病時,肺泡呼吸音增強,聽診時可聽到明顯的“夫夫”聲。當病羊發熱、支氣管炎、支氣管黏膜腫脹、呼吸中樞興奮、局部肺組織代償性呼吸加強時,可出現肺泡呼吸音增強和肺泡呼吸音過強。當肺炎時,肺泡聚積炎性滲出物易使肺泡呼吸音減弱或消失。肺膨脹不全、呼吸肌麻痹、呼吸運動減弱、胸壁疼痛性疾病等,都可使肺泡呼吸音減弱。
健康羊僅在肺的1/3區可聽到支氣管呼吸音,如果在廣大的肺區內都可聽到支氣管呼吸音,且肺泡呼吸音相對減弱,即為支氣管呼吸音增強。當肺組織炎性浸潤甚至發生實變時,肺泡呼吸音消失,而支氣管仍暢通,可聽到清晰的支氣管呼吸音。
當支氣管有黏稠的分泌物或炎性腫脹造成狹窄時,可聽到類似笛音、消音、咝咝聲等粗糙而響亮的聲音,即謂干啰音,見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肺線蟲病等。
當支氣管有稀薄的分泌物時,隨呼吸氣流形成水泡,在移動與破裂中即發生類似水泡破裂音或含漱音,見于肺充血、肺水腫、各型肺炎、急性或慢性支氣管炎等。
當聽到一種細小、斷續、大小相等而均勻的捻發音時,一定是肺實質的病變,即在各種肺炎時均可聽到捻發音。
當在肺臟與胸膜之間聽到一種類似粗糙的皮革相互摩擦發出的斷續聲音,多見于纖維素性胸膜炎、胸膜結核等。當在聽診心區聽到有伴隨心臟跳動的摩擦音時,提示有纖維素性心包炎。
3.心血管系統
心血管系統檢查不僅可以診斷本系統的疾病,而且對了解全身機能狀態,判定疾病預后,都有重要意義。對每一只病羊來說,都不應忽視本系統的檢查。
(1)查心音 主要注意心音強度有無變化,以及節律、性質有無異常。如果聽診時第一心音增強,提示心臟收縮力量增強,同時心內血液的充盈度不足,多見于心肌炎的初期、各種貧血等。若第一心音減弱,提示心肌收縮力量減弱,多見于心肌變性、心肌炎的后期等。聽診時若發現第二心音增強,是主動脈與動脈根部血壓增高的結果,多見于肺充血、肺水腫、肺炎和腎炎等。若第二心音減弱,主見于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口狹窄等。如果第一心音增強,并伴有明顯的心搏動增強和第二心音減弱,大多見于心臟衰弱的晚期。若第一、第二心音均增強,多見于熱性病的初期。若第一、第二心音都減弱,多見于心臟功能障礙的后期或患有滲出性胸膜炎、心包炎。
如果心臟的搏動時快時慢,或是在數次搏動后間歇1次,稱為節律不齊,它可能是心臟的傳導系統發生障礙所致。如果聽到心音呈現分裂,應考慮到左右房室瓣或半月瓣不同時關閉所致,或是心室肌嚴重損傷。聽診時,若發現摩擦音、排水音,多因胸膜炎、創傷性心包炎所致。
(2)查脈搏 常在羊的頜外動脈或股動脈處觸診到羊的脈搏為每分鐘80~120次,懷孕后期及羔羊會更快些,脈搏數每分鐘少于40次是臨近死亡的標志。通常在心肌炎初期、發熱和疼痛性疾病時其脈搏數會有所增加,在羊患心臟傳導性和興奮性降低的疾病時,其脈搏數可能會減少。
4.泌尿生殖系統
本系統主要包括尿液、腎臟、生殖器等。
(1)查尿液 當發現病羊排尿失禁時,無排尿姿勢,不自主地流出尿液,多見于膀胱括約肌麻痹。如若排尿時表現痛苦不安,回頭顧腹、擺頭搖尾,提示尿道有急性炎癥。如果排尿時除有疼痛癥狀外,還兼見尿液呈滴狀或排不出時,多見于公羊的尿結石。如果羊只尿液變為紅色,多是尿道有出血或是紅細胞大量破壞而致的血紅蛋白尿。如果尿液混濁,有時呈乳白色者,多為急性腎炎或化膿性腎盂腎炎。
