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914年(民國3年)
- 民國圖書出版史編年(1912~1949)(全集)(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 吳永貴
- 22918字
- 2018-12-20 15:19:30
1月5日,《申報》載,南洋勸業會江蘇省公司出品得獎分門表,其中出版印刷機構得獎者:
一等有:上海商務印書館各種圖書印刷模板、上海科學儀器館各種標本儀器、上海中國圖書公司各種圖書印刷模板、上海集成圖書公司。
二等有:上海文明書局各種印刷物品、上海有正書局。
1月6日,商務印書館與日本金港堂簽訂日方退股協議。自1903年至1913年合資十年,金港堂方面所有股份由十萬元增至三十七萬八千余元,商務資產增至一百八十萬元。從1912年開始,經過數十次會議,并由夏瑞芳等親赴日本談判,方簽訂此約。
1月7日,北京政府通令各省切實查禁國民黨印刷品。規定“如有散布或售賣該亂黨各種印刷文件”者,“從嚴懲辦”。
1月9日,《申報》廣告,商務印書館發行最新、最廉學校表簿:
表簿種類繁多,或苦于不知用法,且自行印刷勞費不貲。本館有鑒于此,特將各種表簿擇要印行,以供各學校之用。另撰說明書一冊,一一詳述其用法,定價一角。如欲索閱,請加蓋學校圖記,并附郵票五分,當即將說明書寄贈。
1月9日,日商謄寫堂控民國第一圖書公司,公共公廨判決。《申報》有兩次相關報道,匯錄如下:
▲1月9日《申報》,日商謄寫堂控民國第一圖書公司,公共公廨判決:
日商謄寫堂控民國第一圖書公司不理所購印刷機器及鉛字等件,價洋一千四百余元,經公共公廨飭傳未到,故將該公司發封在案。前日午后,該公司經理唐景遠偕代表律師投案,愿將該款洋一千四百余元,繳存公堂,請即啟封,以便營業。王襄讞與日領西田君會商之下,判將所呈洋一千四百余元,暫存公堂,準予即日啟封,并著具結。于此案未訊結之前,不準將所購機器等件擅自移動。該公司經理唐景遠即遵諭當堂具結,退候訂期會訊。
▲4月8日《申報》,中日商家之貨款糾葛匯志:
日商謄寫堂控民國第一圖書公司不還印字機器價銀一千四百余元,曾經公共公堂以被告屢傳不到,判將該局發封,嗣由被告代表唐景遠繳洋一千四百五十元到堂,即行啟封。著令被告到堂以憑判斷在案,迄已數月,被告仍不到案,故昨由原告延律師投案聲請判決。經關讞員與日領西田群會商之下,判候登報七天,限被告于三禮拜內到案開庭辯論,如再逾限不到,即行缺席判決,將繳存之洋一千四百五十元發給原告具領。
1月10日,《申報》載,商務印書館股東特別會公告:
本公司前在商部注冊,聲明本公司股東,無論本國人外國人,均須遵守本國法律。現擬改訂章程,不收外股,為完全本國人集資營業之公司,已將外國人股份全數購回。茲特定于陽歷一月三十一號(即陰歷正月初六日)下午三時,在上海愛而近路紗業公所開股東特別會,報告一切并商議改訂章程、處分股份等事。屆時務祈齊集為幸。再,股東如因事不能蒞會,得以署名蓋印之委任書,委任他股東為代表。
1月10日,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夏瑞芳,于當晚六點,在河南路本館發行所門前遭暗殺身亡。1月12日,商務印書館董事會發布啟事:“本公司總經理夏瑞方君不幸于民國三年一月十日午后六時遇害,經董事會舉定印錫璋君為總經理,其經理一職仍由高翰卿君擔任。本公司一切事務賬目由印、高二君主持,特此聲明。董事伍廷芳、鄭孝胥、葉景葵、張元濟、鮑咸昌同啟。”1月14日,夏瑞芳舉殯,商務印書館同人全體休業一天。5月9日,商務印務館舉行夏瑞芳追悼會。《申報》1月11日、1月12日、1月13日、1月14日、1月15日、1月16日、1月17日、1月18日、1月19日、1月29日、2月3日、2月9日、2月15日、2月16日、2月17日、2月20日、2月21日、2月22日、2月23日,對此有跟蹤報道。
1月12日,《申報》廣告,圖書集成局精印極大字鋁版《二十四史全書》,十四史已于十號準期出版,待領后十史,二月底如期出書。發行所:廣益書局、中華圖書館。
1月28日,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修正審定教科用圖書規程》。《申報》2月12日刊登全文。
1月31日,《申報》載,教育部關于修正審定教科用圖書規程,取消各省圖書審查會之訓令:
教育部頒行《圖書審查會規程》以后,各省行政機關勉強奉行,絕少善果。經教育部訪悉,已于日前通令停止,后復將各學校令之關于此項事務者,一律改正。今將一月二十三日第七號部令錄下:本部現經修正審定教科用圖書規程,各省圖書審查會亦經通令停止。所有前經公布之小學校令第十六條、中學校令施行規則第十八條、師范學校規則第四十條,關于各該校教科書圖書下有“由各省圖書審查會選定之”一句,均應改為“由校長就教育部審定圖書內擇用之”。此令。
1月31日,商務印書館召開特別股東會。《申報》2月1日有報道:
商務印書館特別股東會紀事:昨日午后,商務印書館因收回日本股分事,召集特別股東會。會場設于愛而近路紗業公所,計到會股東二百數十人,股分數目在一萬股以外。三點半鐘開會,由股東推舉鄭蘇愈先先為臨時議長,旋由董事會報告收回日本股分始末,及去年營業大概情形,遂提議處置所收回之日本股分辦法。各股東或主分售學界,或主自留。嗣經議決,股數有限,股東分配不均,現在出售股分,由董事會決辦,不以股東為限。又有股東提議,去年營業比元年增加百余萬,應增股本以為推廣之計,多數贊成,議由董事會先具計劃草案,再行決定,最后提議修改公司章程,逐一通過,并由議長介紹新總經理印錫璋君與眾股東相見,滿場鼓掌歡迎,印君起立致謝,并述謙辭,遂散會。
同月,中華書局《師范講習所教科書》開始出版,至次年出齊。有修身、倫理學大要、教育學、國文、歷史、地理、算術、理科等共11種。
2月4日,《申報》載,教育部關于刪改教科書之訓令:
教育部第十號訓令云:據京師學務局呈稱:據京師公立第十八初等小學校教員恩霖函稱:現學校教科書刊有孫文、黃興肖像,并臚陳其功烈。該二逆倡亂湖口,糜爛長江,殘害生靈,實為民國之罪人,請通知各學校,將關于逆黨各課即日刪除等情。查各商店舊日編纂之教科書,敘述民國成立于孫、黃,頗有獎飾之詞令。彼等叛亂行為,已為全國所共見,自應將其肖像及稱揚之語,悉行刪除,以祛國民之瞀惑。查商務印書館之國文、歷史教科書,關于此等之處,已經刪除凈盡,業呈本部核準在案,惟其他商店改正之本,尚未送到,應先由該民政長飭知各學校,凡用商務書館之書者,其國文、歷史應換近來改正之本,如已購舊出之書,未便改換者,亦應照改本教授。至于用他商店之書者,其改本未經出版,暫先由教員教授時酌量刪改,俟該商店改本出版后,即照上辦理,并由本部通告各商店其舊編之書,速行刪改,新編之書,更加慎重,以端國民之趨向,仰即遵照辦理可也。等因。聞上海縣知事已奉省長飭知轉告各校矣。
2月5日,《申報》廣告,廣智書局遷往福州路東首朝南第十二號內交易。
2月8日,《申報》廣告,中興科學器械館并入中華書局文具儀器部,屠子香任該部部長。
2月10日,《申報》廣告,中華書局出版教育部審定新編中華初小教科書,并述及要旨及優點。
