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幣圈“瘋了”
先看比特幣暴漲暴跌。2017年,比特幣從年初的973美元,到12月7日一度探至19697美元,不到一年時間上漲了近19倍!“曾經你對它愛理不理,如今你已高攀不起”,道盡了“2017年最后悔的事就是沒有重倉比特幣”的扎心之痛。原本比特幣期貨的推出被認為將狙擊比特幣的漲幅,卻不料,比特幣開啟了更瘋狂的暴漲暴跌模式。2017年12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比特幣期貨上線交易后,比特幣現貨價格就從1.4萬多美元一路漲到突破2萬美元大關,6天時間漲幅近45%。隨后它又開始過山車式行情,先是斷崖式下跌,最低點降到了1.04萬美元,生生地被“腰斬”。就在一些人認為比特幣將雪崩,甚至引爆下一輪金融危機之時,比特幣又開始強勢反攻,大舉收復失地。萊特幣、以太幣和瑞波幣的漲幅比比特幣還要瘋。根據CoinMarketCap的報價,從2017年1月1日的4.51美元到12月12日的341.72美元,萊特幣2017年暴漲7477%;同樣時間段內,根據以太坊(Ethererum)的數據,以太幣從7.98美元漲到638美元,漲幅高達7895%;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從2017年1月1日的0.006521美元到12月21日最高1.38美元,瑞波幣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21062%。而截至2017年12月19日,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所有加密貨幣的市值超6000億美元,達6249億美元。其中,比特幣市值達到3185億美元,占到加密貨幣總市值的51%。同期,美國第一大商業銀行(以資產計)即美國銀行的市值(3075.46億美元)不及比特幣總市值,也不到加密貨幣總市值的一半。
但到了2018年,行情陡轉急下,比特幣從1月6日的17178美元暴跌至2月6日最低5873美元,雖然之后一度反彈至1萬美元以上,但市場已成驚弓之鳥,僅5月就下跌近20%。若以此輪最高19783美元計算,短短6個月暴跌2/3以上,可謂“腰斬之后是膝斬,竟還到了腳踝斬”。6月5日比特幣第300次被“宣告死亡”,僅加密貨幣市值蒸發就超5000億美元,國內九成以上ICO在非法定性下灰飛煙滅。比特幣開啟暴跌模式,萊特幣、以太幣也不例外,瑞波幣更是被兩次腰斬,直降77%。幣圈素有“比特金,萊特銀,無限銅”的說法,老大都玩完了,其他幣豈有活路?恰在幣圈萎靡之時,委內瑞拉官方發行石油幣(每枚石油幣以委內瑞拉的一桶原油作為背書),以對抗“超人”美國。
虛擬貨幣風雨飄搖,可不料區塊鏈技術熱火朝天!不單各種高規格峰會火爆,就連中國大媽都不跳廣場舞,改跑世界區塊鏈大會搶占新聞頭條了。而且,從30萬精英進軍區塊鏈,到區塊鏈創業公司層出不窮,互聯網巨頭紛紛斥巨資布局區塊鏈。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對此,各路“豪杰”吵得不可開交,“碼農”圈和鏈圈發揮極客精神,推崇技術至上;金融圈搞精神分裂,一部分認定加密貨幣價值失控性增長實屬“郁金香泡沫”,另一部分則揚言要“All in(全押)”區塊鏈,連大佬索羅斯都一改“泡沫論”進場抄底,不乏聞風而來的“中國大媽”。簡言之,擁躉者認為,這是信仰的力量,反對者則要么認為這是幻覺、烏托邦,要么認為這是貪欲驅動下的擊鼓傳花游戲,甚至是陰謀。然而,這些站在不同角度對比特幣下的斷言,就仿若盲人摸象,似乎都摸到了一點,卻無法反映其全貌和本質,反而更加讓人困惑。眼看資本聞腥而動,雪球越滾越大,政府坐不住了。且不論中、韓屢放狠話,從嚴監管,就連“比特幣之友”日本(日本曾在2018年月7日正式承認比特幣貨幣機制)都發布“風險提示”,欲抑制炒幣狂熱;而英、澳、新、越則對加密貨幣支持到底;美各州政府態度曖昧,政策相左。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話題像加密貨幣一樣,讓各國政府和主流金融圈的意見產生如此大的對抗性差異。盡管加密貨幣的用戶群體只有2000萬,交易量只有外匯交易量的1/100000,在峰值時的總市值尚且不到全球GDP的1%,但正如IMF總裁拉加德所描繪,“我們將見證異常金融領域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