(2)查腎臟 用雙手在腎區自下向上抬舉,觀察有無敏感反應,并用雙手觸摸腎臟有無腫大、膿腫等情況。若發現尿液中有蛋白質、潛血等,多提示腎臟病變。
(3)查生殖器 當懷疑有生殖道疾病時,應詳細注意陰道分泌物及子宮排出物的顏色、氣味,借此來分析子宮卵巢的狀況。當子宮水腫、子宮積膿、卵巢囊腫非常顯著時,可以通過腹外觸診來觸及。
二、病理剖檢知病性
疾病發生有其自身的規律,外在的表征有其內在的病變特性。羊的病理剖檢就是對羊病進行現場診斷的一種方法。若羊發生了某些傳染病、寄生蟲病及中毒性疾病時,在其體內的某些器官和組織常會呈現出一些特征性病理變化,通過剖檢便可快速作出診斷。由于羊死后尸體會不斷發生腐敗分解,同時會出現其他一些死后變化,影響對病變的辨認和診斷。所以,病理剖檢應于羊死后24小時內,選在野外一個地勢較高,地下水位低,比較干燥,遠離水源、道路、住房、動物飼養場所而且環境僻靜的地方,在自然光照下進行。
隨著細菌和自身組織酶的作用以及尸體所在的外界環境的影響,羊死后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易與病變發生混淆。如因地心引力和血液本身重量,羊體死后血液會下沉積聚在臥側組織和器官中,此時在臥側皮膚可見到暗紅色區域即尸斑。羊在非致病性死亡后30~60分鐘多發生凝血,其凝血塊常呈暗紅色質軟但有彈性,表面光滑易和心血管壁分離。如果發現血凝不良或完全不凝者,可提示為敗血癥、膿毒敗血癥、窒息、稀血癥、血鈣過少和某些中毒病等。
1.看體表
在做尸檢之前,必須詳細對年齡、性別、體格、被毛、皮膚、腹圍、肢蹄、尸冷、尸僵、尸斑、腐敗的狀態等尸體外表進行檢查。特別在檢查急性傳染病時,剖檢前必須注意觀察眼、鼻腔、口腔、耳、肛門等天然孔的開閉以及可視黏膜的色澤,觀察有無出血、滲出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若懷疑為炭疽、口蹄疫之類的烈性傳染病時,應先排除后再進行剖檢。
2.觀腔竅
首先檢查牙齒的變化,口鼻腔有無外傷、水泡和爛斑,黏膜的色澤,有無出血、炎性水腫、結節、糜爛、穿孔及疤痕等。局部淋巴結的性狀及有無化膿灶等。
3.查皮下
解剖者戴上解剖手套,將尸體仰臥固定,由下頜間隙經過頸、胸、腹下、繞開陰莖或乳房和陰戶至肛門作一縱切口,再由四肢部位沿內側正中線作4條橫切口與縱切口連接,再于腕關節或飛節以下部位沿屈腱切開,在球節部環形切開皮膚,從這些皮膚切開線剝去全身皮膚。注意檢查皮下脂肪、肌肉、血管、血液、乳房、外生殖器、唾液腺、舌、眼、扁桃體、食道、喉、氣管、甲狀腺、淋巴結等變化。若皮下組織有出血,多見于炭疽、中毒、敗血癥等;若有膠樣浸潤,多見于氣腫疽、炭疽等;如果淋巴結腫大,大多見于結核或急性傳染病等。在檢查肌肉時主要觀察其色澤,有無出血、變性、膿腫和寄生蟲等。若發現肌肉褪色或混濁,多見于中毒或熱性傳染病等;若發現肌肉水腫及出血,一般多見于炭疽、惡性水腫和中毒等。
4.查腦體
在檢查腦時首先打開顱腔,然后檢查硬腦膜和軟腦膜有無出血、瘀血及寄生蟲等。接著沿兩側及正中切開大腦沿中線切開小腦,觀察脈絡叢及腦室有無積水情況。
5.看胸腔
在觀察羊體胸腔器官時,首先要割斷前腔靜脈、后腔靜脈、主動脈、縱隔和氣管等與心臟、肺臟的聯系后,即可將心臟和肺臟一同取出。
