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有人不滿
- 超級修佛系統
- 兩根羊肉串
- 2097字
- 2020-04-02 00:20:00
敬葉青倒是很意外,沒想到趙文舉這么簡單就放過了張正初。
趙文舉實際上并不想難為張正初,之所以剛才把潛規則挑明,讓張正初難辦,是他想坐實口里的人情債。
之前進庭院前,他說張正初欠他的人情,不過是嘴上說說,只有一句話而已。
張正初想認,是他品行高潔。他不想認,趙文舉也沒招。
趙文舉說欠人情,張正初要說不欠,聽誰的?誰說的靠譜?
誰知道聽誰的?誰知道誰靠譜?
口說無憑這個成語,可是流傳已久了。
所以趙文舉要趁此機會,在張正初還么有想好怎么毀約,不認賬之前,把事情坐實了。
如何坐實?
就是讓更多人知道。
為什么結婚要明媒正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要做個宴會,邀請四鄰八舍,親朋好友都過來。
要不然倆人悄咪咪地結婚了,到時候有人反悔了,回父母家住去,說倆人沒結婚。
找誰說理去,誰知道這是一夜情還是怎么回事。
只有大家都知道了,才有悠悠眾口為你作憑,才有世事公道為你作依。
趙文舉剛才,就是要讓更多人知道,他和張正初有約,張正初欠他人情。
到時候張正初要是反悔,要做什么對趙文舉不利的事情,才有人為趙文舉說話:
“當初趙大人幫你那么大忙,現在你這么對趙大人,你還是個人嗎?”
這就會影響到張正初的名聲、名望,當他想要做對趙文舉不利的事情的時候,就會受到掣肘。
名聲是大事,是中華文明道德的基石。
趙文舉需要利用這一點,把張正初限制住,起碼以后遇到事情,不會太明顯,太激烈的反對他。
壓制和他立場不一樣的人,甚至把敵人轉化為盟友,為他以后,在大衛朝廷的發展鋪路。
至于敬葉青,他沒有正職長官的名頭,作用不太大,趙文舉也就不用花什么手段對付此人。
而且,敬葉青和他的理念有相合的地方,是天生的同盟者。
今天已經把一些以前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的事情擺在明面上,讓除了敬葉青之外的幾個武者知道,把事情坐實,這個目標達成了,趙文舉也就不適合太過緊逼,事過則反的道理,他是懂的。
此處關節越過,石桌邊上的幾人又相繼聊了聊其他方面的事情。
敬葉青家族是掌管鹽鐵流通貿易的,他雖然不當家,但多少知道點消息,告訴幾人,最近鐵礦石、生鐵、鋼錠等初級材料的流通價格可能會上漲。
并且透露出,導致價格上漲的原因是朝廷提高了對鋼鐵的需求,至于為什么需求提高了,不說,大家也懂。
無外乎用來供應軍隊的制式裝備,滿足武備司的武器需求,提高裝備庫的儲備等。
“你的意思是朝廷要擴軍?”張正初問道。
“不好說。”敬葉青沒有給明確的答復。
本身這個問題不能明說,容易犯忌諱,第二,敬葉青也確實不知道具體的情況。
之后張正初也說了一些他知道的情況,說了不少。
張家和敬家的情況不同,敬家是商業家族,張家則是有不少人在朝廷為官,提供了一些更加高端的消息。
大衛刑律要改革,說要廢除“連坐制”,就是一人犯法,全家有罪的制度。
這沒什么好說的,石桌旁的幾人都不關心這個,他們更關心張正初后面說的東西,關于南疆戰事。
“我之前聽下面有人說,張公子急于拿下林依鎮,是接到了上面的指示?有這回事嗎?”
趙文舉問道,他想要看看這位張家的公子,政治資本到底有多少。
“是有這回事。”
張正初笑了笑,他樂于把這件事情告訴幾人,說明他背后的力量,提高他在幾人心里的地位。
“怎么說?”
“確實有人給過我消息,趕緊把最后一塊失地拿下,否則會有人對我不滿。”
“誰會對你不滿?”
敬葉青問道,這引起了他的好奇。
“這個倒是沒有明說,不過我猜是吳守正。”
“吳守正是誰?”
趙文舉問道,他沒有聽說過這個人。
“是現在大衛在南疆主力部隊的統帥,他為什么會對你不滿?”
敬葉青回答了趙文舉的問題,同時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因為軍費。”
“軍費的事情,朝廷撥款,跟你有什么關系?”
“實際上也不算是因為軍費,這樣說吧!”
張正初停頓思索了一下,開始說自己的猜測。
大衛主力部隊月前就于麗水擊退了越族鯨部,這是好事,把敵人打敗了嘛。
但好事不代表會有一個好未來,主力部隊之后的選擇成為了一個問題。
是否要繼續追擊,深入南疆腹地,還是軍隊撤回中原解散?
兩個選擇的核心問題就是軍費!
之前朝廷賣征討令,掙了一筆錢,應該算是彌補了軍費的缺口。
可將士們不能直接吃銀子過日子,他們要吃飯穿衣,要把銀子換成糧食,換成衣服,換成軍備。
之前部隊的輜重,主要是從中原腹地運過來的,豐州、勝州幾個州縣。
為此當地的相關物資漲了很多,相關的官員也有怨言。
說影響經濟活力,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尤其是那些不事生產的,靠其他商業行為賺錢,再用錢買生活用品過日子的人,生活水平下降了很多。
再打下去,當地人自己的飯都不夠吃了!
大衛主力在渝州的這段時間,相關的人士受到了很多來自豐州勝州等地的壓力。
現在把邊境線都推進到麗水以南了,地方主力也都擊潰了,就應該該回家的回家,該找媽的找媽了,別在那邊耗了,勞民傷財的。
為此軍隊很多下級軍官也是愿意的,打仗啊,累死累活的,還要死人,還是回家舒服。
也許有樂意打仗的,但更多的升官無望的中下級軍官,是想回去的。
但中下級的意思,是跟上層相左的,下面不愿意打,上面愿意打啊,尤其是打順風仗。
反正將軍坐在營帳里,不用干什么臟活累活,打勝了坐收名望,青史留名的好事。
所以軍方上級提供了一個提議,把輜重的事情,交給渝州當地解決,也省了運輸方面的損耗。
交給渝州當地的話,就要核查各個地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