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從“思考人生”走向“創造人生”

本書將帶你進行一次尋找天賦之旅。

幾年前,我在俄克拉荷馬州聽過一個古老的故事。兩條小魚順流而下,途中遇到了一條逆流而上的大魚。大魚說:“早啊,孩子們。今天的水怎么樣?”兩條小魚禮貌地沖它一笑,繼續向前游。過了一會兒,其中一條小魚問同伴:“什么是水呀?”那條小魚已經視水為無物,渾然不覺自己就在其中。

天賦就是這般讓你渾然不覺,讓你在做某件事情時能產生強烈的共鳴,促使你發自內心地做自己。

你呢?你覺得自己有天賦嗎?自己的天賦是什么?如何去找到它呢?世界上有許多人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天賦,做著自己生來就應該做的事情,他們是幸福的。然而,更多的人還沒有找到這種感覺,他們活得并不快樂,生活對他們來說只是熬日子。

從《讓天賦自由》說起

我的《讓天賦自由》本書中文簡體字版已由湛廬文化策劃,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編者注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一書于2009年出版,這本書主要談論上述兩種生活方式之間的差異和各自產生的不同結果。天賦是天資與個人興趣或熱情的結合。想想你會主動去做的某些事情,比如彈吉他、打籃球、烹飪、教書等。我曾與一位年過六旬的婦人聊天時得知,她做了一輩子的會計。讀小學時,她就對數學著了迷,所以她成功地找到了天賦。由此看來,發現天賦之旅的第一步,就是要認清并了解自己的天資。

順應天賦絕不意味著僅僅做自己擅長做的事情。很多人其實更擅長做自己并不怎么喜歡做的事情。要做到順應天賦,我們還必須熱愛它。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位令人尊敬的會計就是如此:她不但擅長與數字打交道,而且熱愛它,這就是她愿意為之獻身的事業。中國的大思想家、哲學家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雖然孔子肯定沒有讀過我的這本《讓天賦自由》,但我們的想法卻如此相似。

《讓天賦自由》這本書鼓勵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和生活。這本書獲得了世界各地不同年齡段讀者的熱烈反響。在我接受訪談和進行簽售時,常聽讀者說起他們正在尋找新的方向,所以才買了這本書。而有一些讀者則表示,他們是為自己的孩子買的,或者是為愛人、朋友和父母買的。我總是會問他們:你們在做什么?是否喜歡現在做的工作?有一些人,無論他們做的是什么,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的,我非常喜歡”,而且臉上洋溢著無比燦爛的笑容。我明白,這些人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天賦。但是,有一些人則會含糊其詞地說,“我覺得目前看來還不賴……我得以此為生”,他們還要繼續探尋。

尋找自己的天賦為什么如此重要?首先是個體原因:因為我們要以此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天資,以及可以為之奉獻出一生的事業。第二個原因是社會原因:我們必須去發掘自己被深埋的天賦,喜歡上自己的工作、生活,讓自己更快樂、更幸福。第三個原因是經濟原因:天賦有可能讓你從經濟上受益,當然,你也可以拒絕通過自己的天賦來賺錢。尋找天賦的根本在于更好地平衡你的生活

在如今的社會中,你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工作選擇,甚至可能在職業生涯中從事各種不同的工作。你選擇的起點并不一定是你的終點。了解自己的天賦將會給你帶來更好的發展方向,而不是簡單地從上一份工作跳槽到下一份工作。無論你處于什么樣的年齡段,這都將是實現自我的最佳職業路徑。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工作,那正是你思索和尋找新方向的最佳時機,如果你了解自己的天賦,就更有可能找到以此為生的方法。如果你現在正處于職業生涯的中期,那么你就要做好應對劇烈變化的準備,去尋求一種真正與自我天賦相匹配的職業。如果你已經退休,何不趁這樣的時間好好思考這些問題?這正是重新發掘自己內心的熱情,再一次華麗轉身的絕佳時機。而從企業層面來說,當經濟形勢不好時,比起那些員工大多冷漠、憤世嫉俗和呆板的企業與組織來說,那些員工能夠全身心投入的企業和組織會更容易成功。

雖然《讓天賦自由》這本書力圖啟發和激勵讀者,但它并不是一本實用手冊。自從這本書出版以來,人們總是會問我很多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如果我沒有什么天資,怎么辦?