2月16日,《申報》載,江蘇省行政公署關于取消圖書審查會訓令:
上海巿政廳總董陸崧侯君奉上海縣洪知事訓令云:案奉江蘇省公報第二百十二期載江蘇省行政公署訓令第五百八十九號開:教育司案呈:查第六百十七號政府公報載教育部令第七號:本部現經修正審定教科用圖書規程,各省圖書審查會亦經通令停止,所有前經公布之小學校令第十六條、中學校令施行規則第十八條、師范學校規程第四十條,關于各該校教科用圖書下有“由各省圖書審查會選定之”一句,均應改為“由校長就教育部審定圖書內擇用之”。此令。等因。奉此,合行訓令各該縣知事轉飭所屬各學校一體遵照辦理,此令。等因到署,奉此,合行訓令該市總董轉致區域內各學校,一體遵照辦理。
2月17日,《申報》載,民國第一圖書局啟事:
本局前因印刷所經理人不諳營業,致受虧累。去冬,經鄂政府派員調查,并浼金慰儂、胡侶農擔任義務入局維持。迨年終,總商會奉副總統樣電開:效電悉。圖書局員被控,自稱席股東入局保管,自是權宜辦法。惟該局系鄂省公款收買,就中商股若干亟應清查。已電請鄂民政長,派員邀同原經理人來滬清理矣。希轉知照。藍中將已表同意等因。奉此,當由席君子佩等憑總商會作證,籌押款項將本局債務擇要撥還,以便實行保管。前總經理劉成禹,既經理辭職,金、胡兩君以保管有人,亦已引退,自此以后,該局財產由席君逐一出據點收。所有關于民國第一圖書局事務,概向席君子佩接洽可也。至于前經理人所定貨物,如瑞生、大來、伊藤三家,當然有效。此外概與本局無涉,除稟告副總統、鄂政府外,特再通告。
3月3日,《申報》載,商務印書館《出版界》準予備案之批示:
寶山路商務印書館經理印有模具呈閘北警察分廳,請將新出之《出版界》備案等情。昨奉徐廳長批示云:據呈并第一期《出版界》二份,均悉察核,《出版界》言論,尚屬純正,準予備案,仰候函知上海郵政總局照章辦理,填給執據可也。《出版界》存查。此批。
3月4日,來青閣、六藝書局收購寧波天一閣失竊書1400余冊,被范氏家族在上海告官追究。《申報》于本年七八月間,對此有詳細跟蹤報道,分別見之于6月22日、7月1日、7月3日、7月8日、7月22日、7月25日、7月26日、7月29日、8月8日《申報》。
3月6日,《申報》載來件,完全華商股分《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章程》,民國三年一月三十一日臨時股東會議定。
3月10日,《申報》載,商務印書館聲明代印證券被竊:
本館承印政府發遠蘇路股本有期證券,于本月九號在福州路發行所門首送貨車上被竊,失去自五萬八千零零一號起至五萬九千號止,計原股本每張五元證券一千張,除報告交通部及蘇路股款清算處,聲明將此項被竊證券作廢,并報捕緝查外,用在登載中西各報,將來各界如有被竊號數證券發現,務請將人券一并扭送本館,送官究辦。此項被竊證券,倘嗣后發生一切交涉,均由本館擔負責任,與交通部及蘇路股款清算處無涉。再,如有人拏獲該證券全數送交本館者,酬洋二百元;通風報信因而拏獲者,酬洋一百元。
3月11日,《申報》廣告,民權出版部出版《孽冤鏡》《玉梨魂》《蘭娘哀史》《錦囊》。
3月13日,《申報》載,中華書局關于郵票購書的啟事:
郵票購書諸君鑒:交通部令:凡未蓋中華民國戳記,及前清舊郵票,一律作廢,定于陽歷四月一日實行。本局自三月二十一日起,截止收用。此后諸君如用郵票購書,務請用民國新郵票,舊票概不收用。特此奉告,即請公鑒。
3月14日,《申報》載,廣智書局退股聲明:
去年因時報股份公請福岡律師仲裁,公斷退股還銀,現已將銀收訖。所有華益股份銀五千元文字第一號股票一紙,又五千元文字第二號股票一紙,又四千元文字第三號股票一紙,又五千元文字第四號股票一紙,又兩千元文字第五號股票一紙,又三千元文字第六號股票一紙,森記四千八百元文字第七號股票一紙,又九千七百元文字第八號股票一紙,又九千七百元文字第九號股票一紙,均作廢紙,特此登報聲明。華益公司森記廣智書局代表鄺棠仲。
3月15日,《申報》載,上海伊文思書館關于第三次擴充并改名為伊文思圖書公司之啟事:
啟者:鄙人對于中華教育,素愿竭力匡助,故特別創辦本書館于滬上,獨立經營十載余矣。凡歐美最新最善之書籍,咸搜羅完備運來華,以供各界之用。旋又為歐美九大圖書公司駐華總經理,藏書益富,訂價愈廉,早蒙各界贊許,故近來營業日益發達,銷出之數較前倍加,大有應接不暇之勢。溯自中國改建共和,首重教育,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教育亦何莫不然,故將來書籍之求,必較多于現在。鄙人不自量度,敢效綿薄,惟非大集資本斷難功,設不預謀,屆時書或不足供應,既負各界厚望,又失鄙人初心。鄙人有鑒于此,銳意擴充,增加股本,并改名曰伊文思圖書公司。現經眾公舉鄙人復任總理之職,其余各部執事人員,如華經理陳君錫余等,各照舊辦事,一無更調。惟學校書籍發行所,初設于樓下,后嫌地方狹小,改遷樓上,意謂地位較前既廣,足敷布置,第近日士子云集,立無隙地,殊屬不便。職是之故,特辟隔鄰廿九號,為學校書籍發行所,舊有之三十號,為一切學校用品及顯微鏡儀器、醫學書籍發行所,地位既寬,儲藏愈富足,供各界采購。嗣后各界諸君,凡有函件惠賜,請用伊文思圖書公司名字。舊有與伊文思書館往來賬目款項及訂立各種合同,新公司一律作為有效。本公司茲隨更組伊文思,始籌辦,事宜多,恐未能盡善,尚祈海內外君子賜函指教,無任歡迎。端此敬告。
3月15日,全國商會聯合會召開第一次大會,書業界有聯誼活動,贈送書刊及有關物品(見《申報》16日報道):上午散會時,由中華書局分贈《實業界》一冊,《中華小說界》領書券一紙;下午開會之前,由商務印書館分贈徽墨二錠,狼毫二枝,信封百枚,信箋兩盒,及《圖書匯報》一冊,《成績概略》一冊,信片十張。
3月16日,《申報》廣告,廣益書局敬告郵票購書諸君:
外埠購書諸君以匯兌不便之故,往往用郵票作為代價。自即日起,凡郵票購書者,請購中華民國新郵票,寄下前清郵票及加蓋中華民國四字者,概不收受。特此布。
3月16日,《申報》載,食舊廛舊書鋪啟事:
啟者:方今國學凌替,舊籍日稀,茍不搜討藏棄行且蕩然無存。本鋪有恫于此,竊欲鳩合同志建一藏書庫,而力有未逮,只得于流傳方面略效綿薄之力。爰設肆海上,專搜集宋元舊槧校鈔秘籍,并人家精刻善本,以供海內收藏家之取求。各書皆平價發售,冀廣流傳,每一二月編印書目一冊。詳注版本,俾閱者便于指索,外埠函索,即當寄奉。茲于陰歷二月二十日開肆,好古諸君尚乞惠臨檢閱,本鋪有榮幸焉。上海新北門外天主堂街四十三號食舊廛謹白。
3月17日,《申報》載,商務印書館開辦的商業補習學校畢業紀盛:
商務印書館于己酉年,在本埠北福建路創設商業補習學校,招收學生八十余人,均系品學兼優者,特請該館編譯所極有經驗之士為教員,授教商業上必需之知識技能,計授課二年,實習三年,除逐漸淘汰外,尚存二十余人。刻屆五年期滿,舉行畢業考試,于本月一號特請該校校長蔣維喬君為監考兼國文考員,鄺富灼君為英文考員,謝某等考試算學及其他各種商業要項。上星期揭曉,計取考試合格者,甲等:陳釣勛、韋溥鄉、汪子然、胡白莊、施敬康、朱頌盤、程雪門等七人,乙等十三人,丙等三人,于日前由該館總副經理印有模、高鳳池等發給畢業文憑。聞該生等平日辦事,素極勤慎,為該館經理所贊許,此次考試成績,果能斐然可觀,故該館經理擬優加薪水,以資獎勵,是亦商界之別開生面者也。
