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新生活
- 遠去的三線
- 孤雁穆龍
- 3597字
- 2019-02-19 11:39:07
這事有先例的,廠里有正式工不服從調動,給弄成臨時工。
沒關系,沒門路,既然組織決定了,那就是沒有商量,沒有退路的了。
對抗是沒有好果子吃的,與其弄得里外不是人,還不如裝著高高興興答應下來,讓領導滿意,給大家一個好印象。
*委會的人一說叫他去支內,顧大海的爸爸沒和老婆商量,當時就滿口答應了。
回到家把調到三線支內的事跟他老婆講,他老婆雖然沒文化,但明白事理,沒生氣,沒埋怨他,嘆氣說:“哪里黃土不埋人,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別人能去,咱們也能去!”
不過她擔心的是,回來探親的人說,那地方山高得都戳的天里面去了,根本看不見頂,為這事感到恐懼。
山高得能戳的天里面,這一點顧大海的爸爸不認同,畢竟他是老大學生,是有知識的人,這簡單的道理還明白,珠穆朗瑪峰再高,也就八千多米,人也能上去。
從電影里看,晴天的時候珠穆朗瑪峰也都還看得見頂,登山運動員也能上去。
再說,山再高,去了咱們住山下,也不住山上。
兩口不愿意也裝得高高興興,裝著響應號召,跟著大家唱高調,一家子就來了。
顧大海來這新地方很長時間,一直沒看見西北面那幾座高山的山頂。
人們說那幾座高山叫八峰山,最高的一座叫彌勒峰,是仙人坐禪用的樁,還說晴天的時候彌勒峰上可以望見BJ的天安門。
顧大海是好讀書愛動腦筋的人,不相信那彌勒峰上面可以看到北京城,畢竟有幾千公里遠,誰也沒有千里眼的本事。
顧大海看過《西游記》,里面有句話:
山高必有怪,峻嶺卻生精。山里有沒有什么妖精妖怪,《西游記》的妖精妖怪都是躲在山里的呢?雖然《西游記》里描寫的峰巖重疊,澗壑彎環和這地差不多。
可是:無數獐豝鉆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是沒有的。
可這深山里必定有什么離奇古怪的傳說吧?
這山頂高得戳到天里面去肯定是假的,原因是山溝里的云太低,被云遮霧罩,看不見而已。
每到少有的晴天出現,那戳到天里去的高山頂顯現出來——布滿積雪,那些就是傳說中的雪山。
只要天氣晴好,清晨,太陽的光芒會第一時間照在雪山上。
這時整個學校,整個廠,整個家屬區以及周圍的群山還籠罩在黎明的陰暗中,遠方的雪山已是金光閃閃,看著非常提神,令人震撼。
即使在五六月份,連下幾天雨,突然放晴,也可以看見那幾座高山戴上白帽子——頂上有積雪。
這些景象在老家是絕對看不到的。
“這地方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這話雖然有些夸張,但除了夏天,這里晴天少這是事實。
有個老師叫秦元根,學生給取外號:“氫氧根”。
氫氧根是化學名詞,秦老師卻是教語文的。他給顧大海說有個成語叫“蜀犬吠日”。
蜀犬吠日說的是蜀地很少見太陽,蜀地的狗見到太陽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以為天上出了個發光的大燒餅,就要狂吠不止。
顧大海覺得蜀犬吠日這個成語有意思,但晴天這周圍農民的狗反而不太愛叫,這是為什么呢?
也許那些狗前生都不是什么好東西,見不得太陽,那太陽代表了光輝燦爛,代表了***。
氫氧根老師還說,李白的詩里面有一句“蜀江水碧蜀山青”,這倒是真的——再冷的天,群山都是綠油油的。
即使下雪,雪一化了,那山還是青的,可能是山上長的都是松樹的原因吧。
看著山上的松樹,顧大海想起歌詞:**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長青……后面的歌詞他記不清楚了。
這地方應了一句成語——開門見山。而且出門不是上坡就是下坎。
廠家屬區的宿舍、醫院、學校都建在山坡上,籃球場和俱樂部前面。有一塊大一點的平地。
廠區在河灘邊上,地勢相對要平一點。后面的山原來叫叫觀音坡,對面的一個小山溝溝叫仙人溝,“破四舊”改為紅旗坡和向陽溝。
廠家屬區叫椅子坪,寫信有總信箱有分信箱,有個信箱叫7100信箱,都說被發配到此地來當農民了:7是一把鋤頭,1是一根扁擔,00是兩個糞桶,干農活的家什都齊全了。
廠名是拿幾十公里外的一條不搭界的江的名字來冠名的機械廠,這7100信箱和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江來命名的廠叫起來別扭,為了簡單明了都習慣叫三機廠。在下游幾公里的另一個新建廠就叫二機廠。兩個廠都是一個系統所轄,很多職工都來自一個滬上老廠,也有天津、無錫、杭州來的職工和家屬。
上火車是檢票還是剪票陶建國問了尹老師,尹老師說兩者都說得通,都可用可寫。這叫陶建國更加糾結,這話模棱兩可,還不如不給結論。
尹老師依然是單身,煙抽得更厲害,更好喝酒了。以為來內地能找個媳婦結婚,這事就是瞎子摸墻看不見有門。