 如果我沒有真正熱愛的東西,怎么辦?

 如果我熱衷于那些自己毫不擅長的事情,怎么辦?

 如果我擅長做那些自己毫不喜歡的事情,怎么辦?

 如果我無法以天賦謀生,怎么辦?

 如果我有很多其他的責任和事情要承擔,怎么辦?

 我會不會太年輕或太老了?

 每個人是不是只有一種天賦?

 天賦是一生只有一種,還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改變?

 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已經找到天賦了呢?

 我該怎么幫助我的孩子找到他的天賦?

這些問題都是有答案的。隨著《讓天賦自由》一書越來越受歡迎,我知道自己必須回答這些問題,《發現天賦的15個訓練方法》正是我努力回答這些問題的嘔心力作。因此,無論你做什么,不管你在哪里,也不管你有多大年紀,如果你正在尋找自己的天賦,那么這本書就是為你而作的。你可能正處于以下某種狀態中:

 由于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天資和熱情而茫然;

 正在思考應該在學校里選擇哪些課程;

 正在決定是讀大學,還是做點兒別的什么;

 做著一份自己不怎么喜歡的工作,正思索著如何改變;

 正值中晚年,感覺需要一個新的方向;

 沒有工作,正在努力思考要做什么。

如果你恰巧認識一些正在尋找天賦的人們,那么這本書將會是一份好禮物。

六大版塊,助你發現天賦

《發現天賦的15個訓練方法》是對《讓天賦自由》一書的有力補充,我稱之為“續集”。本書以《讓天賦自由》的核心觀點為基礎,為人們提供了一些建議、技巧和資源,以便將這些觀點應用于現實生活中。本書由9章內容和結語組成:第1章描述了尋找天賦的步驟、基本原則及其重要性;第2章講述的是如何分辨自己的天資;第3章是幫助你審視自己,是否充分挖掘了自己的天資以及如何去做;第4章是告訴你如何激發熱情,以及它在尋找天賦中的意義;第5章探尋的是幸福的意義,以及在尋找天賦的過程中如何提升我們的幸福感;第6章關注的是你的態度,因為它會支持并推動你進步;第7章將幫助你估量自己的處境,并創造改變的機會;第8章是關于尋找屬于自己的“部落”,如何與“部落”成員互動;第9章將幫助你制訂一個行動計劃,并提出了幾個關鍵的步驟;結語將總結本書的主旨:為什么尋找天賦這么重要。

本書有6大內容版塊貫穿始終,都旨在幫助你思考和尋找自己的天賦。

理念與原則

每一章都詳述了這樣的理念和原則:要明白自己天賦的真正意義,以及它對你生活的影響。這本書延續了《讓天賦自由》里的觀點,也進一步介紹了很多新概念,它們對你尋找天賦,了解自己是否已經找到天賦至關重要。

故事與案例

書中有很多各行各業人士的故事,它們多來自《讓天賦自由》一書的讀者,主要講述人們如何找到了自己的天賦,探尋的過程以及在探尋過程中面臨的困境。這些故事可以啟發你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道路,并告訴你:大多數人在尋找天賦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這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發現天賦訓練營

書中有很多可以幫助你尋找天賦的訓練方法。你會發現一些方法很難,但它們也很有趣、很有啟發性。當然,你也可以蜻蜓點水一樣一瞥而過,假裝自己已經做到了。一切就看你自己了。不過,如果你真心想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天賦,那么我建議你全部都要試一試。這些訓練方法不是為了讓你檢查自己的錯誤或失敗,也不是助你成功的魔法公式,而是用來幫助你深刻自省,審視周圍環境,發掘自己的天資、熱情、態度和潛力的。

