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序
- 大明寺史話(中國史話·文化系列)
- 王虎華
- 908字
- 2018-12-21 14:44:22
《大明寺史話》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史話》中以弘揚傳承寺廟歷史文化為宗旨的系列圖書的組成部分,經過編撰人員的共同努力,現得以順利圓滿完成。作為該書的編委會主任,我深感欣慰。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劉宋大明元年(457),以“大明”年號命名,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之所以名揚海內外,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其歷史悠久,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里走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鑒真和尚。鑒真大師以崇高威望,東渡日本弘法,毅然決然說:“是為法事也,何惜生命?”他那百折不撓的意志,令后人無比景仰。鑒真在日本傳播佛教戒律,興造寺廟佛像,廣授書畫技藝,推廣醫學飲食,弘揚大唐文化,被日本朝野奉為“文化恩人”。鑒真和尚是傳教弘法的光輝典范,是中國佛教史上罕見的杰出人物,也是大明寺最大的榮耀和驕傲。
大明寺不唯佛學源遠流長,還具有一個獨有的特色,就是它的所屬地域內有著眾多的名人遺跡和風景名勝,其中尤以平山堂為最,這是大明寺聲名隆盛的另一大原因。歐陽修“坐花載月”的閑適儒雅與風流倜儻,被傳為千古佳話;蘇東坡“三過平山堂下”緬懷宗師的深厚情義,讓后人不勝感喟。
走進大明寺,仿佛走進千年歷史。盤桓寺內,尋古探幽,香燭祈禱,追思前賢,令人浮想聯翩。遠古的高岡,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寶剎,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老樹,清朝的御碑,當代的玉佛……一座寺廟,能擁有如此豐富的歷史遺跡、歷史典故,擁有如此濃厚的佛學淵源與文化底蘊,這是先賢留給大明寺的寶貴遺產,是大明寺僧人和揚州民眾的洪福。
大明寺就是這樣一座名寺。它集佛教名山大寺與諸多名勝古跡于一身,融優美的地理環境與絕妙的人文勝境于一體,因而為海內外僧俗心所向往,受到世界各地賓朋的深情厚愛。
《大明寺史話》是弘揚傳承大明寺歷史文化的載體,是大明寺僧侶、廣大信眾和各界嘉賓全面了解大明寺歷史發展過程的簡明讀本。本書的編撰出版,對于佛教“愛國愛教、棄惡揚善、崇尚和諧、祈求和平”的優良傳統得以傳承發揚,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書的出版,可謂功在當代,惠及后世。
承蒙《中國史話》編撰委員會的專家學者們對本書精心審閱和悉心指導,在此謹致深切的謝忱!
大明寺住持 能修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