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價值實現和權利保障的檔案資產論建構研究(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博士文庫)
- 王小云
- 1597字
- 2019-09-20 15:57:47
序言
檔案文化論、檔案價值論、檔案記憶論、檔案安全論、檔案控制論等一系列以檔案為核心,探索檔案的本質、存在規律、作用和價值,研究有效檔案管理理論和方法的成果相繼面世,提示著世人:檔案不僅是社會存續和發展的重要證據保障體系,而且是人類社會經驗和智慧的主要承載體。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已近三十載,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背景下,檔案與經濟建設、市場體制和資源配置又有何交集呢?檔案學理論研究者需要回應時代的挑戰——不斷探索檔案在經濟領域的價值與作用。《基于價值實現和權利保障的檔案資產論建構研究》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問世的一部力作。
市場經濟崇尚自由競爭,強調法治保障。在信息社會中,知識經濟、信息產業、內容產業已初具規模,人們更加注重市場、技術與資源的協調發展,檔案學所處的經濟社會基礎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人類社會對檔案價值的認知與實現應順應這一變化趨勢。檔案學理論研究也需要直面檔案價值實現與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不斷探索發揮檔案經濟價值與作用的新理念、新路徑、新方法,以利于“依法治檔”和社會主體的合法權利保障。《基于價值實現和權利保障的檔案資產論建構研究》一書對檔案權利思想進行了有益的理論探索和闡釋。
該書澄清了學界關于檔案價值研究的歷史脈絡、認知轉型及發展態勢,深入闡明了檔案的經濟價值概念,并深刻認識到:不是檔案不具備經濟價值,而是對檔案經濟價值研究缺少恰當的方法和切入點。“資產”的理論或許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作者將檔案資產正當性的論證作為該書的研究起點,將檔案與資產認知的全面性論證作為該書的研究基礎,將檔案資產研究的科學性論述作為該書的研究目標。
在檔案資產論建構過程中,首先厘清了建構前提——資產客體擴張的基本脈絡與檔案資產的理論審視,其次分析了建構基礎——檔案價值與檔案權利理論的概念內涵、產生機理、外延劃分以及運動規律,最后規劃了建構內容——檔案資產論的建構邏輯、概念內涵、形式特征以及與相關概念的關系。其建構途徑遵循兩條基本線索,一是檔案資產的價值實現,檔案資產的實現前提——獨立存在,檔案資產的實現階段——價值提升,檔案資產的實現方式——形態變化;二是檔案資產的權利保障,以法定權利為前提的檔案所有權,以應有權利為前提的檔案利用權,基于正當利益確認的檔案信息開發權,基于損害禁止的檔案安全權。始終將價值實現與權利保障作為建構檔案資產論的理論支柱,彰顯出創新研究意識和前沿問題意識。
當然,理論的建構不能缺乏實踐土壤。檔案分布極廣、所涉機構復雜、價值種類豐富、法律權利蕓雜,在涉及檔案資產的具體運營之微觀層面時,該書將其區分為基于公共價值形態的檔案資產運營實踐和基于市場價值形態的檔案資產運營實踐。在涉及檔案資產的宏觀運營之頂層設計時,該書將其區分為政府機制、市場機制和社會機制在檔案資產運營管理中的功能定位、動力機制、介入方式、主要困境和應對策略。始終將檔案資產論建構于社會實踐的發展變化之中,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學術素養。
王小云博士于2011~201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研讀檔案學理論,獲得檔案學專業管理學博士學位,其間主要研究“檔案價值”“檔案權利”“檔案利用需求及其變化規律”“檔案信息資源有效配置”等學術理論問題。在研究過程中,她廣泛涉獵了信息管理學、信息經濟學、信息倫理學、檔案法規學等領域,綜合其中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檔案資產論的建構基礎和理論支柱,克服了資料缺乏、案例難覓、理論爭執等困難,為解決此類學界鮮有涉足的新問題和新理論付出了大量努力。該書是王小云在其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深化和完善而成的,是她勤勉治學和睿智探索的思想成果,其觀點新穎、內容充實、思路清晰、文筆流暢,是近年來檔案學基礎理論研究中的一部頗具思想深度的勞心之作。
在作者首部學術作品即將付梓之際,僅以此序言相賀,并寄予美好的祝愿。
王英瑋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