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從兒子的不幸中獲益。
在這個世上,如果出現不幸的死亡,那都是因為眾多的錯誤所致。當民眾想到年輕的君王已經戰死時,他們為失去他所感到的悲哀,以及他們心中對他所懷有的崇敬,是無與倫比的。然而,當聽說他仍然活著并且已向基督徒投降,他們的感情便立即發生了變化。他們譴責他缺乏一位指揮官的才能,也缺乏一個士兵的勇氣。他們抱怨他草率出征,行動欠佳。他們還辱罵他,說他沒敢戰死在戰場上,而是向敵人投降。
神職人員像往常一樣,混入民眾當中,巧妙地對他們的不滿加以引導?!翱茨?,”他們大聲說,“在布阿卜迪勒出生時所作的預言實現了!他曾經坐在王位上,王國由于他的失敗和被捕而崩潰,蒙受恥辱。放心吧,啊,伊斯蘭教徒們!邪惡的日子已經過去,預言已經靈驗:在布阿卜迪勒軟弱的手中被折斷的節杖【注:象征君王的權位。也指王權、君權或統治權?!浚⒍▽⒃诠娪辛Φ恼莆罩谢謴退盏臋嗤?。”
這些富有智慧的話打動著人們:他們歡欣鼓舞,因為很久以來一直懸在頭上的那個不幸預言已經告終;他們斷言在國王面臨災難的時候,只有哈桑才具有保護它所必要的英勇和本領。
布阿卜迪勒被俘的時間越長,他父親的聲望就越高。一個接一個的城鎮重新效忠于他,因為權力會引來更多權力,好運會創造更多好運。他終于可以回到格拉納達了,再一次立身于阿爾罕伯拉。在他到達時,已與他斷絕關系的妻子蘇丹女眷奧拉把家人聚到一塊,收拾好被俘的兒子的財物,帶著少數貴族引退到了阿爾巴辛——即本城屬于對手的地盤,這里的居民對布阿卜迪勒仍然懷有忠心。她在此鞏固自己的力量,以兒子名義設立了一個類似的宮廷。兇狠的哈桑本來要對首府中這片搗亂的地方進行武力鎮壓,但他對自己重新獲得的并不可靠的聲望缺乏信心。許多貴族還由于他過去的殘暴行動怨恨他,另有大量士兵——除了不少他自己的黨徒外——都敬重頗有美德的奧拉,同情不幸的布阿卜迪勒。
因此,在這同一座城里格拉納達有了兩位君王,這一情景是奇特異常的。老國王在阿爾罕伯拉高高的城堡里加強自己的力量,抵御著自己的一些臣民和基督徒;而奧拉則滿懷一個母親的疼愛——在兒女遭遇災難時這種情感越來越強烈——在阿爾卡桑巴這座相抗衡的堡壘里仍然維護著兒子的旗幟,于阿爾巴辛四墻內讓他強有力的小集團保持著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