(1)查心之狀態 首先查心臟大小、形狀、軟硬度、心肌顏色、冠狀溝的脂肪量,心外膜有無出血和心包積液等。然后切開心外膜,檢查肺動脈半月瓣及左右心室內膜、二尖瓣、三尖瓣和右心房內膜、主動脈瓣等。
(2)看肺之大小 要查整個肺臟的大小、質地,注意觀察肺胸膜的色澤以及有無出血點、出血斑、炎性滲出物和實變等。然后切開肺部檢查肺泡及細支氣管是否炎癥,其內是否充滿炎性滲出物。
6.探腹部
皮剝后通常使尸體呈現左側臥,首先從右側膁窩沿肋骨弓至劍狀軟骨切開腹壁,再從髖關節至恥骨聯合切開腹壁。將所切腹壁向腹側翻轉即可暴露腹腔視野,然后檢查有無腹膜炎、腸變位、腹腔積水積血等異常情況。接著于橫膈膜之后切斷食道,用左手插入食道斷端握住食道向后牽拉,右手持刀將肝臟、胃、脾臟背部的韌帶和后腔靜脈、腸系膜根部切斷,即可取出腹腔臟器。
(1)在查胃時首先檢查胃的容積大小,觀察漿膜面的色澤變化、有無粘連和破裂等情況,再按第一至第四胃的順序切開。從胃小彎處的瓣皺胃孔開始,沿著瓣胃大彎、網瓣胃孔、網胃大彎、瘤胃背囊、瘤胃腹囊、食管、右側溝線路切開。注意觀察內容物的性質、氣味、數量、顏色及黏膜的變化,尤其要觀察真胃黏膜的炎癥和寄生蟲、瓣胃的阻塞程度,網胃內是否異物刺傷或穿孔和瘤胃內容物的狀態等。
(2)沿腸系膜附著部位首先檢查腸的漿膜面,然后沿腸系膜附著緣對側用腸剪剪開腸管,特別檢查腸內氣味、異物,有無血液、寄生蟲等。再檢查黏膜層,觀察黏膜是否充血、有無急性腸卡他、淋巴小結腫脹和黏液增多。
(3)在查脾臟時應先檢查脾臟的形態、大小、硬度、顏色、邊緣薄銳或鈍圓、脾門淋巴結的性狀,然后再從脾頭到脾尾沿膈面縱切以觀察脾髓切面形狀、顏色、脾小梁和脾小體的變化。如發現脾臟明顯充血、腫脹、柔軟,切面呈暗紅色的血囊時,多提示為炭疽病。
(4)在剖檢肝臟時應觀察肝臟外表的整體形狀,比較肝臟各葉的大小,被膜的性狀、邊緣銳鈍程度,肝門淋巴結是否腫脹,再注意檢查切面的顏色、血量,有無膿腫、肝砂粒癥及壞死灶,同時還要觀察膽囊和膽管的充盈度、膽汁多少和色澤等。
(5)在解剖腎臟時要先觀察被膜剝離的難易程度及腎表面的狀況。然后將腎切成兩半,觀察皮質和髓質的顏色,有無出血、瘀血、化膿和梗死,注意觀察腎盂、尿管的性狀,有無腫瘤及寄生蟲。若有出血,則可提示中毒及傳染病。
7.視骨盆
在觀察骨盆腔時首先檢查膀胱的大小、尿量、色澤以及黏膜有無出血、炎癥和結石,然后沿子宮背側剪開左右子宮角,觀察其內膜的色澤,有無出血、充血及炎癥。最后注意觀察公羊的精索、輸精管、精囊腺、前列腺、外生殖器官,母羊的卵巢、輸卵管、子宮頸與陰道輸尿管、尿道等的位置及表面和內部的異常變化。
8.觀淋巴
要觀察淋巴結是否出血、水腫和炎性。伴有吸收血液的,其色澤多呈淡紅色乃至灰紅色。
9.無害化處理
在病理解剖中,為了防止病原擴散和保障人畜健康,必須執行嚴格的消毒程序。根據不同的消毒對象,采用不同的消毒藥物。如用于皮膚和器械的消毒常用0.1%的新潔爾滅,用于墻壁、地面、尸體和糞便的消毒多采用3%~5%的煤酚皂溶液,用于環境和用具的消毒常用2%~4%的甲醛溶液。
在整個病理剖檢過程中,剖檢人員應該強化防護意識,穿護有膠皮或塑料圍裙的工作服,戴防護口罩、工作帽、膠手套,穿膠靴以保護皮膚。剖檢時若遇解剖者皮膚受傷,應立即用碘酒消毒傷口。如遇炭疽等人畜共患的烈性傳染病時,除局部用5%石炭酸腐蝕外,應立即就醫,并對現場、解剖器械、衣物和其他用具等徹底消毒。解剖結束時,可先用1%~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手臂至棕褐色,再用1%草酸溶液退色,最后用清水沖洗。