3月17日,《申報》廣告,時中書局出售舊書:
現有人寄售家藏古本精本書籍,本局已經編印目錄,定價劃一,倘蒙好古諸君選購,請隨時惠臨四馬路望平街本局可也。
3月28日,《申報》廣告,中國圖書公司出盤與受盤:
出盤中國圖書公司:本公司發行所、印刷所、生財機器、存貨人欠貨款及牌號、著作權及各分店存貨,一切完全盤與周九頤堂為業。業已交割清楚,所有從前解散時攤還兩成股本,尚有未曾收去者,及欠人債項,與夫一切承辦未了之事,概由唐孜權擔任理楚,并在望平街外國墳山對面書業商會內設立清理處清理,概與周九頤堂無涉。特此聲明。
盤受中國圖書公司:該公司發行所、印刷所、生財機器、存貨人欠貨款及牌號、著作權及各分店存貨等一切完全盤與周九頤堂頂受接收。新公司另設和記為號,所有該公司從前解散時攤還兩成股本,尚有未曾收去者,及欠人債項,與夫一切承辦未了之事件,均由該舊公司代表唐君孜權擔任理楚,概與周九頤堂無涉,特此聲明。
中國圖書舊公司新舊債戶諸君鑒:本公司業已完全出頂與周九頤堂為業,所有本舊公司各債訂于陰歷三月十五日午后二時假望平街外國墳山對面書業商會,邀請諸公懇商清理方法。除另函通告外,恐有遺漏,特再登報布告,屆時務請債戶諸君惠臨賜教。陰歷甲寅年三月朔。上海中國圖書舊公司原經理人唐孜權謹啟。
4月10日,《申報》載,商務印書館收回外股后農商部準予備案批示:
商務印書館呈奉農商部批云:呈悉。查該公司成立有年,于印刷出版事業,頗著成效,茲據稱,印刷日精,營業亦頗發達,經股東特別會議決收回外股,現已為完全華商自行集股辦理之公司等語,熱誠毅力,至堪嘉許,附呈改訂章程,亦均屬妥洽,應準備案。此批。
4月10日,《申報》載,江西人宮滸生因混入河南路商務印書館,以購物為由,乘間竊取書籍,被捕拘押解送公堂。
4月10日,《申報》載,全國商界聯合會各省代表至閘北寶山路商務印書館印刷所,由該書館總經理印錫璋君陪至編輯所、機件所、印刷所等處,逐一參觀,繼由印君款以茶點,始握手而別。
4月14日,《申報》載,商務印書館于中國青年會講堂續演幻燈:
教育部規定通俗教育章程,設有專條,采用幻燈,原欲攝取科學國粹縮入影戲片內,以供校外補習之助。商務印書館歷年從事研究,搜求各種圖書,依法制造。前于青年會試演,光彩照耀,觀者莫不稱許。現在出品日多,計分八類,共有一百四十余張,如:古今人物、孔林遺跡、革命事實、西湖風景、各省名勝、上海風景、動物、雜俎等類。茲徇學界之請,定于十五晚,假座中國青年會講堂續演,并加演最新活動影戲,想屆時往觀者,必實繁有徒也。
4月15日,民國第一圖書局在《申報》刊登通告,由于搬遷,請商家領寄存本局鉛版。
▲4月21日《申報》,育文書局關于檢還前存集成公司暨本局棧房各鉛版之啟事:
民國第一圖書局、席子佩先生同鑒:報載,圖書局告白云:商家前存集成公司暨本局棧房各鉛版,限陰歷本月念六日領取。敝局已于限內偕同原辦集成公司席子佩君往領,未發。查敝局所存集成之鉛版,計《景岳全書》《痬醫大全》《王六科》《外臺秘要》《牧令全書》共五種,值資甚鉅,均經席君子佩親筆出具取版條據。茲圖書局告白,一則曰限期領版,并未如限照交,再則曰暫緩領取,俟理有頭緒再行通告。敝局所存各版,曾經上海商務總會理結有案。敝局不論圖書局與席君如何糾葛,未便過問,只有照據過問,向席子佩君取版,別無他說。茲再限請席子佩君于一星期內,將以上五種鉛版如數檢還。倘再延宕,惟有起訴,尚祈鑒諒。除函報商務總會外,特此登報布告。育文書局經理夏竹齋啟。
▲5月12日《申報》,育文書局敬為席君子佩道歉:
敬啟者:本局寄存集成圖書局之鉛版五種,該局替受與民國第一圖書局,五種鉛板,屢索推諉,不肯發還。本局曾經登報詰問席君,限于七日內向該局交涉歸還,本局逾限起訴云云。現由同業公舉書業代表等,邀同原人訴告捕房,蒙即派中西包探前往調查屬實,諭令第一圖書局如數發還,以昭公允。鉛版內《六科準繩》《外臺秘要》兩種,席君亦有股份,負疚之余,登報聲明,以志歉忱。謹此布聞,伏維公鑒。
4月20日,教育部發布《教科書末頁附印部令及規程摘要》布告:
本部所有關于各學校命令及規程,雖經迭次公布,恐僻遠之地未盡周知,辦學之人無從依據。今查各商店教科書外皮之末頁,有登印廣告者,有不印字跡者。如將此項部令及規程摘要印入,按冊以次登載,似為用較大,或于各冊教科書之末,附頁印入,尤為明晰。現本部已摘要錄出,各商店如有愿擔任印入者,仰即來部領取。
4月25日,《申報》廣告,民國第一圖書局印刷所招盤:
因經理乏人,停止營業,招商承項,所有局內生財機器、鉛版書籍、紙張物料以及一切裝修器具概行出盤。
5月11日,商務印書館開股東年會,次日《申報》有報道:
商務印書館開股東年會記:昨日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在愛而近路紗業公所開股東年會。當開會時,公推伍廷芳君為臨時議長,報告去年營業情形,共贏余四十三萬余元,決議每股分派利息二分,俟息單繕就,即行分送各股東,并因去年營業進步,提議增加股本五十萬,合成二百萬元,經股東全體通過。旋即推舉新董事七人,伍廷芳君得最多數,其次為鄭蘇戡君、周金箴君、印錫璋君、張菊生君、鮑咸昌君、高夢旦君,又監察人三人,為張廷桂君、丁斐章君、葉揆初君。遂散會。
5月13日,《申報》廣告,廣智書局分類精校《飲冰室文集》付印,精裝兩冊。
5月14日,《申報》載消息,京津間之各校運動會,中華書局贈銀杯一只,大銀杯兩只。
5月21日,《申報》載,北京政府教育部令公布該部編審處規程。5月28日《申報》全文刊登該規程。
5月22日,《申報》廣告,中華書局招考校對員,年齡二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薪水十二元至三十元,不留膳食。
5月27日,《申報》載,中國圖書公司新舊債權諸君鑒:
中國圖書公司出盤后只余價洋二萬三千六百零九元六角零六分,計負債十一萬七千三百四十四元零七分一厘(新舊存借各款、同業往來寄售貨款一并在內)。四月十號開正式債權清理會。公議照破產例,將余洋共同按成攤派,每百元派得二十元零一角二分,定于陰歷五月初四起,十五日止,每日午后二時至五時,在望平街外國墳山東首書業商會內,由債權人會同書業商會,驗據照發,以昭公允。請債權諸君,屆時持據速領,是所盼禱。再,公司現既照有限例破產,債權人公議,不再向股東追債,所存股本亦不能派還,特此聲明。中華民國三年五月廿四日。中國圖書公司債務清理處通告。
6月4日,北京政府司法部通飭嚴辦翻版案件:
五月十九日準農商部函開:據全國商會聯合會呈稱:據上海總商會議董印有模提議,請通令各省嚴辦翻版一案,經大會議決,理合呈請轉咨司法部通飭各省審判官廳,遇此等案件,務須按律辦理等情。相應抄錄原呈函,請察核辦理等因到部。查著作權律第三十三條以下所定禁罰綦嚴,該會原呈所稱翻版之案,湘、鄂、粵、魯、川、豫等省最甚,已經發見正在訴訟中者,幾于無省不有等語。足征此項訴訟日漸增多,自非援用該律切實保護不可。為此飭知各該廳暨兼理訴訟,各該縣知事,嗣后遇有侵害版權案件,務須按照著作權律第四十條以下所定罰例,切實辦理,勿得稍涉輕縱。
