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上元天
- 未濟唐
- 十六點四十八
- 2663字
- 2019-01-26 19:18:26
“好好好...望zhe掛,都掛好了,整齊點兒...”
王琳留在太極宮,那長樂坊的事物,自然是王博和王寧兄弟二人說了算。
“這雪突然之間,怎么這么大?好多人都把手腳給凍沒了。”王寧說。
“不知道,真是奇了怪了,從未聽說雪會突然長高的,這走路都要用上游泳的姿勢了。”王博狗刨兩下道。
“你說,大哥這次是不是有點太冒險了?”王寧小聲說。
“不要質(zhì)疑大哥,王家能從山溝溝走到長安城,全賴大哥,這些年,你可曾發(fā)現(xiàn)他有過丁點兒的錯誤?”王博道。
“正因為沒有,所以我才會這樣擔心,你要知道,事情不可能只在好的一面一直發(fā)展,我有預(yù)感,咱們王家可能做了出頭鳥了。你說這一百零八坊,除了鐵了心跟著妖童的那幾家,其他那么多家,大部分都已經(jīng)找著靠山了吧?”王寧有些擔憂的說。
“嗯,你說的也有理,但我還是聽大哥的,我可不像你,整天憂心忡忡的,走一天,算一天,你整天想那么多,也沒見你比的上大哥的。”王博不以為意。
“我要跟你一樣沒心沒肺,大腦袋一撮,我也好了。”王寧白了自己這兄弟一眼,這家伙,總是吃現(xiàn)成的。
雪無端的就變大了,長安城內(nèi),多的是猝不及防的人,也虧得這世道不死人,大家冷了點,慘了點,但明天,終歸又是一天,更何況,也有那么些喜歡下雪的人,喜歡“大字躺”的躺在雪堆兒里。畢竟,這還是上元節(jié),在有些逗比的眼中,這突然暴增的雪,還是一個捉迷藏,挖地洞的好場所。
天色漸暗,各方勢力準備著自己的燈籠,長安城維和理事會在妖童的統(tǒng)一要求之下,設(shè)計出一款以孝道為主題的燈,大致意思是尊老愛幼,呼吁爹娘,孝敬孩兒;呼吁孩兒,照顧好爹娘。
“尤其是爹娘的教育問題,十分重大。”妖童內(nèi)心發(fā)出一聲怒吼,顯然,他這爹最頭疼了。將來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他這做兒子的,心里一點數(shù)都沒有。
不說妖童想到自己的爹是如何的痛心疾首,此時這長安城里,早已擠進百萬的人口。
朱溫之前的擔心并不是無的放矢,洛陽城可不在小花方圓五里之內(nèi),這里的雪下的很小,地上只是淺淺薄薄的一層積雪,天上的雪花也如他這大梁朝一樣,讓人看不到多少生機。
洛陽城的人口少了十分之七,而且走的大部分都是干活的那些人,往日里大家對這些人呼來喝去的,覺得理所當然,有時候恨不得一腳踹死那些笨手笨腳的家伙。但現(xiàn)在,洛陽城眾多權(quán)貴在上元節(jié)這天大眼瞪小眼,紛紛在腦海當中設(shè)計出的燈籠,卻苦于無人執(zhí)行,更可怕的是,他們只能在廚房或者大堂內(nèi)干等著,希望這里可以刷出些吃的。
平日里,他們住的這些大宅大院里面,是有專門的糧倉,他們都是大人物,才不要吃那些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刷出來的食物,他們有房有田有糧,只要命令下人們?nèi)ト〕黾Z食做好就行了。
可現(xiàn)在,人跑了,他們除了罵娘之外,就是罵幾句朱溫無能了,祖上傳了多年的家業(yè),到了他這一輩兒,給敗壞的差不多了。
“現(xiàn)在想到收買人心了,有些遲了。”有老者在大宅前廳內(nèi),扶手嘆息。
不管怎么說,梁朝的這些權(quán)貴,早已經(jīng)和朱溫困縛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現(xiàn)在,朱溫拿出很多珍藏的功法,洛陽權(quán)貴幾乎是人手一套,看朱溫的意思,顯然是想用這些忠心于他的“精英人士”,打造出一套無敵的軍隊,一個各個都是武林高手的軍隊。雖然這些人沒有至寶在積聚內(nèi)力上的加成,但好在不要成本,人人可修煉,慢是慢了點,但他手里有人,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他手里可是有龐師古、葛從周、楊師厚、張歸霸、朱友恭、康懷貞、王重師、李思安、氏叔琮、張歸厚、霍存、牛存節(jié)、王彥章、劉鄩、劉知俊、朱珍、李唐賓、丁會等一大幫名將。