其中一些方法需要道具。如果有條件的話,請準備幾張紙、彩筆、彩色便利貼、雜志、膠帶和其他你能想到的東西。你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請準備好日記本和剪貼簿,并盡可能多地在上面記錄和標注你的想法,甚至可以涂鴉,盡量讓這些標記多元化。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訓練方法上要有靈活性和創造性,關鍵是用自己最擅長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無論用什么方式,都要盡可能專注,避免訓練過程中的干擾。每次練習時,要保證有半個小時左右的閑暇時間。

不要被“巴納姆效應”誤導

書中我還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可用的參考資料,例如天資或性格測試、一些可登錄做測試或參閱的網站等,它們可以讓你以更加豐富的方式去了解自己。

我要謹慎地再提醒幾句。人們可能會相信那些性格測試或星座描述,并認為“這就是在說我”,但我想提醒讀者不要完全相信這些描述,只有探尋天賦才能讓你真正了解自己。我這樣說是有理論依據的。

1948年,美國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Bertram Forer)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主觀驗證”(subjective validation)。福勒在他的學生中進行了分組人格測試。他沒有對學生們的測試結果進行個體分析和單獨評價,而是給他們所有人都反饋了同樣的評價:他從報紙的星座專欄上摘下來的一段內容。福勒告訴同學們,這是根據他們每個人的測試結果精心得出的個性化反饋。結果,這些個性描述似乎適合于每個人。這種現象被稱為“巴納姆效應”(Barnum statements),以著名馬戲團經紀人費尼爾斯·巴納姆(P.T.Barnum)命名,因為他有一句名言:“我就是在說你。”福勒用的那段話如下:

你非常期待他人喜歡和尊重你。你常常自我反思。你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掘。你有一些性格上的弱點,但是你懂得如何以長補短。你看起來安靜自律,但內心卻充滿了焦慮和不安全感。有時,你會懷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確的選擇,做的事情是否正確。你喜歡事情變化多樣,一旦被條條框框所限制,你就會感到失望。你相信自己是一個獨立的思考者,且引以為傲,你絕不會認同那些沒有得到充分驗證的觀點。你覺得在他人面前不加掩飾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你有時外向、親和并善于社交,有時又內向、警惕、喜歡獨處。你的某些理想顯得不太現實。安全感是你生活的主要追求。

這些學生需要在0~5中選擇一個數字,用來表示這些描述與自己的符合程度:0表示一點兒也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最后,所有學生給出的分數平均為4.26分。此后,研究人員針對不同人群多次重復這一測試,發現所有測試的平均分都在4.2分左右。對此現象的一種解釋是,當人們進行此類測試時,他們內心希望這些描述都是真實的,因而也傾向于認為這些描述都與自己相符。

對于這種解釋,我們可以找到很多例證,而且也不是近期才有的一種現象。在1879年出版的杰羅姆·K.杰羅姆的經典喜劇小說《三人同舟》(Three Men in a Boat)開篇處,憂郁的主人公擔心自己生病了,他拿起一本醫學詞典想查看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

我閑來無事,就想翻書研究一下各種疾病。第一眼就看到了瘟疫的介紹,我知道它一定是一場極其恐怖的毀滅性災難,當我看“疾病先兆”一節看到一半時,就確信自己已經無藥可救了。我坐了下來,被恐懼包圍。然后,我無比絕望地繼續翻書,看到了“傷寒癥”,看完它的癥狀之后,我發現自己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感染了傷寒,而且毫不自知。為了看看還有什么病,我繼續往下看。“舞蹈病”我也有,我就知道!我開始對自己這個特殊案例充滿了興趣,我干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并且按照字母順序,從頭到尾跟自己的情況進行對比……最后,我發現我唯一沒有得的就是髕前滑囊炎……最后一種是“發酵病”,我的診斷之路也終于結束了。

