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麥先生”布勞格
- 青少年科普知識枕邊書:植物知識全知道
- 李芙蓉
- 2608字
- 2018-12-11 13:59:18
他是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的高產雜交小麥技術幫助數(shù)百萬人遠離了饑餓,他就是美國著名的農學家,有“綠色革命之父”“小麥先生”之譽的諾曼·布勞格。
布勞格出生在美國艾奧瓦州。他的童年是在寒冷、饑餓中度過的。14歲那年,布勞格隨父親到田里去觀察麥子的長勢,他發(fā)現(xiàn)有的地塊的麥子長得很好,有的地塊的麥子卻長得不好。有的相鄰的兩塊地長勢卻大不相同,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實布勞格發(fā)現(xiàn)的這個問題,正是有待人們開拓的一個新的科學領域,發(fā)生在布勞格腳下這塊土地上的這種現(xiàn)象,正是導致農業(yè)衰退的根本原因。
長大以后,布勞格考上了明尼蘇達大學的林學系,但后來有一件事震動了他,使他改變了自己的專業(yè)。那是課后在校園里漫步時,布勞格被貼在演講廳門前的一張海報吸引了,海報的內容是一次題為“病蟲害、人口、世界性饑餓”的學術報告。他當即走進會場,仔細聆聽了植物病理學系主任斯塔門博士的演講。斯塔門博士富有說服力的理論使諾爾曼的心靈撞擊著、震撼著。他把自己聽到的有關世界性的饑餓、糧食、人口、病蟲害、科學等,全都講給女友瑪格利特聽,然后他十分莊重地對女友宣布:“我要跟著斯塔門博士學習和研究。”聽了他的決定,瑪格利特用贊同的口吻說:“好吧,你去讀植物病理學研究生吧,讓我去工作,這樣咱們的生活也不成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決定,1938年年初,明尼蘇達大學林學系畢業(yè)的高才生立即成了斯塔門博士的谷物植物病理學的研究生。布勞格開始了從事谷物植物研究的偉大事業(yè)。
1944年10月,布勞格跟隨一個由農業(yè)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前往墨西哥。他們是被美國政府派去幫助墨西哥解決糧食問題的,具體的工作包括培育出適合當?shù)厣L的小麥、玉米和豆類的新品種,改良土地,改革農作制度。
墨西哥農民是在1901年的流血革命中分到土地的,但他們既不懂耕種技術,又沒有農具。他們把政府給他們的貸款全部濫用掉,依照他們自己的方式年復一年地種地,從來不懂得什么飼養(yǎng)、種植、施肥等。幾千年來,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種植著同樣的作物,土地的精華早已消耗殆盡,而他們卻完全不懂得如何使土地恢復它的元氣。人們用流傳下來的老方式耕種,早已遠遠落后于時代,但就連有文化的農場主也不肯接受新的耕作方法。更令人感到無奈的是,他們迷信鬼神,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他們的這種愚昧無知和固執(zhí)。農學家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很難開展工作。有位農民好不容易答應借給布勞格一英畝土地作為小麥試驗田,但當布勞格把鐵犁套在牛身上耕地時,那位農民卻暴跳如雷地叫喊著:鐵犁破壞了他土地的氣脈。第二天當布勞格再到地里去時,發(fā)現(xiàn)自己種了麥子的地已經被牛蹄子踩得一塌糊涂了。但布勞格并不氣餒,他決心要排除各種障礙,和小組的專家們一起培養(yǎng)出墨西哥自己的農學家隊伍,使他們掌握美國使用的最新農業(yè)科技,獨立承擔發(fā)展本國農業(yè)的任務。然而困難是難以預料的,布勞格試驗站培育的小麥新品種成功以后,決定立即向農民推廣。但是農民們不以為然,誰也不肯帶頭試種。一位美國移民告訴布勞格,如果取得當?shù)匾晃挥绣X有勢的農場主羅道爾佛的贊同和支持,就有可能在這個地區(qū)打開局面。布勞格找到羅道爾佛后,很明顯地感到羅道爾佛根本不相信他們的研究成果。布勞格只好決定在自己的試驗田里開一個現(xiàn)場會,讓羅道爾佛及附近農民親眼看看自己培養(yǎng)的小麥旺盛的長勢。但當他把現(xiàn)場會的請?zhí)l(fā)出去以后,竟然沒有一個人來參加。他又生氣又無奈,他盼望有機會能教訓教訓這位農場主。