有人給他介紹當地農村沒帶孩子的寡婦,他嫌棄人家是農村人,還沒文化。
這些是陶建國假裝心不在焉尖著耳朵,聽他媽和來串門的大媽大嬸閑扯時說的。
新廠子弟校的教室都是新樓,外墻是紅磚,室內被粉刷得“迅白”。迅白是當地話,都跟著這么說,入鄉隨俗吧。
窗框是新做的,油漆也是新刷的,還散發著淡淡的油漆味道。不像老廠教室的窗框,漆面斑駁,木頭裂縫。
在老廠子弟校,顧大海坐的那張課桌有裂縫,可以在上面玩“竹斗人”,桌上還刻著一支步槍和一個小烏龜。如今人大了,對這些沒興趣了,轉而對原來毫無興趣的女孩子興趣盎然了,這和物理老師講的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斥非常相似。
魏妮娜、杜妮婭、劉麗穎三個人長相都討人喜歡。她們三個,長得好看不說,性格各異,各有各的味道,具體是什么味道顧大海說不清楚。
來這的初中生不是很多,這意味著很有可能和她們三個人在一個班,想到這,顧大海暗自高興。
果不其然,開學后,魏妮娜、杜妮婭、劉麗穎和顧大海、陶建國都在一個班。開學后,顧大海和她們的關系若即若離,沒有什么進展,可每天有她們三個人在眼前晃著,覺得學習和生活都有意思多了。
這里雨水非常充足,山山水水,樹木花草都充滿了勃勃生機。或許是夏天好玩的事太多,感覺夏天過的好快,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夏天一過,天氣就不討人喜歡了: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秋天和冬天以及初春時節,山溝溝里的天氣時常都是陰沉沉的。
出門鞋就沾泥,褲腿靠內的下邊愛蹭泥。顧大海的老爸花錢給顧大海買了長筒勞保雨靴,下雨穿著免得褲腿沾泥。新靴子锃亮反光,穿著有點像上班的青工,有洋洋得意了不起的感覺。
到學校有一條小路,可能是搞基建時候留下的施工便道。放著大道不走,就圖近了那么一點點,老師也不例外,都愛走歪路——那小道。
雨天道路泥濘,踩得人多了,爛泥翻起來,小路就更滑,經常有人在小路上滑倒。
有時有學雷鋒的好人,用鍋爐房燒過的炭渣給墊一下。
但走的人太多,沒兩天就把炭渣踩掉,老底子的泥給踩翻上來,看著穿的漂漂亮亮的小姑娘摔一身泥,上學的小男孩都笑得很開心。
有的男孩自己摔倒了也笑,小氣的小姑娘摔倒了就哭,擦眼淚擦一臉泥。
有一次顧大海滑倒,魏妮娜在后面看見哈哈笑,像撿到什么寶貝一樣開心。
顧大海看著魏妮娜也笑,但是不是開心的笑,只是尷尬的笑。
過兩天,顧大海見到魏妮娜滑倒,有幾個小學生看見哈哈笑,魏妮娜一臉懊惱,罵罵咧咧,起身看見顧大海,拍拍手上的泥,氣得要死,罵顧大海討厭,不要臉!
弄得顧大海不知道是哭好,還是笑好,她自己不小心滑倒,怎么罵我討厭,罵我不要臉呢?
這也太不講理了!
但不知為什么,顧大海當時非常氣,過后反倒有舒爽的感覺。
后來基建科派工人來,用石頭水泥做了梯坎,就少有人摔倒了。
星期天,是大人和小孩子一個星期里最期盼的一天。
大人惦記家里積累的事該辦了,揣上肉票、號票、鈔票,拎著籃子,趕廠里安排的來回一小時一班的買菜專車,去玉水河鎮和老街上買一家人的生活所需。
小孩子尋思又要一整天可以瞎胡鬧了。
小姑娘和男孩子各玩各的,本來不搭界。
自從春節請了縣里的人到這山溝溝里的各個單位放煙花,警察抓小偷、皮彈弓、打彈子、打彈子不玩了,很長時間廠里的小赤佬愛放鞭炮,放沖天炮,放地老鼠。
小姑娘玩踢毽子、跳繩、跳格子、打沙包受影響了,要離那些調皮搗蛋的男孩遠一點了。
走路留神點,以免背后被置鞭炮,腳下丟地老鼠,路邊的沖天炮對人沖。
小姑娘被嚇得一驚一乍不說,那些壞小子還笑翻天。
最嚇人的是,破鋁鍋下面扣大個鞭炮崩。
最可惡的是,把鞭炮插路邊的牛糞里點著。
小孩子總能自己找到大人意想不到的玩法,第二年,廠里男孩的興趣又轉向滑輪車。
三機廠家屬區依山而建,一條水泥路從上到下貫穿整個家屬區。人們把這條家屬區的水泥路叫“中央大道”。
鋼軸承做輪子的滑輪車,順中央大道滑向下滑,不帶剎車速度極快,火星四射噪音震天,小男孩就愛玩這個。
小飛對滑輪車非常感興,金燦陽找來軸承、木板,倆人也做了滑輪車。
魏妮娜、杜妮婭和小女孩們沒膽量玩滑輪車,沒事愛到坡道路邊上看男孩子玩。
這滑輪車是男孩子的游戲,可是有女孩子看,游戲玩得就更加來勁。
滑輪車震天價響的動靜,大人聽著煩躁,小孩子聽了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
經常摔得人仰車翻,看的人和玩的人都覺得好笑。
大人討厭小孩玩滑輪車。那震天響,尖銳刺耳的噪音令人討厭不說,還用鞋底子搓地面當滑輪車的剎車。
這樣一來,鞋底子磨損很快,好鞋子沒幾天就磨穿了,照他們這樣干下去,得把家里的經濟拖垮。
摔傷了可以長好,不用花錢,買鞋子卻要拿鈔票出來。
好在小孩子腦子好使,不久滑輪車升級,在后輪上裝上剎車皮,父母親也不用吝惜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