所解剖動物的尸體不得隨意處理,更不能食用,未經處理的皮毛等物也不得利用。剖檢前后搬運尸體時,均應采用4%氫氧化鈉溶液、5%~20%漂白粉溶液、生石灰或10%石灰乳等消毒劑對尸體體表噴灑消毒,其天然孔和傷口應以浸有消毒藥的棉花或紗布堵塞,以防排出物到處污染。根據疾病的性質和環境條件,對尸體的處理多采用焚燒或掩埋。掩埋時尸坑最好位于剖檢地點近旁,以免搬動尸體而污染環境。應選擇離羊場150米以外的無人區,在土質干燥、地下水位比較低的地方挖坑,尸坑深度在2.5米左右,坑底部撒上生石灰,將尸體、內臟和連同被污染的土壤、廢棄物一起投入坑內,放一層污染物撒一層生石灰,最后填土夯實。
三、四診合參定病癥
羊體疾病的臨床診斷主要涉及望、聞、問、切四個方面。這些方法簡便易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實施,可直接、準確地判斷病理變化,往往可對疾病作出診斷或為進一步確診提供依據。
1.望診
望診就是采用肉眼來觀察病羊的神色、形態等變化,以探知病情,判斷疾病的一種方法。望診既是深入羊舍、巡視羊群時的重要內容,也是在羊群中早期發現病羊的重要方法。所以,望診應在適宜的場地進行,光線充足、柔和,宜注意在燈光下對顏色的變化。
望診主要包括觀察病羊整體狀態,如體格的大小、發育的程度、營養的狀況、體質的強弱、軀體的結構、胸腹及肢體的勻稱性等。判斷病羊精神及體態、姿勢與運動行為,如精神的沉郁或興奮、靜止間的姿勢改變或運動中步態的變化,如有機磷中毒等是否腹痛不安,若破傷風、痹癥是否有運步強拘或強迫運動等病理性行動等。發現其表被組織的病變,如被毛狀態,皮膚及黏膜的顏色及特性,體表的創傷、潰瘍、疹疤、腫物等外科病變的位置、大小、形狀及特點。還要望某些與外界直通的體腔,如口腔、鼻腔、咽喉、耳道、肛門及陰道等。注意其黏膜顏色的改變及完整性的破壞,并確定其分泌物、滲出物的數量、性質及其混合物。同時還應注意其某些生理活動異常,如呼吸動作有無喘息、啌嗽、采食草料、咀嚼、吞咽、反芻等消化活動,以及有無嘔吐、腹瀉、排糞、排尿的狀態和糞便、尿液的數量、性質與混合物。
2.聞診
是通過臨床獸醫用耳和鼻來辨別病羊聲音和氣味的性質,結合其他三診所獲得的臨診資料,進行綜合、歸納和分析,從而對病羊作出正確的診斷。分聞聲和嗅味兩方面。耳聞是指利用聽覺去辨識羊體各器官和組織發出的音響的一種方法,又叫聽診;鼻聞,或叫鼻嗅,又叫嗅診,是指利用嗅覺去辨識羊體呼出的氣體、口腔的臭味,以及分泌物(汗液)、排泄物(糞、尿)和其他病理產物。因此,要求獸醫的聽覺、嗅覺必須正常,以免發生誤診。
(1)聞聲 是獸醫臨床上直接或間接聽取羊體內各種臟器所發出聲音的性質,進而推斷其病理變化的方法。臨床上常用于心臟、肺臟和胃腸道疾病的檢查,可分為直接聽診法和間接聽診法。
在獸醫臨床診斷中多采用間接聽診法,又稱器械聽診法,就是應用聽診器以診察羊體臟腑和器官的音響變化來獲取疾病信息資料。聽診器的頭端要緊貼于體表,防止摩擦而影響效果。也可不用人工器械,一般先在動物體表上放一聽診布作墊,然后用耳直接貼于羊體表的相應部位進行聽診,方法簡便,聲音真實。此法常用于胸、肺部的聽診,其效果往往優于間接聽診。若器官和組織的音響較大,也可站在一定的距離內聽診,如呻吟、喘息、啌嗽、噴嚏、噯氣、咀嚼及高朗的腸鳴音等。聽診的主要內容如下。