荒誕顯而易見。

書中的問題、訓練方法和技巧都是鼓勵你去發現自己的天資、興趣、感受和態度。在閱讀的過程中,你要盡量忠實于現實,不要被“巴納姆效應”和理想化思維誤導。本書不能包治百病,并且對每個人的針對性也有所不同。沒有所謂的通用測試,也沒有測試或訓練方法能完全囊括你所有的能力和特質,它們都只是用來激發你的想象力、自知力和可能性。你可以嘗試不同的方法,看哪種最能描繪出真實的你。

左思右想

本書每章末尾都會有幾個問題,答案沒有對錯,只是給你一個用于自省的框架,有一些問題可能會很有趣或者很適合你。通過這些問題,你會養成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我建議大家不要急于求成,一開始就去嘗試回答所有問題:當你碰到這些問題時,別著急,慢慢思考,循序漸進。請牢記:不要把讀完本書作為一項任務,要知道,你是在尋找一種值得我們畢生追求的東西。

富有個性的測試

發現天賦之旅是一種個性化的追尋過程,是一種探索。天賦追尋之旅是雙向的:它向內挖掘自我的靈魂,向外尋找外部世界蘊藏的機會。本書將會成為你這段旅程的好伙伴。能否找到屬于自己的天賦,取決于你的決心和毅力,更取決于你對成功的渴望程度。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我相信你一定會收獲不菲,備受啟發。

我無法保證你在合上這本書的那一刻就能找到自己的天賦,因為每個人的起點不同,探尋天賦的路徑也各異。任何探索的旅途都不能保證我們能夠找到自己尋找的東西。這本書不是告訴你要走哪一條路或者去往某個目的地,而是為你提供一個路標,提供一些基本原則和工具,幫助你走出自己的道路。

尋找自己的天賦并不意味著棄他人于不顧,也不是對現狀的全盤否定,而是深入剖析自己,試試自己能否更加努力地去發掘自己的天資和內心的熱情,找出癥結所在,并力圖解決。

有些人活著,沒有任何冒險和抱負,而有些人活著,為的就是一場場探險。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美國比較神話學大師,其系列著作《英雄之旅》《千面英雄》《追隨直覺之路》《指引生命的神話》《神話的力量》《坎貝爾生活美學》中文簡體字版已由湛廬文化策劃,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編者注曾對歷史上的英雄神話、世界各地的文化傳說進行了研究。對于所謂的“英雄之旅”,坎貝爾認為:所有的英雄都面臨著相似的挑戰。所以,你的探尋之路也自會有它的挑戰和收獲。

雖然每個人的人生無可替代,但我們可以通過參考前人的經驗來繼續前行。最后,我想說,只有你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到達了最高境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天賦。無論如何,你都應該篤信:天賦是值得追尋的!

想要了解如何通過有效的訓練發現自己的天賦嗎?
掃碼下載“湛廬閱讀”APP,“掃一掃”本書封底
條形碼,看肯·羅賓遜親自為您解答。

每個人的天賦都各不相同,發現天賦的過程也千差萬別。不過,發現天賦并非無章可循。只要嚴格掌握3個步驟并牢牢記住3大原則,我們就能逐漸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發現自己的天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禄劝| 于都县| 金乡县| 通州区| 利辛县| 岑溪市| 遵化市| 台山市| 安塞县| 扎兰屯市| 上蔡县| 武鸣县| 甘谷县| 星座| 江陵县| 青铜峡市| 确山县| 镇沅| 犍为县| 江永县| 石狮市| 桐庐县| 三河市| 布尔津县| 通渭县| 灵川县| 呼玛县| 墨江| 武宣县| 武川县| 香格里拉县| 眉山市| 泗水县| 曲松县| 启东市| 通许县| 民和| 金门县| 梁河县|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