不管眼下局勢如何,朱溫和他的死忠對于他們之后的路,還是充滿信心的。
雖然眼下看起來,很多事情都要他們親力親為了。
其實,于朱溫這種情況相類似的,還有長安城的李柷。
他這突兀成立的朝堂,已經(jīng)有了一整套完備的官僚體制。
李柷他們建立的這套體制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當然,這里就是簡單的一提。具體來說,這里面也是有很多學問的。
按理說,一個新的朝廷想要建立一套成熟的體制,是需要時間去摸索的。但在這個獨特的世界里,這一切仿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長安城里那些大量出生的新生兒里面,多的是為官的天才人物,他們在李柷發(fā)出的招賢令上,完美陳述了自己的所學所知,然后在經(jīng)過崔胤他們這些大臣的整理綜合。
一套看上去頗為完美的三省六部制就這么誕生了。與此而來的,還有那些朝氣蓬勃的新面孔,這些人有著完美的際遇和人生,看起來,他們都是為這座新的王朝而生,他們的人生,似乎就帶著某種復(fù)興的偉大使命。
于是,此時的太極宮就有了有趣的一幕,有兩萬多人的太極宮里,有五千多的官員,而且李柷看起來很是大方,單單是一品要員,就封了二十幾位。當然,在外人看來,太極宮里的這些人簡直就是肆意妄為,不知天高地厚。當真是以為有神仙罩著,就可分封天下,搖領(lǐng)州郡了。
不管人們怎么想,怎么做,怎么過...時間似乎是很公平的,任這塵世紛擾,哭的、笑的、鬧得、吵得......它自穩(wěn)穩(wěn)當當,不急不緩,悄悄流逝,就像是這天上純潔無瑕的雪花,帶著人間世,緩緩上了天。與此同時,子時一到,人們各個緩緩升起。
這一日,他們有別于平常,他們飛的很慢,看的很清,很遠。
他們飛離了地面,越過了房檐、樹梢、高山...他們看著地上皚皚白雪,看著搖曳的燈火,看著燈火映照出的各種圖案,牛羊馬兔...仙鬼蛇神...
耳旁有風聲,搖晃了雪花,吹拂著眾人,人們越飛越高,像是一盞盞緩緩飄出的孔明燈,而隨著視野的開闊,人們心胸無限的延伸。
很多人的目光被那個長安城吸引...
這個時候,很多人方才從那些密密麻麻的雪花縫隙中,看到一座真正的長安城。
這城規(guī)模宏偉,布局嚴謹,結(jié)構(gòu)對稱,排列整齊。
有縱貫?zāi)媳钡闹烊复蠼?....
有惶惶威嚴的承天門...
有皇城邊上的朱雀門...
有外城的明德門...
李柷他們那些大唐君臣,已經(jīng)把長安城視為囊中之物,并將長安城東部設(shè)為萬年縣,西部設(shè)為長安縣。
......
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今天是上元節(jié),是燈節(jié)。
所有人的目光,自然是放在那些紅紅火火的燈籠上。其實,每年這燈節(jié),大部分都是官方定式的,梁朝規(guī)定怎么弄,下面百姓怎么照做,朱溫這個人似乎有強迫癥,非要搞的整整齊齊的才好。
今年因為局勢的緣故,這燈節(jié)就過的有些不同了。
不說天下之大,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但是長安城,便有很多不同樣式的燈。
燈龍...燈虎...燈船...燈神...燈人...
每個人都想用這一刻的目光游便神州,但心懷目的的諸侯,卻乘此機會,遙望太極宮,希望借此發(fā)現(xiàn)些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
只可惜,這一晚他們想看想找的人,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大家只看得dao那李柷設(shè)計的那些古怪燈籠,和燈籠上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