6月7日,《申報》載,中國第一圖書公司欠款被控,并將公司拍賣,余款存儲書業公所:
中國第一圖書公司經理唐孜耀,因虧欠邵倩記押款洋九千元被控,業經公廨傳訊,并將該公司拍賣。嗣因原告代表哈華托律師請將所得拍賣銀二萬三千兩,如數繳存公堂判候查核在案。前晚復訊,由書業公所代表沃沛律師偕同公所代表孫楚琴投案聲稱,原告之押款雖應盡先料理,然只可照押款之數繳存公堂,如原告律師所請,將所得拍賣銀全數繳存,敝律師殊不為然云云。而信成銀行亦延秦聯奎律師投案代表,請為追款。王襄讞判除照押款之數繳存公堂外,余款存儲書業公所,著孫楚琴為理帳人,查明再核。
6月9日,《申報》廣告,商務印書館贈送舊小說樣本,函索即寄。
6月11日,中華書局訂定公司章程,其中規定盈余分配辦法:先支付股東官利常年8厘;余數分作20成,股東得10成,創業(即創辦人) 2成,公積3成2厘,特別酬勞8厘,辦事人4成。
6月16日,《申報》載,介紹舊小說:
商務印書館近請侯官吳翊亭先生編輯舊小說,全書千余頁,分訂十冊,定價六元,預約半價,定八月出版,七月底截止預約。是書搜集說部諸書之詞義兼善者,自漢魏六朝以迄近代,都為六集,誠小說之大觀,亦學文模范也。
6月20日,北京政府飭京內外各學校《中小學修身及國文教科書采取經訓務以孔子之言為指歸》文。
6月25日,《申報》載,信成銀行追索民立圖書公司借款案。《申報》有后續報道,匯錄如下:
▲6月25日《申報》,信成銀行追索借款:
信成銀行延福履理律師至法公堂控稱,前有于某將民立圖書公司房屋機器抵銀八萬兩,逾期不贖,核計本利已有九萬三千兩,今既屢傳不到,應請缺席判決,惟于亦有銀一萬五千兩存在信成銀行,請堂上準予將存款扣留作抵。該公司亦延達商律師代辯稱,于系民立公司經理,惟民立系公司性質,請堂上準予公司中派人到堂代表一切。中西官判控于之案展緩七天再訊,至于于之存款準予信成銀行扣留,候定斷再行核辦。
▲7月3日《申報》,法公堂注銷民立圖書公司抵款案:
信成銀行前延福履理律師代表投法公堂,控民立圖書公司總理于某于上年七月間,將民立公司房屋機器等項,向信成抵借銀八萬兩,逾期不贖,核計本利銀共九萬三千兩。于自己名下存在信成之一萬五千兩,請準扣留劃抵,并因于迭傳不到,請缺席判決,經法公堂判,于存銀不準提取,余俟七天再訊在案。昨日民立公司延達商律師代辯稱,民立系公司性質,于某不過總理,況民立公司之基地坐落滬南,理應投華界控追。福律師駁稱,民立公司抵款系于出面,于住法界,應歸堂上訊追。讞員聶君商之法副領事德君,以該公司坐落華界,于又不在上海,要廨未便,準理判將案注銷。
▲9月4日《申報》,民立圖書公司欠款案辯論終結:
前信成銀行前代表律師孫彭壽在地方審判廳控前民立圖書公司總理于右任將該公司業產并生財機器等立據抵借,去銀八萬兩,屆期不贖,到今共虧本利銀九萬余兩,請求訊追等情。前經該廳辯論未結。昨日復訊,由張韜推事官開庭辯論,原告代表并該行總理周舜卿及代訴人安士振等,均到案伸訴,被告不到,由代表律師謝健等蒞庭辯訴。問官研訊之下,即以今日為辯論終結,諭令兩造退去,聽候送達判詞。
7月2日,《申報》載,教育部宣示編訂教科要旨:
教育部湯濟武總長近頒一通飭,宣示中外小學校修身及國文教科書編訂要旨,以期折百家聚訟之紛,收統一教育之效,言之甚為詳盡。其詞曰:教育部為飭知事,案照本總長呈請注重道德教育,擬于中小學校修身及國文教科書內采取經訓,務以孔子之言為旨歸,并審訂各教科書教授要目等辦法。奉大總統批:卓識偉論,由部即本斯旨,詳審修訂,等因。查編訂教授要目、審查教科書編纂綱要,業經本部另定規程,設會研究。至坊間所發行之修身、國文教科書以及各學校現編教程、私人所纂課本,節目不無參差,取材未必悉合,自應由本部遵照大總統批行原案,宣示要旨,飭令改訂,以免家自為教,人自為學之弊。惟是本部所標尊孔要義與時流所論者,微有不同,非慎思明辨,無以折百家聚訟之紛;非確定涂程,無以收統一教育之效。茲事體大,本總長不能不為我國學子一揭橥之。凡一國之存立,能維持永久而無失者,必其國民有特殊之風俗、歷史、地理為造成其特性之主因,涵濡孕育,篤生圣哲,發揮此特性,以立人倫之極者,是謂國民模范人物。被之為道德,施之于庠序,保存光大此特性,并不戾乎世界人類之公性者,是謂國民教育。國民教育以國民道德為本根,國民道德之淵源肇于國民特性,而集其成于出類拔萃之模范人物也。故夫一國教育,必探其質干所在標舉之,以立人心之準,斯能范圍不過,曲成不遺。泰西各國之以《圣經》列為教科,日本之以萬世一系天皇神圣等語刊之教本,一基于宗教上之信仰,一基于政治上之信仰。其用意固別有在,要皆導源于國民精神上之所固有,未可以牽強附會,剽取形似,致失國性之真,而貽無窮之患。我國立國數千年,其間幾經動搖簸蕩,而此泱泱雄大之國民性卒能卓然不可磨滅,歷史已有明征。惟求之歷史人物,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足以賅我國民性之全,表示于世界各國而為我國教育上之模范者,莫大于孔子。歷代之崇孔子,多從事于訓詁、詞章、性理、制藝之末,求能本孔子之言行,身體力行者蓋寡。本總長以為國民不自知其特性之所在,則必澌失以至于亡國。民不知尊崇其特性所寄之模范人物,則必渙如散沙,終并失其國民性。孔子之道,夫婦之愚,可以與知,其微言大義亦多散見群經之內,則于學校教科中采取其言行之切于倫常日用者,發揚吾國民固有之秉彝而示以懿德,庶國民教育對于國民模范人物,本良知之信仰,乃益顯其效能。時賢有見于此,盛倡尊孔之義,以維教育,用意之深,至堪敬佩。惟其中不可不辨者,一則尊孔與國教不能并為一談,一則讀經與尊孔不能牽為一事。以立教為尊孔,于史無征,無征不信,不信民弗從也。以讀經為尊孔,經籍浩繁,義旨淵博,兒童腦力有限,與其全經課讀,諸多捍格之虞;孰若折衷圣言,較得會通之益。本總長深維國民教育與國民特性之關系,不能不以數千年所奉為人倫師表者為道德之準繩。嗣后各書坊、各學校教員等,編纂修身及國文教科書,采取經訓,務以孔子之言為旨歸,即或兼及他家,亦必擇與孔子同源之說。從前業經審定發行之本,如有違背斯義或漏未列入者,并即妥慎改訂,呈部審查,以重教育。各該中小學校教員講解修身或國文時,間有征引孔子言行之處,并各依于生徒年齡程度,循序演進,更端指導,務令淺深各有所得,信仰積于無形。率此以往,甄陶熏育,迪其所固有,補其所不及。模范人物既為國民精神之所寄,國民道德自緣模范人物而日新,斯國民教育必有最良之效果,發見于全國,以競美于世界。較之以國教尊孔,設專科讀經,其遠近廣狹為何如?斯又不待辨而明者也。所有本部宣示尊孔要義以定教育指針,暨飭行審訂教科書編纂教授要目、審查教科書編纂綱要各辦法,除飭行教授要目編纂會、教科書編纂綱要審查會、編審處各員外,合行特飭遵照。此飭。
7月4日,《申報》廣告,揚州競存印書館招設分銷處:
本館在揚開設有年,轉運滬上各大書館中西書籍、儀器、文具。嗣為輔助教育、便利同業起見,特與上海商務印書館立承辦者,即請訂條約,在揚設立江北特約發行所。現擬推廣營業,在淮揚各屬城鎮,添設分銷處。一所有志,函告本館,當將試辦分銷處章程寄閱可也。特此布告。本館經理人謹白。
7月5日,《申報》廣告,華商股份商務印書館大贈紀念券,陰歷七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四日,購品滿五角者即有贈券,章程另詳。
