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4章 草率的封賞

  • 殺殉
  • 焚涅
  • 2014字
  • 2019-05-15 20:20:00

聊得深久,最后吳鉤是通過飛檐走壁回到了林國公府。

大唐宵禁之后,各坊之間的門被關(guān)上,要么吳鉤就在杏花樓住上一宿,要么就真的只有飛檐走壁繞開巡防軍卒才行,否則必然會被抓。

羅技早就在秋桐院等著吳鉤,等他一回來,這回去睡下。

吳鉤躺了一個時辰,就從睡夢當中被人叫醒,今天他要去上朝聽宣,是一件大事,需要沐浴更衣。

天色將亮,吳鉤一身明光鎧,腰佩橫二刀,橫二刀的刀鞘已經(jīng)做好了,入鞘之后,橫二刀鋒芒斂去,可卻抵擋不住那濃濃的殺氣。

坊門已開,朝中大臣或乘轎或騎馬,趕往宮門。

新晉書院七十三先生今日要上朝面圣,朝中無人不知。

不少人對于這位七十三先生都有意結(jié)交,朝中大臣絕大部分出自于書院,對于書院的恐怖,他們比任何人都知道,所以書院被他們稱為圣地,被他們視為了信仰所在。

可惜的是,書院從來不理朝政世事。

要不然,把控朝政的必然是書院。

那時皇權(quán)旁落了。

宮門還未開啟,官員已經(jīng)盡數(shù)到齊了。

吳鉤步履鏗鏘,走到宮門人群之外。

吳鉤看見在人群當中有金玉細飾,配犀簪的武官。

大唐官員穿朝服依照官職俸祿各有區(qū)別。

現(xiàn)在看去就是姹紫嫣紅,讓人眼花繚亂。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吳鉤的到來,而在宮門處等候吳鉤的是一名伺候在李映生身邊的小太監(jiān)。

小太監(jiān)踩著小碎步,跑到吳鉤面前,恭敬的行禮道:“見過七十三先生,七十三先生請跟我來。”

小太監(jiān)在前領(lǐng)路,吳鉤在后跟上。

在宮門處等候的各級官員紛紛讓開道路,對吳鉤行師禮。

“見過七十三先生。”

聲音此起彼伏,這里的文臣武將盡數(shù)折腰,口中言語恭恭敬敬。

那名被鞭笞的吏部侍郎宏建古顫顫巍巍,深埋著頭深怕自己被七十三先生看到。

還未到開宮門之時,七十三先生一來,宮門便要大開。

等七十三先生吳鉤走入宮中,大門再次關(guān)上。

誰能持刀面圣,只有皇上恩賜之人。

但大唐律令對書院先生完全無效。

就算是昨日的旨意,也讓的是禮部尚書親自宣念,太子和皇子旁聽,其間用詞用語十分謹慎,詞句無不考究,確保無誤之后方才用上。今日請吳鉤來,都只是以吳鉤為大唐將軍的身份,而非是書院先生的身份。

宮門終于大開,官員們開始有序進入。

李映生在大明宮外迎接吳鉤,他不敢托大,哪怕李清欄也是書院先生。

歷代皇帝都傳下來一句話,成也書院,敗也書院。

吳鉤看見了一身龍袍的李映生,心中緊張,再看李映生身后的李豐瑞正對著她笑,心中稍微安定。

在李豐瑞身后的那個人應該就是三皇子李祺了,他看上去溫文爾雅,頗有風儀。

吳鉤如是想。

“臣,吳鉤參見吾皇。”

隔著李映生還有一張,吳鉤行跪拜大禮。

這一行讓,小太監(jiān)嚇了一跳,趕忙閃到一邊,誰敢受書院先生的跪拜大禮?

他干爹告訴過他,書院承天地之心,是天地氣運之所在。

李映生也嚇了一跳,連忙扶起了吳鉤說道:“七十三先生不必行此大禮。”

“見過七十三先生。”

李豐瑞和李祺行禮,吳鉤不知所措,同樣扶起了太子和三皇子。

此時吳鉤身后朝廷大臣們已經(jīng)來到了大明宮外。

李映生帶著吳鉤走進了大明宮。

在龍位之下,有一張椅子,位于百官之前。

那是吳鉤坐的位置。

雖然大唐對書院恭恭敬敬,可書院也是講禮數(shù)講道理的地方。

除非是夫子來了,夫子可高坐龍椅,皇上站在一側(c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早朝開始,百官臣服,吳鉤欲和他們一起行禮,卻被李映生用眼神制止了。

今日最大的事,就是吳鉤在朝中職位之事。

百官不敢開口,能開口的只有當朝皇上。

李映生說道:“今漠北軍法官吳鉤,行事厚德,勛列昭昭。”

一通話念下來,讓李映生口干舌燥。

而最關(guān)鍵的只是那一句:“為天下兵馬副帥,勛驃騎大將軍。”

吳鉤腦子一懵,天下兵馬副帥,這個職位可是只有大將軍出征之時皇上才會賞賜的頭銜,再上去的天下兵馬大元帥那就是皇上本人。

而驃騎大將軍,則是武將當中最高的勛爵了。

吳鉤無力反駁,他要反駁便是抗旨。

實則以書院先生的身份抗旨,是不受牽連的。

先前李映生告訴過吳鉤接旨之時,以他的身份該如何接。

他只需要起身疊手行禮即可。

這道旨意吳鉤受了。

受了之后,吳鉤就想離開大明宮。

而他最終也離開了大明宮。

李清欄在遠處看著吳鉤的身影,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道:“禮是書院先生的禮,旨又是朝廷將軍的旨。吳鉤啊吳鉤,你真愚蠢,這一切不過是將你綁在了大唐上。”

李清欄身后空無一人,她只將是把話都說給了風聽。

“父皇啊父皇,你真的是天下霸主啊。空名空勛,打的好算盤,日后朝中有難,你也有借口讓書院兩大先生出手了。”

李清欄怎么不清楚自己的父皇,保持著大唐皇帝向來的勤勉,也保持著大唐皇帝向來的心計。

對于利用吳鉤這件事,李清欄從頭到尾都知道,她沒有說過一句話,畢竟她是大唐公主,所作所為一切必然得為了大唐。

而吳鉤這個在她眼里不通人情世故,只曉得兵法謀略和上陣殺敵的將軍,她也不想欠下他的因果人情。

世界因果又其是不愿參與就不愿參與了的,參與與不參與都是因果,無論如何做都逃不過。

吳鉤暈乎乎的走出了皇宮,他曾經(jīng)想過自己的封賞,可到了今天他此刻坐到了武將窮極一生的都難以坐到的位置,卻覺得太過于草率了。

吳鉤回頭看了一眼宮城,晃了晃腦袋,想著把這件事先拋之腦后吧,日后有事再去問李清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互助| 泸西县| 萍乡市| 广昌县| 武平县| 平和县| 乐平市| 元朗区| 盐津县| 犍为县| 东港市| 娄烦县| 顺义区| 尼玛县| 津市市| 明光市| 清涧县| 东方市| 原平市| 遂平县| 馆陶县| 水富县| 买车| 高青县| 洛川县| 湛江市| 澳门| 迭部县| 阳山县| 崇信县| 瑞丽市| 嘉义市| 新河县| 襄汾县| 黑山县| 广德县| 塔河县| 扶余县| 合山市|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