① 對心血管系統聽診。聽取心臟及大心血管的聲音,特別是心音。判定心音的頻率、強度、性質、節律以及有否附加的心雜音。此外,還有心胞的摩擦音及擊水音也是應檢查的內容。
② 對呼吸系統聽診。聽取呼吸音,如喉、氣管以及肺泡呼吸音,附加的雜音與胸膜的病理性聲音,如摩擦音、振蕩音等。
③ 對消化系統聽診。聽取胃腸的蠕動音,判定其頻率、強度及性質,以及當腹水、瘤胃或真胃積液時的腹腔振蕩音。
④ 對運動系統聽診。聽取運步時的音響、頻率,以及骨折時發生的斷骨端的摩擦音或斷骨的破裂音等。
(2)嗅診 也就是鼻嗅,也同其他臨床檢查法一樣,往往能給羊體某些疾病提供極為重要的診斷線索。如呼出氣體及鼻液的特殊腐敗臭味,是提示呼吸道及肺臟的壞疽性病變的重要線索;尿液及呼出氣息的酮味,可提示羊酮尿癥;若從呼出的氣體和胃內容物嗅到有大蒜味道時,多為有機磷中毒;陰道分泌物的化膿、腐敗臭味,可見于子宮蓄膿癥和胎衣不下癥等。
聞診,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如不細心檢查和體驗,就很難獲得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在臨床實踐中,必須反復、細致地進行分辨健康和病理的不同情況,參合其他診予以綜合判斷。
3.問診
問診是向畜主或養羊人員調查、了解病羊的發病癥狀、經過、治療病史、飼養管理等情況,以診斷疾病的方法。詢問時,態度應和藹耐心,語言要通俗,內容要結合病狀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
(1)病史 病羊的病史,不僅要知道它的現病史,而且還要了解它以前的病史情況。現病史主要包括發病時間、發病和死亡羊體只數,發病前后羊只的精神、食欲、反芻、體溫、排尿、呼吸和運動等異常變化。既往病史主要包括病羊或羊群以前的發病情況,是否發生過與本次類似疾病,其疾病經過和轉歸如何,預防接種的疫苗時間和效果等。
(2)治療用藥情況 過去和近段時間已用過何種藥物治療,其療效怎樣,飼料里添加藥物情況,添加何種藥物以及添加的時間多長等。
(3)飼養管理 包括羊群規模的大小、品種、年齡和性別,飼喂方法,羊舍的環境衛生條件,以及放牧草場的地形,附近是否有廠礦的廢水、廢氣和污染物等。
4.切診
是獸醫用手的觸覺直接按壓、觸摸病羊某部,以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通過觸診可感知觸摸部位的冷熱、干濕、軟硬、有無疼痛等。
(1)淺部觸診 獸醫人員用手掌平放在被檢部位,按一定順序觸摸,或以手指和指尖稍加壓力于被檢部位,以診察是否正常。多用于探察皮溫和彈性以及肌肉緊張和敏感性。也可觸摸體表的固定部位,以感知淋巴結和心搏情況等。
① 查試皮膚彈性及敏感度。以拇指和食指捏緊皮膚向上提起,然后突然松開。正常皮膚應立即恢復原狀,當羊營養不良、患有皮膚病或全身性脫水時,皮膚則失去彈性;末梢神經麻痹時,則相關皮內的敏感度降低或消失。
② 查試體表溫度。一般用手觸摸羊的耳根或將手指插入口腔即可感知病羊是否發熱,但最準確的方法是用體溫表進行直腸測溫。