7月7日,《申報》載,公共公廨審判熊元翰控告戴云章假冒著作侵損著作權一案:
翻印書籍之口實:公共公廨近接地方檢察廳函開:準贛省南昌檢察廳函稱:熊元翰控告戴云章假冒著作侵損著作權一案。此項著作系由滬北科學書局主甬人楊沐林翻印,請飭移傳訊究等情。由廨準飭捕房傳訊在案,昨據南昌檢察廳法警投案聲請移傳歸案。孫襄讞商之英領卓君,以楊未到案,援照以原就被之例,諭令來警回稟廳長,飭令原告自行來廨候質。
7月12日,常州同鄉書業同人在上海錫金公所召開推舉代表會。次日,《申報》有報道:
錫金書業同人開會紀。錫金書業同人于昨日午后二點鐘,假錫金公所議事廳開推舉代表會,到會者約有百余人。先由胡子瀛報告開會宗旨,繼由中華書局陳瑞周詳述推舉代表之情由。大致謂錫金公所于陰歷本月初一日登申、新兩報,敦請同鄉各業推舉代表到所襄辦,故吾業中人今日歡敘一堂等語。后推舉俞仲還為代表,經全體贊成議定,即日備函致公所坐辦,以便討論公所進行事宜。遂散會。
7月14日,《申報》載,修正各部官制之公布,其中內務部警政司掌管著作權事項。
7月16日,書業商會附設之補習所行第七次暑假禮。次日《申報》有報道:
書業商會補習所放假:望平街書業商會附設之補習所昨日行第七次暑假禮,由文明、中華、有正、商務四書局發給獎品,以資鼓勵。聞該會補習夜課,凡同業者概不取費,他業學生亦僅取報名費一元。主持校務者為吳君秋坪、趙君連人。自今年始,專重國文一科,并授同業中必要之知識于各生,成績頗有可觀云。
▲1915年2月6日《申報》,書業商會補習所休業給獎:
望平街書業商會附設之學徒補習夜課,已歷有年,聞今歲辦國文專科以來,學生頗有進步。茲屆寒假,已于昨晚八時行休業禮,并備有文明、中華、商務三書局各種獎品,以示鼓勵。首由教員愈孟絜勉詞,既由吳秋坪、趙連城給獎。學者無不歡欣鼓舞云。
7月19日,《申報》載,商務印書館敬告購股諸君付款啟事:
近承不棄,先后認購敝公司股分,為數甚重,敝公司未能即時應命,致勞垂問為歉仄。敝公司定章購股,須經董事會承認,一經決定,當有通知書寄呈,請接到后,即持該通知書親到敝公司總發行所樓上總賬房內顧小舟君處付款,掣付收據,恕不致誤。伏維。
7月24日,《申報》載,中華書局購置房產聲明:
坐落上海公共租界靜安寺路地一方英冊道契第二千四百三十九號,計地三十五畝九分零六毫;又北面兩方英冊道契第五千五百三十六號,計地四畝八分七厘一毫,英冊道契第五千五百三十七號,計地二畝六分零六毫,以上三方共四十三畝零,統由本局購置,作建造場屋之用,以前如有糾葛抵押情事,統與本局無涉,特此聲明。
7月26日,《申報》載,淞滬警廳遵令禁售黨人書籍:
上海鄭鎮守使奉宣武上將軍馮君飭知,奉總統府辦事處查禁黨首孫文等所撰各種書籍,希飭警廳一體查禁售賣等因。鄭君立即飭知淞滬警察廳長徐輔洲君轉飭各區署,一體查明境內各書肆有無售賣此種書籍,隨時查禁,如違提究。
7月27日,上海書業商會會董俞復等為駁拒外國書商要求享有我國著作權呈。
8月5日,《申報》廣告,欲得贈品者鑒,商務印書館收回外股紀念書券:
此項紀念書券,任取何書,均以實洋計算。本版小學教科書,滿實洋五角,贈書券二角;滿實洋一元,贈書券四角。小學以外本版各種書籍,滿實洋五角,贈書券一角;滿實洋一元,贈書券二角。各種雜志、儀器、文具、歐美西書,滿實洋一元,贈書券一角;滿實洋兩元,贈書券兩角。
8月10日,中華書局歡送游美學生。次日《申報》有報道:
中華書局局長陸費逵君、編輯長范源廉君,及全體局員,昨假徐園歡送清華學校遣送美國留學諸君,藩會者百數十人。
8月15日,《申報》載,上海利川書室買賣舊書廣告:
敝處為流通古籍起見,隨時收買各種舊書,并受友人囑托,擬購大宗書籍,建設書樓。本外埠同志有肯為贊助者,祈先將書目詳細抄示,當即審查函商辦法,事成以后,從優酬謝,借答盛意。再者,敝處有舊抄舊刊書百種,平價發售,收藏諸公,或枉駕惠顧,或函商訂購,均極歡迎。通信處:上海西門外江蘇教育會后九十九號。
8月19日,《申報》廣告,上海錦章圖書局推廣營業,增合資本,續添上等機器。
8月20日,黑龍江通志局在齊齊哈爾市成立。該局為官辦修志機構,同時也是圖書編輯出版機構。
同月,中華書局編輯部遷至東百老匯路88號,編輯員增至百余人。
同月,輯刻云南叢書處在昆明成立,1947年改為云南文獻委員會,負責編輯刊印《云南叢書》,經30余年的努力,編輯出版初編152種、二編69種。
9月8日,《申報》載,上海錦章圖書局推廣營業廣告:
本局開設上海二十余載,自建高大廠屋,精印各種書籍,專銷本埠同業,大有應接不暇之勢。歷承分埠紛紛函訂,未能應命,殊深抱歉。今因推廣營業,普及全國起見,增合資本,續添上等機器十余架,精刊各種經史子集、醫卜星相、畫譜尺牘、新舊小說等名目甚伙,另印書目,以備選擇。倘蒙各埠同業及商學諸君惠顧,零售批發,定價極廉。外埠函購,書價請由郵政局匯票寄下最為便利。如寄郵票,概作九五扣計算,原班回件,決不有誤。本局印刷所在法租界白爾格,批發所在老北門內穿心街西,新設發行所在英租界棋盤街五馬路口。現正修葺,不日開幕,特聘博學碩儒編輯雜志以及最新小說、科學等書,內容佳妙,裝潢精雅,出版有期,再行通告。
9月10日,《申報》廣告,林譯小說出版,特價發售加贈書券,展期陰歷九月二十四日截止,購者從速:
閩縣林琴南先生所譯小說五十種,分訂九十七冊,原價三十六元,現定特價十元,并贈書券二元,郵費中國境內七角半。再,林譯小說自第一編至第廿一編曾印《說部叢書》中,如已購《說部叢書》不愿重復者,可購第廿二編至第五十編(計念九種),特價六元五角并贈書券一元三角,郵費五角。
9月14日,《申報》載,婦人邵婧記控中國圖書公司經理:
是存款而非抵款:婦人邵婧記控中國圖書公司經理唐孜權與周九頤不理抵款本利洋九千四百六十元,前日由廨傳訊。兩造均延律師上堂,代辯良久,中西官以被告所呈負債薄上并未載明此款應將抵款案注銷,惟原告執有存折,所有該公司呈案之款候發還書業公所酌核。
9月18日,《申報》載,發行淫書之干涉:
向為書業之王慶和,著有淫書一部,名曰《多妻鑒》,托大沽路某印書局印成,裝訂成本,前日運至滬寧車站,擬帶往外埠銷售,被同業人任錫榮、張炳華、浦德生得悉,以此種淫書有干例禁,在北浙江路附近將書攫去,當被鳴捕拘獲,昨解公共公堂請究,即經中西包探稟明前情,將書呈案請察。訊之被告三人,供稱是書原版現在邑廟某書坊等語。王襄讞商之美領博君,以出售淫書,久干例禁,著將呈案之書銷毀,惟被告攫書圖詐,亦有不是,判各押三禮拜,并候函致上海縣知事查明。原板銷毀。復廨備查各該被告所供確實,準各改押兩禮拜。
9月23日,《申報》載,江蘇官書局歸并江蘇第二圖書館批文:
蘇省第二圖書館籌辦員沈維驥日前詳請將吳縣知事兼管之江蘇官書局,歸并圖書館辦理等情。經巡按例批示云:江蘇官書局書籍板片,至堪珍貴,該員現請將該局歸并圖書館,以資整理,事屬實情,仰候飭知蘇常道尹轉飭吳縣知事,即將該局書籍板片器具摺據及售存款項,一并點交該員接收辦理可也。此批。
9月26日,《申報》載,永利公司、崇正書局關于貨款啟事:
