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劉景煜的新劇定妝照在網絡上被瘋傳,引發一眾粉絲瘋傳和熱捧的同時,更是轟動了京都城內的服裝設計界,原因只是大家在劇中發布的幾張照片中,發現了失傳已久的“夏布繡”,也就是俗稱“麻布刺繡”。
說來可笑的是,大名鼎鼎的當紅影視小生劉景煜在這些定妝照中,身著魏千落手工縫制的白色素錦袍,坐在一張書桌后。
而這書桌上,放著一個迷你的小屏風,作為一個古裝劇里的小道具,按理說這屏風應該毫不起眼,可是,上面的圖畫卻在之后成為一大關注點,讓世人熱議了許久。
那是一張純手工織出的麻布,上面繡出了一副四君子—竹子的圖畫,那種自然肌理的美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在加之麻布面料跟刺繡藝術結合,給人返璞歸真的效果。
世人只知這個藝術品的純樸天然之美,可是只有懂刺繡藝術的專業人士,以及一些略微知曉并在傳統服裝上運用過刺繡作為裝飾的服裝設計師才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大家紛紛猜測這個屏風上的夏布繡出自哪位藝術家之手。
與此同時,劉景煜的粉絲們之間也出現了紛爭。
一部分人認為自己的偶像被黑了,人們居然沒有去關注劉景煜本人,而將注意力放在對一旁的道具和他身上戲服的爭論,有些氣憤填膺。
另外一部分人卻進行了過度解讀,提出這是偶像借助自己的影響力,在向全華夏人宣揚民族文化和國粹,她們欣喜偶像的人生已經上升到另外一個高度:不再只是一名演藝明星,而是作為文化的傳播志愿者,同時也加入了弘揚民族文化的行列。
“劉景煜從小鮮肉開始向有著高度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的演技派、實力派方向發展。”這是一位著名的戲骨級表演藝術家在自己的評論中如是說道。
只有落菲菲,在這場熱議中,關注點與眾不同。
此刻的落菲菲一遍又一遍地在電腦中點看劉景煜的定妝照,除了書桌上的小屏風,還有那身素白的錦袍,以及刺繡絹帕和小香囊,她反復播放著,點擊著,疑心越來越重。
她知道這些作品出自誰之手,在魏千落給司徒煒交貨的包裹中,她見過這個巴掌大的刺繡,為此她特意去查閱過,那是失傳了很多年的“夏布繡”。
當她看見從網上搜索而出的百科文字,心中不由得生出毛骨悚然的感覺:
夏布繡起源于北魏,是以材質命名的繡種,不同于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的色彩華麗,它質地粗獷,經緯分明,配色典雅深沉,風格古樸低調、剛柔相濟,俗稱“麻布刺繡”。
這是一門已經失傳千年的民間工藝,雖然盛傳在豫北山區有人親眼見過刺繡的過程,但那不過是傳聞而已,未得到確認。
關上電腦的落菲菲陷入了沉思,她千辛萬苦尋回來的女兒,雖然乖巧懂事,且心靈手巧,會古琴,會刺繡,可是卻疑點重重,陌生得如同外人,就算有失憶這個合理的理由,也難以說服她不去猜測真偽。
而與此同時,除了屏風外外,還有一個細節引起了她的注意。
從繡制出的絹帕上發現魏千落刺繡的扎實功底,與之前的事情聯系,又加之魏千落竟然當著她的面,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龍紋繡的工作,這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