③ 查試體表淋巴結。主要查頜下、肩前、膝上和乳房上淋巴結。
④ 查試脈搏。用手指觸摸頜外動脈或股內側動脈,感知心搏情況。
(2)深部觸診 采用不同的力量對患部進行按壓,以觀察病羊的反應,借以進一步探知病變的性質。對腫脹部位、前胃可實施深部觸診。深部觸診瘤胃或真胃內容物的性狀和腹水的波動時,常以一手放在羊的背腰部作支點,另一只手的4個手指并攏,垂直放在被檢部位,指端不離開體表,用力做短而急的觸壓。觸診網胃區或瓣胃區時,若病羊出現躲閃、咩叫、呻吟,可提示前胃疾患。
(3)叩診 是通過用手指或叩診錘和叩診板叩打病羊體表相應部位所發出不同的聲音,判斷其被叩擊的器官、組織有無病理變化的一種診斷方法。叩診方法可分為手指叩診法和叩診器叩診法兩種。
手指叩診法,臨診獸醫以左手食指和中指緊密貼在被檢處,充當叩診板。右手的中指稍彎曲,以中指指尖或指腹作叩診錘,向左手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關節上叩打,則可聽到被查部位的叩診聲音。對羔羊和瘦弱成年羊只通常采用這種方法來檢查;叩診器叩診法,選用小型叩診錘和叩診板,以左手拇指和中指或食指固定診板并緊貼體表,右手握錘,用同等力量垂直叩打,注意分辨聲音類型和對側的差異。
叩診音隨著叩打部位不同其叩診聲音也不一樣,健康羊的叩診可發出相應不同的叩診音。叩擊健康羊的胸廓時,可發出高亢、持續且清亮之音;叩打健康羊臀部、肩部肌肉和不含空氣的實體臟器時所發出弱而鈍拙的聲音,當羊胸腔聚集大量滲出液時,叩打胸壁可出現水平濁音界;介于濁音和清音之間的一種聲音叫半濁音,在叩擊肺部邊緣和患支氣管肺炎時即可產生此種聲音;在叩打含有一定氣體的腔體時,可產生類似擊鼓音。如叩診左側瘤胃上部可發出鼓音,當瘤胃臌脹時則鼓音增強。
四、驅蟲藥浴療蟲疾
各種寄生蟲都具有特有的生活史、生存和傳播條件,預防寄生蟲病,只要阻斷其生活史,消除其生存和傳播條件,就能達到目的。注意加強日常飼養管理,保持羊舍干燥,勤換墊草,保持羊體清潔衛生和飲水衛生。在有寄生蟲感染的地區,如有肝片吸蟲的草場,可采取排水、填平沼澤或用生物化學方法消滅中間宿主錐實螺,以切斷其生活史。有條件的地區盡可能實行分區輪牧,使其蟲卵或幼蟲在放牧休閑期內死亡。多數寄生蟲的卵是隨糞便排出體外。因此,對羊的糞便應做發酵處理,以殺滅寄生蟲卵。對體外寄生蟲的預防可定期進行藥浴,對被體外寄生蟲污染過的圈舍和用具,須徹底消毒。對新購入的羊只,經隔離觀察后或經預防處理后才能與原有的羊只混群飼養。
1.驅蟲
在有寄生蟲感染的地區,每年春、秋季節進行預防性驅蟲2次。斷奶以后的羔羊也應驅蟲。軀體內寄生蟲藥物可選用丙硫苯咪唑,劑量為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投藥方法,一是拌在飼料中讓單個羊只自食;二是制成3%的丙硫苯咪唑混懸劑口服,即用3%的肥兒粉加熱水煎熬至濃稠做成懸乳基質,再均勻拌入3%的丙硫苯咪唑純藥混成懸劑,用20~40毫升金屬注射器拔去針頭,緩緩灌服。藥物治療羊體內外各種寄生蟲時,選用藥物要準確,藥物用量要精確。必須做驅蟲試驗,在確定藥物安全可靠和驅蟲效果確實后,再進行大群驅蟲。
2.藥浴