機會終于來了。當?shù)剞r民的麥田流行起了銹病。布勞格把這個消息告訴羅道爾佛,希望引起他的重視轉而同意幫助推廣自己抗銹病的小麥新品種,但羅道爾佛還是不同意,反而領布勞格去參觀自己的麥田。布勞格當即告訴他:這種麥子遇到大風,頸部非常容易被折斷,但羅道爾佛根本聽不進去。10天以后,他打電話告訴布勞格他的小麥果然被大風吹斷了一大半。這件事教育了羅道爾佛,他非常誠懇地對布勞格說:“將來凡是你對我講的話,我一定記住。”
第二年,布勞格又在自己的試驗田里舉辦了現(xiàn)場會,亞基河谷的農民們在羅道爾佛的號召下都來參加了。接著在亞基河谷,推廣小麥新品種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功。又一個麥收季節(jié)結束后,墨西哥亞基河谷的農民們取得了三倍于往年的收成,銹病沒有帶來威脅,農民們豐收了。農民們把布勞格看成了上帝的使者。
1947年夏天,在墨西哥城召開了拉丁美洲第一次科學會議,布勞格向與會的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國的農學家們介紹了自己在墨西哥發(fā)展小麥生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人們以經久不息的掌聲回報了他的努力。
20世紀60年代,布勞格成功地將“農林10號”矮稈基因用于小麥育種,育成了高產、抗病、適應性強的矮稈小麥。短短的四年時間內,這種矮稈小麥就在墨西哥廣泛種植,播種面積達到總面積的95%,使墨西哥的小麥產量提高了近兩倍。由于這些新品種均來自穿梭育種,適應性廣,因此它也很快被推廣到了拉丁美洲、中東、亞洲的一些國家,創(chuàng)造了小麥產量大幅提高的奇跡。
1963年,布勞格受命前往巴基斯坦和印度。然而,印度和非洲等國已經習慣了種植本土的谷物,如扁豆或木薯。最初,當?shù)卣畬⒉紕诟竦南敕ㄒ暈椤拔鞣街参锶〈就练N植物”而不予接受。但布勞格堅持認為,高產量的新式小麥生長迅速,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能生長,又因為其自身抗昆蟲能力,不需要太多的殺蟲劑,因此能夠解決當?shù)氐酿嚮膯栴}。到了1965年,受印巴戰(zhàn)爭影響,當?shù)仞嚮募觿。瑑蓢砰_始允許其進行矮稈小麥的試驗。
布勞格的試驗成功了。這兩個國家的小麥產量以每年70%的速度開始增長,饑荒得到了控制。1968年,美國國際發(fā)展機構在年度報告中將印度次大陸的糧食增長現(xiàn)象稱為“綠色革命”。從此,布勞格就成了“綠色革命之父”。
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世界糧食產量翻了一倍,很多人認為,“綠色革命”轉變了20世紀前半時期的全球饑荒局面,并拯救了大約100萬個生命。為了表彰布勞格對消除世界饑餓所作的杰出貢獻,1970年他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這是迄今為止,諾貝爾和平獎唯一一次授予一位農業(yè)科學家。此后,功成名就的布勞格并沒有停下腳步,直至耄耋之年,他仍致力于消除非洲的饑荒。2007年,美國國會向布勞格頒發(fā)金質勛章。這是美國國會設立的個人最高榮譽。2009年9月12日,布勞格在得克薩斯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5歲。
智慧人生
布勞格一生都在為改善他人生活、對抗人類貧困而努力,但他為人低調,生前鮮有人知。在成功的背后,誰又能知道他為此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代價,經受了多少失望與希望的煎熬。布勞格的默默無聞,正是科學精神的真正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