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惺惺相惜
- 長安花未盡
- 蘇言奚
- 2185字
- 2019-04-08 12:24:22
京都城內近月發生的一切愣是一件都沒傳到邊域去,或者說,邊域的戰況已經是容不得他們再抽出空來關心大魏京都的事。
更何況,護國公府一事在朝廷的全力壓制下使得只有京都范圍里的百姓知道這件事,而為了不讓他們的蘇小將軍分心,京都百姓一致選擇了遺忘這件事。
鹽州的收復,確實是給了大魏士兵以及百姓心中莫大鼓舞。
可蘇至驍知道,這一切不過是表面現象。
鹽州的收復太容易了,容易到就像是楚國本就沒打算要這座城,不過是搶去玩玩兒一般。
他在收復鹽州后第一時間就下令封閉了城門口,對來往行人嚴加檢查,但最后,他們竟是一無所獲。
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楚國將鹽州拱手相讓的理由是什么。他也曾無數次將自己置在楚國的立場上進行推演,卻怎么也想不到下一步應該如何做。
鹽州此時就成了一個燙手山芋,甩不掉也不敢收。
但是大魏實在太需要這么一場勝仗了,即使它是一場幾乎是不戰而勝的戰爭。
鹽州之前的知州姜大人早就下令將百姓護送出城。
對于姜大人,得承認,他是個英雄。
那些早早就離開的人,這會兒聽見鹽州收復后,有些立馬就收拾好行囊、帶著家人趕回來,鹽州是他們住了一輩子的地方;還有一些人,仍然處在觀望狀態。
軍營中雖有些人也覺蹊蹺,但大部分人都是選擇了直接相信。蘇至驍什么都不能說,他不能在現在來打擊軍心。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強訓練,然后時不時地敲打幾下。
“將軍,今日巡邏的將士在護疆河邊發現幾個可疑的人。”
“帶上來。”蘇至驍表情一凝。
那士兵一把掀開帳簾,將一對衣衫不整的男女給拉了進來。
所謂可疑的人,就是這么一對野鴛鴦?蘇至驍看向那士兵。
那對男女相互看看,急急忙忙整理好衣裳,“大人,不是你看到的這樣,我們……”,那男的吱吱唔唔,半天沒說清。
那女子低垂著頭,耳根通紅。
“將軍。”士兵拱手行禮,然后說道,“這兩人,嗯,這樣子是剛剛拉扯所致。”
蘇至驍尷尬地摸摸鼻頭。
“咳,那他們有何可疑之處?”
“他們一直在護疆河附近徘徊,行跡畏畏縮縮的。”士兵回道。
“大人冤枉啊,我們夫妻二人不過是想繞過鹽州,向內域而去。”兩人一下伏倒在地。
“繞過鹽州?”鹽州左連三澤谷,右臨陽城,如今兩地都在楚國手中,要怎么繞過去?
“我夫妻二人原是住在這山溝溝里的村野良民,之前楚國士兵攻進來的時候,沒有來得急逃跑,就躲進后山山洞里去了。”那男的再三保證自己乃是大魏良民。
“大人,我和我家的這位是見著之前有批人從護疆河這邊繞過去了,這才想著來試一試。”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可算是把事情說了個差不多。
“那你二人怎么不從城門口直接進去?”
蘇至驍這一問就問到了點子上。
那二人急急剎住話頭,最后還是女子掐了男子一把,那男子才開口,“我們,是從三澤谷那邊逃過來的,沒,沒有戶籍憑條。”
“就這點兒事兒?鹽州城內從三澤谷、陽城地帶逃來的人多的是。”蘇至驍發問,看這扭扭捏捏的樣子,他們明顯沒說完。
那女子使勁兒一旋男子腰間的肉,才又說道,“我們一直都沒有戶籍。所以,希望大人能幫幫忙。”都說蘇小將軍最是熱心腸,最近在鹽城辦理戶籍雖說不需銀兩,但卻是需要相互擔保,熟人相薦的。
像他們這種,不認識的人不愿意擔保,認識的人又都知道他倆是黑戶,碰著個好心的大人,還不趕緊抓著機會。
蘇至驍只覺得剛剛那一下可疼了,又看著底下兩個黑戶,無奈地嘆口氣,這辦理戶籍又要不了多少銀子,何必呢?
“大梟啊,你跟著他二人去走一下流程吧。”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大人您真是菩薩心腸啊。”兩人紛紛叩拜道謝,笑得眼睛都不見了。
大梟將二人領了下去。
比起這件事,蘇至驍更關心的是另一件事。
之前的那一批人是不是楚國派來的呢?
“通知各副領官將到營帳里來,有事商議。”
營帳外的士兵急忙跑去通知。
不一會兒,各將領就到齊了。
“將軍,不知您召我們前來有何事?”
“再等等吧,孫副將還沒來。”
孫副將是所有將領里對他最不服的一個,經常仗著自己資質年齡大,做出些讓他下不來臺的事。
蘇至驍雖是有心整治一下孫副將,但他在營中多年,與士兵們關系又都極好,實在不宜強來,再則,孫副將在大事上一向明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蘇至驍就只好作罷。
“久等了。”孫副將一把掀開簾子,也不讓小兵通報一聲。
“坐吧。”蘇至驍對這種事已經是習以為常。
眾人落座后,蘇至驍才又開口。
“剛剛下面抓了兩個人來,從他們口中知曉,之前有一批人經護疆河繞過鹽州朝內域去了。對這件事,我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說到正事,孫副將馬上就端正了態度,“我手下的兵負責護疆河一帶的巡邏,并不曾發現他們。有兩種可能,一是剛剛那兩人撒謊,但我個人更偏向第二種。”
“護疆河周圍蘆葦生長得旺盛,最是利于掩蓋身形,他們許是利用這點,躲過了我們的巡查。”孫副將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立馬認錯。
“孫某辦事不力,愿領罰。”他眉眼處滿是自責。
蘇至驍想,這營中士兵親近孫副將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就說這件事,他非但沒有推脫過錯,還一力攬下了罪責。
“此事稍后再說,我們先探討探討這批人吧。”即使是如此,軍中有軍中的規矩,辦事不力,那就得罰。
“屬下認為,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是楚國派來的。”
……
“我們如今要做的,將此事報給周邊幾個州立,另外,通知朝廷那邊戒嚴。”孫副將立馬調整好心情加入討論。
蘇至驍表示贊同,“我同意孫副將所說。”
孫副將詫異,從邊域溜進了楚國人,還極有可能潛入京都。這事兒若報到上面去,他將軍一職都可能不保。
若他當真無怨言,他孫某倒是敬他是條漢子。
蘇至驍當即拍板定論。
他不是不知道可能的結果,不過,那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