啟者:本兩號所欠各寶號貨款各賬,已經大眾公議,允許五成了事,并蒙簽字在案。后已兩次付款四成,立有議案,并登申、新兩報申明外,其余未付之一成,前經大眾議定,限陰歷本月初五日找訖了事。現此款業已到申,請各寶號諸君將本兩號前付之各種票據,一并攜帶前來原處,以便收取其余一成款項。若有票據失落之家不能攜來交代者,則此各種票據一概作為廢紙,自此一成收據已為五成,收訖以后即為一齊了結,恐后無憑,特此登申、新兩報。
9月28日,《申報》廣告,上海四馬路望平街同慶公棧改良新小說社開幕,大贈彩,大減價。
9月28日,袁世凱下令征集有關清史書籍,以備清史資料。《申報》于10月1日全文刊載此令。
10月10日,《申報》廣告,中外編譯社總發行所遷移:
本社由本月五號股東會議議決,為事實上便利起見,特將本總發行所于本月九號遷移于上海法租界寶昌路退步里本總事務所。凡關于本社定報批發一應事件,均請逕函該處接洽可也。
10月15日,中華書局董事局第十三次會議,專題討論與商務印書館聯合問題,用以消除彼此激烈的競爭,期免于“兩傷兩亡”的前途。
10月21日,《申報》消息:商務印書館控丁少安欠洋一千五百元不理等情,昨由捕房將被告傳案請示奉判,交保候訊。
10月24日,《申報》載,書業商會補習夜課定期開學:
望平街書業商會內設立之補習夜課,暑假后因該會開十周紀念會,辦事者無暇兼顧,稍遲數星期。今擇于陰歷九月初十日開學。尚有余額數名,無論何業學徒,有志向學者,速去報名。聞并不收取學費云。
10月27日,參政院開會討論出版法。11月1日,《申報》有報道:參政院代行立法院十月二十七日午后四時,搖鈴開會,尚不足法定人數,候至四時二刻開議,參政列席三十六人,政府特派委員一人,黎院長主席宣告開議。第一業,出版法案。總統提出首由政府委員登臺說明大意,逐條說明規定之命意,略謂人民出版之自由,載在約法。夫欲文明之發達,必須出版之發達,然出版無所限制,必將有害公安,有妨公益,故必制成法律,俾人民有所遵從。今所提出者,計第一條規定出版之范圍,第二條規定出版關系人,第三條為著作發行及印刷所姓名、住址、名稱之規定,第四條為稟請備案之規定,第五第六兩條為稟報備案手續之規定,第七條為依著作權律出版之規定,第八條稟報再版增刪修改之規定,第九條為函件等類出版之規定,第十條第十一條為禁止出版出售之規定,第十二條至第十九條為違反本法出版處罰之規定,第二十條則規定公訴期間,第二十一條為規定縣知事代理屬于警查官署權限,第二十二條規定公布日施行。主席詢問有無討論,眾稱無討論,遂指定王揖唐、王世叢、胡鈞孫、多森塔旺布魯等為審查委員。
同月,書業商會十周年紀念。《申報》有相關報道,匯錄如下:
▲10月4日《申報》,書業商會十周年紀念:
望平街中國書業商會成立已有十年,茲聞該會會董俞復、陸費逵、狄葆賢等,擇于本月十三晚八時,假座北四川路中國青年會開十周紀念,會邀請名人演說,并演影戲以娛來賓云。
▲10月16日《申報》,上海書業商會十周年紀念大會開會辭:
本會成立于乙巳年之秋,迄今適十周年。查書業由來已古,從前豈無同業公所,以敦情誼者,然閉關時代,著作無權,業書者可以自由翻版轉販覓利,而于國家文化之隆替,無重大之關系。自瀛海辦通,新學新理,日出不窮,我書業遂當輸灌文明之沖,翻譯編輯成本既巨,與前此僅以轉販覓利者情形不同,不得不結合團體,共守文明法律,互保權利而促文化之進步。此本會創設之原因也。自有此會以來,所辦交涉事件,皆能公平處理,以息爭端,尚稱滿意,成案可稽,無庸多贅。故本會不但為我書業所利賴,而著作家亦得所保障,可以發抒新知、新理,以嘉惠士林。本會關系我中國文化之發達,甚非淺鮮也。無識之徒或謂本會之設,為但固數家之利權,形同壟斷,不知費絕大之資本,而任人翻版,誰與任此艱巨?即如日本,一島國耳,而大書肆林立,小者更不知凡幾,況我中國疆域之大,人民之眾,將來風氣日開,教育普及,書業發達,靡有既涯,有為者亦若是,豈滬上區區數家爾,可以包舉一切耶?有競爭始有進步,我書業諸君惟有放大眼光,以增進我中國文化為前提,而以一家之私利為次,亦惟我中國民智日進,需書愈多,我書業之發達,即在其中,從可知矣。鄙人應有歉然于懷者,則印刷進步甚緩是也。精美之件,尚當求之外國。我中國之民,知識豈不如外人,第以但顧目前小利而不求自立,致瞠乎人后。要知舶來各貨,皆湊合我國人之好尚而足以席卷我金錢,獨書籍一項,外人無術可以侵奪,此正我書業之無量幸福也。惟求印刷之利不致外溢,不但我書業有所增進,而所需工人既多,裨益小民生計,亦非淺鮮。愿本會諸君自后親愛益加,猜忌悉泯,互相輔助,互相提攜,促國家文化光昌,我書業之責,亦本會之榮也。
▲10月22日《申報》,上海書業公所廣告:
本公所就本城新北門內老街舊有房屋,大加修葺,已于七月間遷入。茲定于陰歷九月初七即陽歷十月念五號午后二時,特開全體會,已先著人續行調查本埠城廂內外各同業局所店鋪、牌號、地址,以便邀各號執事到所,籌議一切應辦事宜。惟恐調查未及普遍,用特登報布聞。凡吾同業有愿聯絡者,屆時務望惠臨是盼。
▲10月27日《申報》,書業公所舉行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
書業公所全體大會紀事:上海書業公所開辦已久,歷來保全公益,維持版權,成效素著。向在小花園辦事,近以新北門內原有舊址交通不便因,遷回城內,房屋重經修葺,煥然一新。昨特召集全體大會,舉行落成式,并選舉董事。到會者不下數百人,當經臨時主席黃潤生君宣讀開會詞,葉九如君報告歷年概況,及創辦時屢起屢蹶之困難情形,聞者為之動容。嗣由商務印書館高翰卿君演說《團體及書業之要旨》,略謂書業與教育及國家之強弱,均有密切關系,與各業性質不同,非僅為圖利者可比,當放大眼光,時時有輔助國家、普及教育、灌輸新智識之觀念。又謂凡一團體,必有富于責任心及希望心之兩種人互相激勵,任勞任怨,方可望其發達,同行營業亦當出以文明競爭,不可用破壞卑劣之手段。卒又表示其本業商會當與公所合并辦理之意見,眾皆拍手贊成。繼由中國圖書公司龔伯英君演說,大旨謂當破除私見,共謀公益,聯絡同行,實力團結云云,語甚懇切痛快。繼乃投票選舉,當眾開票,選定高翰卿君為正董,葉九如、龔伯英二君為副董,事畢散會。是日會場整肅,秩序井然,演說者又皆學識高尚,多提撕商德之言,足見該業中大有人在也。
11月3日,中華書局在《申報》上刊登征文啟事,征文內容包括“中國公民讀本編纂方法及要目”“小學國文教授分讀本、文法、習字、作文述及方法及教材要目”等十二題。
11月11日,《申報》載,由商務印書館印刷所工人組織成立的工商界青年勵志會,擴充會所:
閘北寶山路寶興西里收字十七號工界青年勵志會,系商務印書館印刷所一般工人所組織,成立以來不過一載有余,而進行極速,設立夜學校,發行雜志,且設有演說部、運動部、音樂部、藏書室及娛樂部等,一意培植青年,故頗受社會歡迎。會員刻已在二百人以上,現因房屋太小,不敷辦事,故于上星期日遷入隔壁十八號三幢洋房內辦事,且聞目下正在征求會員,凡贊成該會宗旨者,均可入會云。
11月21日,《申報》載,宜興縣教育參觀團蒞滬,次日《申報》有報道:
日昨復參觀商務印書館印刷、編譯二所,其規模之宏大,或稱為亞東書業第一,洵屬不誣。并聞該館歷經三次戰事,不特未受影響,營業且日益發達,我華商自辦之公司,有此成績,誠可喜也。
11月23日,《申報》廣告,中華書局寄售《古今圖書集成》。
