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意料之外
- 航天霸主
- 快舟
- 2277字
- 2019-02-01 18:22:22
事實證明,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能成功,那絕對不是偶然,針對EPAT融資計劃。
馬斯克打出了一枚精確制導炸彈,率先把最好的投資機構“星環投資”穩住,只要章昭不移民到美國,那幾乎就不可能在“星環投資”這里拿到資金。
另一方面,貝索斯則是無差別轟炸。
只要是對航空航天產業有興趣的資本,這次全都給了消息,明確表示,藍色起源準備進軍商業航天,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跟投資藍色起源。
財大氣粗的貝索斯甚至放出豪言,你資本方投入多少,他個人名義就跟投多少!
做創業投資機構,最怕的就是創業者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戲,畢竟這風險投資失敗后,你不能去追究創業者的責任。
所以說,如果創業者自己都真金白銀往公司里面投入,其實對資本方也是很大地誘惑。
基于這些情況,很多打算考慮商業航天產業的投資機構都開始有了想法,好像.....
總體感覺,似乎藍色起源應該更加靠譜一些,畢竟貝索斯也算創業有成的富豪了,屬于公眾人物,本來也不缺錢,那么在公司資金用度方面,可能會更加規范。
在貝索斯和馬斯克的兩套組合拳下來之后,章昭明顯能夠感覺到,那些原本還頗有興趣的資本機構突然都冷淡下來,這倒讓他始料未及。
圣誕節晚上,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強烈地疲勞感不斷沖擊著大腦。
冰冷地雙手抹到臉上,溫差刺激之下,終于又勉強來了精神。EPAT走到現在,經歷過馬特蘭教授退出危機,跨過了02號箭發射動力故障,這不也都順利地過來了嗎?
資本方突然變卦,而且還是集體變卦,里面肯定有原因!
所以現在必須要做兩手準備,一方面繼續努力爭取融資,另一方面則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融不到資金,那怎么辦?
跟大型資本機構玩對賭,還是自己繼續追加投資,左右都是問題。
————
跟融資機構的對接工作還要繼續走下去,公司委托融資咨詢機構進行有限度地溝通就行,更多的時候,章昭已經開始做起兩手準備。
而且他還要考慮另一方面,來自國內蘇館長的電話已經接連催了好幾次,具體情況在電話里面是只字未提,考慮到跨洋電話安全性,誰也不敢多說,美國政府的偷窺狂屬性幾乎是公開。
加上農歷2003年春節即將到來,章昭還是有必要回國一趟。
那在此之前,公司下一步發展基調就必須要確定下來,關于新一代液體火箭推進劑的選擇,必須在章昭回國辦事之前確定好。
資本市場的融資遇到麻煩,那公司的資金來源就必須要多多開源,NASA的科研資助是必須要拿到手。
想到之前赫德說過的話,章昭也有所行動。
再次召開工程師技術討論大會,與會人數都已經大規模增加,似乎所有人都躍躍欲試。
章昭面前的文件夾里面已經匯總了很多份技術路線資料,既有預料之中,同樣也有預料之外的方案出現,但多少也還是讓人眼前一亮。
會議開始,CEO率先發言:
“新型液體火箭推進劑是我們開發新一代大推力液體火箭的必須,液氧煤油推進劑的性能已經被挖掘到差不多了,所以在今天這會議上,大家暢所欲言!”
緊接著,又打開了藍色的塑料文件夾,拿出了第一份資料。
通過幻燈投影放到大屏幕:“這份資料很有意思,采用鋁熱劑+冰+氧化劑三組元推進劑方案,本質上來說。它是液氧/液氫推進劑的變種,不過我在該方案上面看到了一種不一樣的......”
能首先被章昭拿出來討論,自然就是最出乎的意料的方案,感覺也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提出方案者,直接是從加州理工畢業的研究生,化學專業,加入EPAT公司才一個月,看自己方案被拿出來進行討論,這位戴著厚啤酒蓋眼鏡的邋遢小伙站起來,扶了扶鼻梁眼鏡。
介紹:“鋁熱劑+冰,再加入催化作用,最終的化學反應可以快速生成氫氣。”
這樣一說,很多人也就明白這方案的大致路線了,聽起來好像有些不可思議,但如果真的能夠實現“氫燃料”穩定貯存,那絕對就是歷史性的突破。
此次參與會議,幾乎都是工程師身份,對這種開腦洞的想法,一般都還挺感興趣。
啤酒蓋:“通過跟直接加注液氫燃料的火箭發動機對比,我所提方案在理論比沖上其實沒有太多優勢,甚至還有所不如,但它有一個最大好處:穩定!”
穩定......
能夠讓元素周期表排名第一的氫元素氣體“穩定”下來,這對于航天發射需求而言,確實相當了不起。
章昭雖然早已經知道情況,但現在依舊還是坐在前排微笑著點點頭,以示鼓勵。
啤酒蓋:“實際來說,鋁在部分火箭燃料中已經有使用,而且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航天飛機的固體助推火箭使用的助推劑中就包含了這種成分,把鋁點燃,溫度超過3826.67攝氏度,高溫可迫使火箭發射后產生的燃氣快速地噴出,推動火箭向上飛行,從而增大火箭推力。”
一邊說著,干脆還離開了座位,走到會議室前臺,翻開演示用白板,拿起馬克筆,迅速寫出了鋁和熱水的化學反應:
2Al+6H2O=2Al(OH)3+3H2↑(反應緩慢)
隨后,又在化學方程式下面寫上關鍵詞“熱循環系統”。
瀟灑地把馬克筆扔到一邊:“本質上來說,鋁元素是應該跟熱水進行化學反應,但我們為了保證燃料運輸貯存和發射時候的穩定,所以決定把液氧跟水混合在一起,低溫狀態下的液氧和水產生物理反應,生成能鎖住液氧的冰水化合物!”
聽起來似乎有些燒腦,但感覺又好像很牛叉的樣子,現場很多工程師大概都是這種感覺。
而這還沒完,作為專業研究化學燃燒的研究生,這次方案為了能夠讓推進劑更加穩定,后續還有別的招數。
彎腰撿起馬克筆,又繼續在白板上寫下“納米鋁”、“微米鋁粉”兩個詞。
解釋到:“航天飛機時代,礙于工業水平的限制,我們最多只能使用“微米鋁粉”級別的工業產品,將其混入燃燒中,雖然也有不錯的效果,但這還遠遠不夠!”
只要是進入了狀態,啤酒蓋講解各種技術點的時候,那簡直就是滔滔不絕。
“使用直徑80納米的納米級鋁粒子,推進劑就能排出更多鋁,這種鋁粒子非常小,因此它比大顆粒的“微米鋁粉”燃燒速度更快,理論上來說,它所產生的推力也會更大,甚至我還認為“納米鋁”或許會使火箭在變推力過程中更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