藥浴的目的是預防和治療羊體外寄生蟲病(如羊疥癬、羊虱等),增進皮膚健康及促進羊毛生長。藥浴根據藥液利用方式,可分為池浴、淋浴和噴霧三種藥浴方式。藥浴池又有流動式和固定式兩種,流動藥浴池又分為流動藥浴車、帆布藥浴池和小型浴槽等。羊只數量少,可采用流動藥浴。
(1)藥浴池 養羊場應設有專用藥浴池,藥浴必須在藥池內進行。修建永久固定水泥藥浴池或自制長1.5米、寬1米、高1米的移動式鐵皮藥浴箱,每次可藥浴成年羊3~4只。
(2)藥浴液 目前,我國羊常用的藥浴液有蠅毒磷20%乳油或16%粉劑配制的水溶液。成年羊藥液的濃度為0.05%~0.08%、羔羊為0.03%~0.04%;殺蟲脒為0.1%~0.2%的水溶液;敵百蟲為0.5%的水溶液等;治療用0.025%的巴胺磷,預防用0.02%的巴胺磷。配制時應用軟水,藥浴溫度保持20℃左右。
(3)藥浴時間 在有疥癬病發生的地區,綿羊每年宜進行1次,一般多在剪毛后7~10天,剪毛傷口已愈;山羊每個季度1次;選晴朗天無風之日進行。但對疥癬羊在第1次藥浴后,經過2周應進行第2次藥浴。藥浴時間2~3分鐘,一般應在太陽天的早晨藥浴,以使羊毛在午間能干燥。
(4)注意事項 藥浴時先用3~5只低級羊試浴,觀察藥液有無毒性,待經過7~8天,如無意外,方可進行大規模藥浴。藥浴時所需的藥浴液量,每只羊所需藥液不低于2.5升。應先藥浴健康羊,后藥浴病羊,公羊、母羊和羔羊要分別入浴,以免混群。母羊懷孕2個月以上,當年羔羊以及有外傷的羊只不藥浴。藥浴前不可追趕羊群,浴前2~3小時應使充分飲水,以免因口渴誤飲藥液。浴前8小時應停止給料。藥浴時工作人員應手持浴杈在池旁控制綿羊藥浴,使羊的頭部不致浸入藥液內,但當羊接近出口時,可用浴杈將羊頭部壓入藥液內2次。工作人員應隨時撈除池內糞便污物,保持藥液清潔。凡和病羊接觸過的牲畜及牧羊犬等亦應同時藥浴,羊舍及一切用具應同時徹底用開水或消毒劑洗滌,在日光下暴曬。藥浴時工作人員宜戴好口罩及橡皮手套,以免藥浴腐蝕人手或發生中毒現象。用完的藥液應深埋土中,以免毒害其他牲畜。羊只藥浴后,應在滴流臺上停留幾分鐘,使羊身上多余藥液從滴臺上流回藥浴池,以節省藥液。而后把羊趕入棚舍或蔽蔭之處休息陰干,嚴防日光直射及冷風吹襲。應待羊全身干燥后再出牧或喂飼,以免羊只吃入混有藥液的草料發生中毒。
五、綜合防控顯效力
羊只的疾病防疫既是羊的綜合防控技術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羊只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羊只飼養過程中的疾病綜合防控措施在嚴格執行國家無公害食品的防疫準則的前提下,著重做好疫病預防、疫病監測、疫病控制和撲滅三個環節。
1.疫病預防
養羊過程中的疾病治療和疫病預防,是羊只疾病綜合防控技術規范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的工作。對于危及羊只生命安全的重大疫病和影響羊只生產性能的主要疾病,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規做好綜合防控。
(1)凈化環境 為了凈化羊場內環境,首先要嚴格禁止非生產人員進入生產區,特殊情況下非生產人員需經淋浴消毒后方可入場,并遵守場內的一切衛生防疫制度,并禁止在羊場內屠宰和解剖羊只。