11月23~28日,江蘇省教育會演講大會在上海舉行,江蘇省各地教育界代表一百余人與會,上海書業界多有聯誼活動。《申報》有連續報道,匯錄如下:
▲11月23日,江蘇省教育會演講大會第一日。商務印書館派人到會,分贈各聽請員出版新著,每人三種(見《申報》26日報道)。
▲11月24日,江蘇省教育會演講大會第二日。中華書局到會各贈新出版書三種,并贈書券一紙及民國4年《中華教育界》全份云(見《申報》26日報道)。
▲11月25日,江蘇省教育會演講大會第三日。商務印書館邀請參會代表參觀商務印書館,11月27日《申報》對此有詳細報道:
商務印書館歡迎江蘇全省教育會員志盛:二十五日,商務印書館特開大會,歡迎江蘇省教育會聽講諸君,并請參觀全廠及附屬尚公兩等小學,共到一百六十余人,頗極一時之盛。茲將各種情形詳記如下:
歡迎會之由來。商務印書館鑒于民國創建以來,全國教育萎靡不振,各地之學校停閉殆半,教育前途,頗顯危險之象,而海內人士,對于教育一事,亦莫不抱悲觀的態度。不圖今江蘇省教育會,忽有教育演講大會之創設,聚全省學子于一堂,講演教育之精義,裨益士林,實匪淺鮮。而吾江蘇教育前途之發展,亦不卜可知。該館于此極表同情,故特開會,招待聽講諸君參觀廠所,而于歡迎之中,寓贊成之意。且書業之關于教育,最為密切,而該館尤為我國書業之巨擘,此次聽講諸君,既飽聆教育之偉論,而尤得參觀該館之狀況,其得益必尤為深切,然則此歡迎會之設,實為切要之圖,絕非尋常酬酧所可比擬也。
布置之周到。該館對于此次歡迎大會,極為鄭重,故一切布置接待,無不周到。其招待室即設于該館附設之青年勵志會,門首以松柏之屬,扎成圈門,其上并有“歡迎”二字。內容分為三部:(一)休息室, (二)接待室,(三)演講堂。接待室中備有茶點,當參觀諸君未至之先,并備摩托車往返于北河南路、寶山路之間,以接送來賓,一時汽車嗚嗚而鳴,風馳電掣,尤為熱鬧。至所有招待員,悉由該館職員中選請擔任,參觀之時,對于各種制造之理由,印刷之巧妙,隨時演述,頗為詳悉,故參觀諸君,莫不喜現于色,及至晚間散會,并每人分贈書物數種。
參觀之秩序。(甲)來賓先至應接室簽名,(乙)尚公兩等小學校,(丙)養正幼稚園,(丁)印刷編譯二所:(一)總事務部、(二)繪圖部、(三)五彩石印部、(四)裝訂部、(五)雕刻部、(六)零件印刷部、(七)中西文排字部、(八)校對部、(九)設色部、(十)編譯所、(十一)圖書館、(十二)紙棧房、(十三)機械制造部、(十四)儀器文具制造部、(十五)電版部、(十六)紙版部、(十七)鑄字部、(十八)木工部、(十九)摺書部、 (二十)鉛石印部、 (念一)材料房、(念二)療病房、(念三)消防隊、(念四)照相制版部、(念五)書棧房、(念六)華裝訂書作,(戊)黃韌之先生、陳主素先生等演說(在青年勵志會樓上),(己)茶點,(庚)贈品。
參觀時之盛況。是日天氣晴暖,風光明媚,至午后二時,聽講諸君陸續蒞止,濟濟蹌蹌,極一時之盛。是時該館已預派招待員候諸道左,一一極誠接待,隨即依次導觀學校及廠所,盡情瀏覽,纖悉靡遺。據該館招待員云,參觀之際,聽講君對于該館出品,無不同聲贊美,而于科學儀器、五彩印刷、照相制版,尤為稱美不置,謂該為我國惟一之大企業。參觀既畢,至招待室略為談敘,隨即茶點賓主,極相歡洽。
演述時之情景。當搖鈴開會后,首由張菊生先生致歡迎詞,請省教育會會長黃韌之先生演述。黃先生首述商務印書館為我國至大之公司,辦事人盡力研究進行,成效卓著;繼述露天學校及巡回講演辦法,引天津等處成事為證,精神奕奕,聽者鼓掌如雷。次由陳主素先生演述。略謂今日諸君來此參觀,與本省教育之前途,甚有關系者,惟其關系之大小,全視夫諸君用意之所在。如諸君以商務印書館為一種游覽之處所而來,此藉作消遣廣見聞者,則此參觀不過諸君得個人之快樂與利益耳,其關系甚狹小也;如諸君以商務印書館一種營業之機關,以為當今吾國教育界與實業界宜互相聯絡、互相協助,以謀社會國家之進步,則此參觀固甚有關系于社會國家者,然此甚虛空而不甚密切也。兄弟前日參觀此公司時,仿佛又到美國參觀學校,蓋美國甚注意實業,學校中之種種設備、種種課業,雖非實業,亦與此公司相仿佛者甚多,惟一則寓教育于實業,一則寓實業于教育耳。如諸君今日來此參觀,寓教育于實業之公司,而他日回籍,創辦寓實業于教育之學校,則此參觀與本省教育之前途,非甚有關系者乎,云云。后由第六中學校長劉琴生先生代表來賓致答詞。勉勵教育家、編輯家聯合改良,以昌教育,并述商務書館出版各書,均甚適用等語。演述既畢,搖鈴散會,仍由汽車送往該館發行所,盡歡而散。
▲11月26日,江蘇省教育會演講大會第四日。會員丁君福保將其譯述之《肺癆病之天然療法》及所輯《醫學叢書提要》遍贈各聽講員。中華書局設晚宴招待與會代表,11月28日《申報》對此有詳細報道:
中華書局歡迎會紀盛,歡迎江蘇六十縣教育界代表:前日中華書局開晚餐會于共和春,歡迎江蘇省教育會演講會諸君。餐室設在二層樓,演說場設在三層樓,七時入座,到者凡百六十余人,八時半餐畢,相率升樓至演說場。首由該局局長陸費伯鴻君致歡迎詞,并謂敝局開辦三年,諸事草創,務希明日參觀時指教一切,又謂編輯之事,不免閉門造車,諸君實地教授,心得必多,如承見示,俾得改良,尤所歡迎,云云。繼由前教育總長、該局編輯長范靜生君演說……次由前教育部普通司長袁觀瀾君演說……演講會代表章君慰高致答詞,謂范袁兩先生演說,字字見血,吾輩當服膺勿失。又謂吾國教科書,約分三時期,第一期草創,第二期凌雜,均無可言,惟入民國以來,舉制既定,中華書局成立教科書,遂大放異彩。末謂希望中華書局,一則請編輯者參觀各處學校,一則提倡國貨,中華民國之中華書局,吾人固極滿意,惟紙墨機器尚來自外洋,非設法自制不可。旋由省教育會副會長黃韌之君致謝詞,又由陸費伯鴻君謝到會諸君,濟濟一堂,賓主盡歡,散會已十一時余矣。
▲11月27日,江蘇省教育會講演大會第五日。文明書局派人到會分送書籍多種(見《申報》28日報道)。下午,與會代表參觀中華書局, 11月29日《申報》對此有詳細報道:
江蘇教育界代表參觀中華書局紀:江蘇省教育會聽講諸君,于二十七日下午二時,同往東百老匯路中華書局總公司參觀一切,先至接待室,與該局局長陸費伯鴻君及各職員晤面,并款以茶點,乃由招待員導往營業所、事務所、印刷所、編輯所、電鍍課、鑄字課、排版課、紙棧課、書棧課、發貨課、儀器部及各種辦事處,縱覽良久,始陸續興,辭時已鐘鳴五下矣。
▲11月28日,江蘇省教育會講演大會第六日。有正書局派人到會,分送代表各種字帖(《申報》11月29日報道)。
12月1日,《申報》廣告,商務印書館招考編譯生:
如有住居本地,年在二十歲以下愿來應考者,請先寫小楷一頁,約二三百字(能錄自己所作論文或信稿尤佳),曾習英文者再寫英文一頁,并詳細闡明姓名、年歲、住所,及曾在何學校肄業,寄至寶山路本館編譯所,以陽歷年底為限。經本所選定后,隨時訂期函約來所面試。如面試合格,再行覓保來所試辦兩月,試辦期內,月給津貼五元,不備膳宿。試辦期滿留所者,分別等級,月給薪水并膳宿費自八元至十二元。其不必面試者,恕不函復。
12月4日,北京政府頒布《出版法》,共二十三條。1926年1月29日經北京報界強烈要求,北京政府段祺瑞下令廢止此法。12月8日《申報》全文刊登《出版法》條文。
12月8日,《申報》廣告,新學會社十周年大紀念,贈券五萬張。
