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坑坑盡天下
- 執筆大唐
- 放縱而知輕狂
- 2611字
- 2019-01-14 13:30:00
李世民的發怒在房玄齡的眼中是不可置信的,因為房玄齡不知道他與李世民在對豎中指之事上已然存在了代溝。
這自然是唐不棄干的好事。
唐不棄在李世民面前表露出了豎中指是一種不尊敬的表現,在李二腦海里樹立起了對于豎中指不好的一種行為的第一映像。
所以,李二一見房玄齡對著他豎起中指,便以腦海里的第一印象來評判,以為老房是在不尊敬他,那么自然會表露出憤怒。
李二是誰,是一代天驕,萬國共稱的天可汗,他豈能容忍世人對他的不尊敬?更可恨的是,現在對他表露不尊敬還是他一直視為肱骨之臣的房玄齡。
帝王威儀,雷霆之怒,頃刻而現。
可是,怒火還未落下,房玄齡的聲音卻響了起來。
“稟陛下,臣這手勢乃是贊揚陛下的意思。”
房玄齡說著將豎著中指的手舉的更高了。
似乎是怕李二不相信,那些個跟隨房玄齡的文官們也紛紛出列,對著李二豎起了中指,口中更是言辭確確。
“陛下,房相所言千真萬確,毫無半點欺瞞。”
“陛下……”
……
……
李二看著滿朝文武都對他豎起了中指,心里不禁念道,難道是朕想錯了?可是腦海里那唐不棄對他做這個動作時的表情,言語,以及最后那驕傲的背影,無一不在告訴他,這手勢定不是贊揚之意,極有可能與贊揚之意恰恰相反。
但孤掌難鳴,雖然他是帝王,可也不能與滿朝文武為敵啊!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李世民無奈的做了次君子,對眼前滿朝文武豎中指的手勢選擇了視而不見,寬容以待。
“眾位愛卿,何人可以告知于朕,此手勢源于何來?”
李二坐了下來,平熄了怒火,望著豎著中指的一眾朝臣,緩緩開口。
……
……
唐侯府,大紅一片,里里在外無不透著喜慶之氣,后日就是唐不棄的婚期了。
徐慧早早的起來了,眼睛紅紅的,眼圈亦是帶著黑色,顯得神色憔悴。唐不棄的婚期越來越近,徐慧對自己今后在這唐府如何自處亦是一片擔憂,她不知道那個即將成為唐候府主母的武照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過府后會如何待她,未知使她對未來充滿了迷茫。于是,徐慧自己主動向唐不棄提出來了由她掌管布置新房的任務,以這種方式默默的付出著,借此以求心安。
善良,也許就是徐惠打動唐不棄的唯一理由。
而善良的人,往往苦難多多!
唐不棄早就醒了,如今正躺在床上睜著眼,看著那房頂發呆,腦海里回想著來自長安后所經歷的事情,一件件,一樁樁,猶如電影倒帶,卻突然發現每件事都幾乎能和李二扯上關系,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伴君如伴虎,就算虎無傷人意,但難保人無傷虎心啊!
家仇國恨,這是唐不棄自一出生就背負了的,無法逃避,也注定他這一生和李二敵對的身份,不可化解。
目前短暫的安寧局面,也只不過是唐不棄年紀小,無法反抗,一切都在李二的掌握之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二還能同如今般徹底掌控唐不棄嗎?人是會長大的,思想亦會發生改變,難保唐不棄哪一天不會對李二亮出鋒利的長劍。
自由,吾之所愿也!
命運,惶惶而不安!
唐不棄還不知曉,他那原本只想鄙視下小胖子李泰,習慣性的對他豎起了中指,卻無形中拐帶了整個大唐。繼《驕傲》之后,給大唐帶來了又一次的思想風暴。
這后果,是唐不棄萬萬沒想到。唐不棄最初只是想給李泰挖個坑,就是這么簡單,后來為了抱負李二,他才想到了讓李二去埋坑,李泰去填坑。可后續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唐不棄的預料,且一發不可收拾。
誰又曾能想到呢?
