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名劍豪杰
- 超級修佛系統
- 兩根羊肉串
- 2005字
- 2020-04-02 00:10:00
現在看樣子,聽語氣,似乎是想要改主意,短時間內能是什么造成了對方心思的改變?
之前張正初從啞口無言,到態度轉變之間,只干了一件事,就是看了旁邊武人一眼。
對方態度轉變的緣由已經很明顯了!
他趙文舉,有點欺人太甚了!
有普通門客在場,說話咄咄逼人,這么不給人家留面子,自己說著“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卻沒給張正初留一個臺階,讓這位張家的公子,臉面往哪擱?
人家的名望還要不要了?
在門客面前的威望還怎么立?
如果張正初現在不反駁,像個慫貨一樣,以后還怎么在門客面前說話,還怎么發號施令?
泥人還有三分火氣呢,更何況人家張正初,張家的大公子!
所以張正初必須要做點什么,必須要反駁點什么,必須要表現得剛強一點。
然而有些事情,不是他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
墻壁旁邊的女人報不了仇,同樣,他張正初現在也硬不起來!
趙文舉把劍遞回去的意思就是,你要反悔,我們就打一場,在你的門客面前。
我可能是不敢殺你,但是,我能揍你一頓,你是想嘴上硬氣,挨一頓揍,還是嘴上服軟,好好做你的世家公子呢?
這是趙文舉給張正初出的選擇題,他想看看,這位世家公子,會怎么接招?
這是一個很難的選擇,因為無論向左還是向右,他張正初,都沒有好處,都只有壞處!
趙文舉在旁邊看著,郭志杰同樣看著自己公子,之前混了頭腦的女人,也在旁邊看著。
此時的張正初握著長劍,正用大拇指摩擦著粗糙的劍柄,沒有直接回話,也沒有看趙文舉,而是看著劍脊。
他之前隨身的佩劍被趙文舉熔斷,已經用不了了,這是備用的武器,同樣是名劍,豪杰劍!
只不過這柄劍不是真品,而是仿品。雖然是仿品,但同樣削鐵如泥,能行氣血,是把不錯的靈兵。
至于仿品與真品的區別,也就是差點時間的痕跡罷了!
張正初看著劍脊,是因為上面有一行字,是與現行字有點差別的古文,但也能看明白,是一句話:
“無故加之而不怒”
把長劍翻過來,背面同樣有一句:
“猝然臨之而不驚”
張正初是世家公子,享受過良好的教育,自然知道這兩句出自哪里。
是三朝以前的一篇文章,《留侯論》,大儒蘇軾所作。
他看著劍脊上的自己,雖然劍名“豪杰”,可劍上的字,卻中規中矩,沒有一點張揚恣意的感覺。
張正初知道趙文舉還在等他的答復,現在也不是細品名劍的時候,他抬起頭,誰也沒看,說道:
“趙大人,我張正初是個言而有信的人,這反悔的事情,是斷然做不出來!”
“那就好,我相信張公子的人品?!?
郭志杰松了口氣,知道一場沖突避免了,他是個比較簡單的人,不在意那些面子啊,威望啊,之類的東西,他也用不著那些,能避免沖突,能省些力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女人看著面前的三個男人,目光依次劃過三人的面門,想要說什么,又不敢說的樣子。
趙文舉點了點頭,沒有恥笑張正初的決定,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給張正初難堪不是他的目的,既然對方認慫了,他就不會再激怒對方。
看到女人的動作,趙文舉臉上又掛上了微笑,說道:
“現在知道怕了?”
人在憤怒的時候,腎上腺素激增,會做出冷靜時不能理解的事情,趙文舉理解這種狀況,所有被“無明”籠罩的生命,都會犯這種錯誤。
做錯事就要付出代價,幸運的是,趙文舉在戰場上,替她承擔了代價,給了她冷靜下來,從新選擇的機會。
當然,救下她,壓制張正初,趙文舉也有自己的考慮在里面。
女人張了張嘴,似乎想回趙文舉的問話,但又沒有出聲,就閉上了。
趙文舉看到對方似乎不知道怎么講話的樣子,也就不難為對方,說道:
“回去吧,別在這站著了,這不是你該參與的事情,這里不是你該站著的地方。至于這場戰爭,你的親人身不由己,我們同樣避不開。你親眼見到一場血仇誕生,你恨,很正常,你想報仇,也很正常。但有些事情,不是你恨,你想,就能實現的。回去吧!”
聽見趙文舉的話,女人沒有說話,她低著頭,手里攥著死去親人的標槍,轉身走了。
沒有人知道女人心里的想法,沒有人知道她此刻的心情。
人們只知道,當明天太陽照常升起,女人的日子,還將繼續。
看著女人遠走的背影,郭志杰沖著趙文舉說道:
“大人,你剛才說的,您覺得,有用嗎?”
“有用?你指什么有用?”
“就是,您覺得,她還會恨我們嗎?”
“你說這個啊!”
趙文舉說著,動身走出了小巷,又對張正初說道:
“張公子,咱們也走吧。”
“嗯?!?
張正初應了一句,依然走到趙文舉身邊,仿佛之前的沖突,兩人的口角都沒有發生過。
中原有句老話,叫做“宰相肚里能撐船”,用來說身處高位的人有度量大,像海洋一樣,能讓船舶在里面航行。
現在張正初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他與趙文舉立場不同,理念不同,關系又不和,對方說話又很不留情面,咄咄逼人。
但他卻不得不和此人同行,笑臉相迎,尤其是此時此刻,家族派來給他的最高戰力,王玉山受傷,不能參與此次攻城戰。
說起王玉山,自家客卿被外人打傷,他眼睜睜地看著,不能發作,也是有夠憋氣的。
此時,他不僅不能怪罪趙文舉,還要仰仗對方的鼻息。
巷戰階段,他們接觸到的,都是小兵,雖然給他的部下造成了一些威脅,但不足以放到張正初的心上,他心里最擔心的,是還沒有出場的,指揮這場戰爭的指揮官,孔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