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零開始學小兒推拿(生活·家系列)
- 葉濤等編著
- 774字
- 2019-01-14 10:26:35
望、聞、問、切:推拿前先觀察孩子
望、聞、問、切是中醫辨病、辨證的方法,對這四診收集來的資料加以綜合分析和判斷,做出正確的辨證,才能擬定正確的小兒推拿處方。
望診
望是中醫四診里最基礎也是最主要的一步,是從表象入手,來判斷有病之人的內在狀況和變化,并為疾病的分析和論證提供參考,即“以表知里”。
1.觀察孩子的面相
雖然五臟在體內不可望見,但是五官作為人體經絡的代言人,就可以像鏡子一樣把藏在深處的五臟的狀態一一顯示出來。
望診表現及結論

2.觀孩子五指
絡脈是由經脈分出來的,分布在皮下淺層的支脈。對于3歲以下的孩子,由于其皮薄膚嫩,特別適合用望食指絡脈的方式來診斷身體狀況。
所謂食指絡脈,就是指虎口至食指側的淺表靜脈,是寸口脈的分支,與寸口脈同屬肺經,其形色變化可以反映寸口脈的變化,所以,望孩子的食指絡脈與把脈的意義相同,可以直接診察身體內的病變。
食指絡脈表現及結論

聞診
聞診包括聽孩子的說話聲、咳嗽聲及啼哭聲等方面,即運用聽覺、嗅覺來輔助診斷的一種方法。
聞診表現及結論

問診
問診是指通過詢問,采集資料。與成人不同,在小兒四診中,因為年齡較小的嬰幼兒不會言語,較大的兒童也不能正確說明自己的病情,因此需要結合其他三診來辨證,可通過詢問家長了解孩子疼痛、寒熱、頭暈等病狀。
問診 內容

切診
切診主要是指摸脈象。孩子的脈象主要有以下六種,即浮、沉、遲、數、有力、無力,浮沉辨別疾病的表里位置,遲數辨別疾病的寒、熱屬性,有力、無力辨別疾病的虛實,同時還應注意緊、弦、結、代、細、緩、滑等脈象。
緊為實證為寒,弦為肝旺為痛為驚,結為心氣不足,代為臟氣損,細為陰虛,緩為人心力弱,滑為濕為痰阻,依據這些脈象可以判斷孩子是否健康。除了脈診,中醫有時候也通過觸診判斷孩子的身體是否有疾病。觸診主要包括觸摸和按壓孩子的皮膚、四肢、胸腹等部位,通過這些部位的反應,可以得知孩子體內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