(2)嚴格檢疫 羊場不得從有疫情地區引進羊只,外來或購入的羊只需有獸醫檢疫部門的檢疫合格證,并經隔離觀察一定時間和檢疫后,確認無傳染病時方可并群飼喂。
(3)免疫接種 羊場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疫病的預防接種工作,并注意選擇適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不失時機地進行預防免疫。
(4)無害化處理 對于非傳染病的患羊應及時進行治療,死羊要及時定點進行無害化處理。若發生傳染病時,要立即對病羊進行隔離封鎖。每天應及時除去羊舍內及運動場墊草、污物和糞便,并將糞便及污物運送到儲糞場。場內應設羊糞尿、褥草和污物等處理設施,廢棄物應遵循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原則。采用生物熱消毒法,即在離羊舍100米以外的地方,把羊糞堆積起來,上面覆蓋10厘米厚的細土,發酵1個月即可。污水消毒,把污水引入污水處理池,加入漂白粉或生石灰進行處理。
(5)滅蚊蠅與滅鼠 搞好羊舍內外環境衛生、消滅雜草和水坑等蚊蠅滋生地,定期噴灑消毒藥物,或在羊舍外圍設誘殺點,消滅蚊蠅。定期投放滅鼠藥,控制嚙齒類動物。投放滅鼠藥應定時、定點,及時收集死鼠和殘余鼠藥,做無害化處理。
2.疫病監測
羊場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疫病監測方案。
(1)法定疫病 羊場常規監測的疾病至少應包括口蹄疫、結核病、布魯菌病和炭疽等。同時需注意監測我國已撲滅的疫病和外來病的傳入。除上述疫病外,還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其他一些必要的疫病進行監測。
(2)其他疫病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由動物疫病監測機構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必要的疫病監督抽查,并將抽查結果報告當地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
3.疫病控制和撲滅
羊場發生疫病或懷疑發生疫病時,羊場獸醫人員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時進行診斷,并盡快向當地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告疫情,及時采取以下措施。
(1)及時隔離封鎖 若確診發生口蹄疫和炭疽時,羊場應配合當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對羊群實施嚴格的隔離、封鎖和撲殺措施;發生結核病、布魯菌病等疫病時,應對羊群實施清群和凈化措施。
(2)嚴格消毒毀尸 對發生疫病的羊場,要全場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對病死或淘汰羊的尸體必須進行嚴格的焚燒、深埋等無害化消毒處理,防止病原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