李泰就沒有想到,自己在渾然不知的情況下被推翻了風口浪尖上。
魏王府緊閉著的大門被一身著鐵甲的禁衛軍軍士敲響了。
“一大早的,吵什么吵,不知道這是魏王府嗎?”
大門隨聲打開,走出兩個王府家仆,本想再好好訓斥來人,在看到門口站著的人一身盔甲,腰佩橫刀后,便明白來人乃是守衛皇城的禁衛軍軍士,嚇得一時不敢出聲。
軍士也不同那兩人廢話,直接閃身而入,踏進魏王府,如入無人之境,直接來到了李泰的寢殿門外,大聲高呼。
“魏王李泰接旨,陛下命你速速進宮面圣,不得有誤。”
李泰睡得正香,留著口水,嘴角帶著淺笑,被殿外忽的傳來的這一聲高呼頓時嚇的竄了起來,嘴里大叫著,“打雷啦,打雷啦!”
待李泰回過神來后,便的下得榻來,汲著鞋,跑到殿內,打開了門。
門口很熱鬧,一名禁衛軍軍士毅然現在殿門口,他的后面則圍滿了相繼追來的王府護衛和家仆侍女,一個個翹首以待。
禁衛軍軍士見李泰出的門來,又再次高呼到,“魏王李泰接旨,陛下命你速速進宮面圣,不得有誤。”
沒有禮節,只有赤裸裸的旨意相傳。
李泰總算是清醒了,沒有再犯渾,立馬吩咐侍女前來伺候他洗漱更衣,他得立即隨同眼前的禁衛軍軍士一同入宮去。李泰在侍女的侍候下腦海里認真思考著。看來,父皇是找我有急事了,不然也不會派守衛皇城的禁衛軍軍士來傳旨。可是李泰再三回想,卻絲毫沒發覺自己最近做了哪件事是能引起父皇關注的,倒是覺的自己最近挺乖的,自認為良好。
那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直到李泰來到宮城前,他還沒有想明白。
李泰搖晃著腦袋,慢悠悠的走進承天門,直到來到承天殿門前,立即停止了晃蕩的腦袋,昂首挺胸,端正儀態,威威然的邁進了朝堂內。
“兒臣拜見父皇。”
李泰行至殿前,對著李二躬身一拜,盈盈說道,言行舉止禮數周到,盡顯皇子之風范。
“不知父皇傳喚兒臣所為何事?”
李泰挺直了身板,收回了手,端正的立著,看著那高坐于殿上的父皇,說出了心中所惑。
“青雀,你可真是干了件好事啊!長安一夜傳遍了你的新意,現在無人不知魏王之大才,以豎中指表贊揚之意,虧你想的出來!”
李二一陣表揚,可是語氣卻讓眾人越聽越心驚,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讓殿下百官感受到了李二隱藏著的濤濤怒火。
李泰立馬跪了下來,自認倒霉,開始誠懇的向李二認錯,嘴里還不停的喊著,“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知錯了。”
李二看著殿下那跪著求饒的兒子,暗暗的嘆了口氣,真是個膿包!
“魏王李泰開民風之先河,明贊揚之新姿,特賞黃金萬兩,綾羅綢緞50匹。”
李二說完,轉身就走,回立政殿去了,想到那剛出生不久的女兒,不禁感嘆,還是朕的明達好啊!
李二的話,宣布了豎中指的官方權威性,即是承認了它的合法性。
群臣歡呼。
李泰是高興的,雖然剛剛之舉失了態,但是他的收獲無疑是最大的。同時,他想到了唐不棄,那個擁有絕對版權的人,不過心里很快就有了計較,因為他知道,唐不棄就是個財迷。
唐不棄可沒想到自己對李二的報復獲得了無形中的勝利,李二在面對群臣之壓迫下,無奈的當了回“君子”。
一人勢微,百人之勢,如何?千人之勢,又如何?可當萬眾一心,必勢不可擋。
唐不棄很幸運,因為他那習慣性的舉動,為坑一人而坑盡了天下!
天下,李世民之所屬也!
李二自不會當著群臣的面,做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舉措,所有的怨恨,唯有潛藏。
秋后算賬,為時不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