12月9日,《申報》廣告,中華書局募集各地風景、美女、結婚攝影、字畫、刺繡等照片。
12月9日,《申報》載,普及國華等書局控袁寶寶冒用各書坊名義,騙取書籍等情,昨由捕房將袁拘解公共公堂,訊供不諱,判押西牢半年,并著補提供出各人解究。
12月20日,中華書局召開第五次股東會。次日《申報》有詳細報道:
中華書局股東會紀事:昨日中華書局在該公司三層樓上開第五次股東會。首由局長陸費伯鴻君述開會詞,略謂到會股東一百二十人,計九千一百余權,權數業已過半,照章可以開會。次推舉唐少川君為臨時主席,次由陸費伯鴻君報告營業情形,略謂去秋至今夏,大局不靖,營業之數不能達吾人豫計之希望,然尚有七十余萬元,較之上年尚多十之三四,未始非不幸中之幸,現正竭力進行廠基,業已購定,正在規畫圖樣,歐戰無甚影響,存紙可敷一年之用。末謂擬于教科書之外,添營各種事業,編輯印刷較前大有進步,分局添至二十七處,將來希望甚大云云。次報告帳略,本屆營業共七十余萬元,盈余十三萬余元,股東官余利共派長年二分。次提議事件:(一)修正章程之文字;(二)于董事中推舉常務董事;(三)從前本用息單臨時填發,現因不便改用息摺;(四)分派舊公積,將舊有公積派給自第一號至一萬號之股東,照股本一成發給股票,不照官余利派給現款。次選舉監察,高時顯、沈聯方二君當選,丁乃揚、蔣汝藻二君為次多數。次選舉董事,唐紹儀、陸費逵、周扶九、施子英、沈芝芳、范源濂、蔣抑巵、王寵惠、沈恩孚、蔣汝藻、陳玉麒十一君當選,次多數為蕭哲濬、戴克恭、陸費垓三君。次晚餐會,席間唐少川君起立演說“教科書與教育之關系”,并謂中華書局營業發達有二可喜:一則股東得利益,二則可見教育進步云云。盡歡而散。
12月21日,《申報》載,關于查禁《萬應救急冊》令文:
上海縣公署奉江蘇齊巡按使飭開:接統率辦事處來電稱:近來亂黨新編一書名曰《萬應救急冊》,細閱書內語意,無非擁戴孫、黃,體類鼓詞,語句甚淺,勸人叛亂,意圖煽惑中下流人物,若不嚴加查禁,勢必流播工廠、學校,遺患無窮,囑即嚴飭所屬,一體偵查有無是項書籍,迅即焚毀,以免煽惑聽聞,是為至要,等因。準此。除通飭各屬查照外,仰即一體遵辦。
12月26日,《申報》載,唐孜權完全脫卸中國圖書公司經理啟事:中國圖書公司前經理人唐孜權已承債權諸君承認,今日起完全脫卸前公司經理責任。朋好通訊請寄上海棋盤街文明書局可也。民國三年十二月廿三號唐孜權氏謹啟。
同年,本年度出版的重要古籍尚有:羅振玉輯《宸翰樓叢書》,由上虞羅氏刻印;羅振玉輯《永慕園叢書》,由上虞羅氏影印;羅振玉輯《云窗叢刻》,由上虞羅氏日本京都東山僑舍影印;徐新六輯《天蘇閣叢刊》,由杭縣徐氏排印;翁長森、蔣國榜輯《金陵叢書》,由上元蔣氏慎修書屋開始陸續排印;劉承斡輯《吳興叢書》,由吳興劉氏嘉葉堂開始陸續刻印;趙藩、陳榮昌等輯《云南叢書》,由云南叢書處開始陸續刻印;(清)姚鼐撰《惜抱軒全集》,由上海會文堂石印;(清)鄭珍撰《遵義鄭征君遺著》,由花近樓刻印;吳恭亨撰《悔誨堂叢刻》木活字排印;凌泗撰《莘廬遺集》,由沈廷鏞刻印;莫厘涵青氏輯《古今游記叢鈔》,由涵青山房石印;羅振玉撰《楚雨樓叢書初集》,由上虞羅氏影印;(明)顧春輯《六子全書》,由右文社據明世德堂本影印;(清)沈金鰲撰《沈氏尊生書》,由淵海書局排印;(清)慶恕撰《醫學摘萃》,于上海排印;楊宗稷撰《琴學叢書》,由楊氏刻印;項元汴撰《蕉窗九錄》,由西泠印社木活字排印;(明)顧元慶輯《顧氏明朝四十家小說》(一名《梓吳》),由古今圖書局石印;(清)呂留良、 (清)吳之振、(清)吳爾堯輯《宋詩鈔初集》,由商務印書館據吳氏鑒古堂刻印;李之鼎輯《宋人集》,由南城李氏宜秋館開始陸續刻印;(清)西泠印社主人輯《西泠三閨秀詩》,由西泠印社刻印;《古今雜劇》由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據元本影印。
同年,本年度出版的大型叢書尚有:《小說匯刊》由中華書局開始陸續出版,先后知見出版了100種;《女學叢書》由中華書局開始陸續出版,至1917年知見出版了8種;東方法學會編的《法政要覽叢書》由上海泰東圖書局開始陸續出版,先后知見出版了17種;《林譯小說叢刊》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知見出版了第一集50種、第二集50種;《中國名勝》叢書由商務印書館開始陸續出版,至1926年11月知見出版了22種。
同年,本年度初版的工具書尚有: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日用須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汪榮寶、葉瀾合集《新辭典》,由上海明權社出版;神州編譯社編輯部編《民國三年世界年鑒》,由神州編譯社出版;傅運森編《世界大事年鑒》,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達古齋主人著《博物匯志》,由達古齋出版;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歐洲戰事地圖中西地名表》,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東方法學會編《經濟學要覽》,由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農商部總務廳統計科編《中華民國元年第一次農商統計表》(上卷),由北京法輪印字局(印)出版;許伏民等編《新編中華字典》,由上海群學書社出版;朱華編《分類世界語匯》,由編者在上海出版。
同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新編初等小學單級教科書》,計《修身》教科書18冊(甲、乙兩種)、教授法12冊;《國文》教科書12冊、教授法12冊;《算術》教科書12冊、教授法12冊。每學期1冊,每學年用3冊,適供4學年之用。同年,商務印務館還出版了一批商業學校用書,有《商業歷史》《商業地理》《商業算術》《商業簿記》《商業實踐》《商業道德》《商品學》等19種,并繼續出版各類學校教科書數十種。中華書局出版各類學校教科書數十種,其中有《新制家事教本》《新制教育學》《新制哲學大要》《新制高小農業教科書》等。文明書局出版的教科書有《新修身》《新農業》《中學圖畫教科書》等多種。中國圖書公司出版有單級學校用《修身》《國文》等教科書多種。
同年,新聞報館始用美制巴德雙層輪轉印刷機。
同年,商務印書館創制教學幻燈片。
同年,中華書局發行所擴大業務范圍,添設西書部及儀器文具部。
同年,長沙宏文圖書社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參加者有方維夏、徐特立、黎錦熙等。該圖書社成立于1909年,改組后設有編譯所、印刷所、發行所,出版了《公言》雜志,先后編譯出版了圖書共31種。1917年6月,由于業務清淡,改組為新記宏文印刷社,不再出版圖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