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戈壁遇見長江
- 小刀崔
- 1665字
- 2019-01-24 16:10:27
推薦序
強者有為
項兵
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
中國商業與全球化教授
在2005年長江商學院第一屆畢業典禮上,李嘉誠先生做了題為《強者有為》的演講。李先生講到,長江校友是懂得掌握和有能力主宰自己生命的人。“強者的有為,關鍵在我們能否憑仗自己的意志堅持我們正確的理想和原則;憑仗我們的毅力、實踐、信念、責任和義務,運用我們的知識,創造豐盛精神和富足的家園;我們能否將自己生命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我們的文化,使它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歷久常新;我們能否貢獻于我們深愛的民族,為她締造更大的快樂、福祉、繁榮和非凡的未來。”
我想,李先生關于強者有為的理念,詮釋了戈壁挑戰賽的理念以及長江同學們展現出的自我精神修煉,這一切也是長江文化的體現。
每年5月舉行的商學院戈壁挑戰賽是對個人意志、體能素質、戰略戰術和團隊協作等方面的綜合考驗。在精神層面,這項比賽的意義已經超越賽事本身。黃沙漫道,烈日孤城,在這條曾經連接了東西方信仰與財富的絲綢之路上,歷史與現實再一次交會。4天112公里的戈壁穿越,對于包括長江商學院校友在內的大中華區商學院所有參賽者,更像一次探索商業意義、叩問企業家精神的回歸之旅。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這40年間,中國經濟發生巨大躍遷,也造就了一個全新的群體——企業家。但作為一個群體,中國企業家在公眾面前的形象始終是模糊的、片面的,活躍在公眾視野中的只有金字塔頂端的少數“超級明星”。當我們驚嘆中國經濟的巨大成就時,更應將目光從塔尖轉向塔基。正是成百上千萬身處金字塔底部、默默無聞的“大多數”,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他們滲透在中國經濟的每一個細微毛孔中,用他們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活力,這是強者有為的精神。
在《當戈壁遇見長江》一書中,我們看到這些強者,看到他們的毅力、實踐、信念、責任和義務。在這本書中,你將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有勇有謀,有強烈的贏的渴望;他們有夢想,有情懷,更有讓夢想落地的實力和毅力;他們敢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成目標;他們有極強的自尊心、榮譽感,但當面對團隊榮譽時也可以義無反顧地犧牲自我;他們有堅韌的毅力,全力以赴;他們豁得出去,敢拼敢干;他們更有強烈的使命感,敢于決策,勇于擔當。
在這本關于戈壁的書里,汗水、淚水、歡笑、傷痛,與商業共筑了中國企業家的豐滿人生。他們在戈壁上展現出的勇氣、執著、擔當、責任和奉獻,也為以長江校友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家提供了更感性、更生動、更豐滿的關于企業家精神的注解。
玄奘之路,是一段堅韌與信念之旅。戈壁不需要英雄,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但是戈壁需要精神,每個人都需要一種精神。“理想、行動、堅持”可以讓一個人走得遠,實現個人的夢想,而“感恩、傳承、陪伴”才能讓一群人走在一起,將夢想變成精神。
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視野、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的商界領袖。從創辦之日起,長江商學院就希望她的學員不僅成為物質財富的創造者,而且要懷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和擔當,從富足的生活邁向豐盈的生命。
值得欣喜的是,親臨戈壁的長江校友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公益與學習活動,從“長江知行林”、“銀河長江新村”到“善果枸杞”,從自來水入戶工程到一對一幫扶貧困家庭學生,長江公益在戈壁落地生根。長江教授、校友們用世界一流的學術研究與管理實踐,為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貢獻知識和力量。無論是賽場內還是賽場外,都是長江商學院的驕傲。
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曾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玄奘取經,百折不回,是因心懷天降大任、舍我其誰的使命感。當今世界在經濟發展模式、科技、社會、國家治理、全球貿易與投資體系、全球治理、地緣政治、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包容性增長等方面都正在經歷或孕育著重大變革,站在月球看地球,在這樣一個多種顛覆式變革匯聚的時代,倡導企業家精神正當其時。愿更多的強者,超越小我追求大我,在時代的感召下,更有為。

掃碼獲取“湛廬閱讀”App,
搜索“當戈壁遇見長江”,
體驗這堂關于贏的商學院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