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訂單落地!
- 航天霸主
- 快舟
- 2325字
- 2019-01-26 19:33:28
“藍色搖籃”創業計劃暫時還不好處理,當殘酷地事實拍在臉上的時候,饒是章曉秋這個未來的商界女強,也依舊沉默了許久。
回頭再說另一頭,章昭對商業影像衛星“快鳥1號”略微有些想法,本來還打算在這上面想想辦法,看能不能用這顆商業衛星的數據來支持“藍色搖籃”項目。
可惜時間不等人,十一月才剛開始,赫德那邊就傳來好消息。
NASA對電子號火箭很滿意,對火箭的性能、可靠性、發射成本等多方面綜合考慮之后,覺得可以將電子號探空火箭納入新一代探空火箭重點考察名單中。
當消息傳來的時候,公司上下,一片歡騰,各種興奮地歡呼幾乎要沖破天花板。
而那些早前認購了股份的創始團隊人員,此時更是把臉都笑爛了,此前決定果然是明智的,大BOSS沒有騙大家。
跟著大佬走,前途一片光明!
與此同時,另外幾位當初選擇拿錢的工程師,雖然現在依舊還是在公司上班,但手里畢竟沒有股份,這種來自身份上的差距是一次巨大地打擊。
章昭所不知道,也就在NASA探空火箭意向訂單傳來同時,那幾位沒有股份的員工就已經開始準備離職叛變,SpaceX公司開出高價面向全社會進行人才招聘。
據說......
直到后來,這幾人離職過后,章昭才知道這些事兒。
不過那都無所謂,沒有利益捆綁為紐帶,員工肯定都是來去自由,在美國就這樣,人員流動普遍挺頻繁。
至于這幾人的離開是否會給公司帶來多大影響,那肯定不可能,太過于高看這些才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了。
有一點要清楚的是,此時EPAT拿到NASA探空火箭采購意向,消息在業內確實也引起了不小的波動,再加上最近的NASA連年裁員,那些有想法的航天從業者,自然也能看出EPAT的潛力。
于是,章昭接連好幾天都在不停地接觸各種人物。
在赫德地介紹下,哪些人可以招到公司去使用,哪些純粹是混日子的,章昭幾乎都了然于胸,這就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兒。
也是好一番折騰過后,章昭才能坐下來,仔細跟赫德單獨溝通,關于此次探空火箭項目的具體情況,章昭覺得事情可能并不簡單。
赫德作為EPAT的老朋友,他有義務為公司提供信息指導,點點頭:
“這次項目確實出現了反復,但大致還在意料之中,運營小獵犬-X系列運載火箭的研究中心知道電子號火箭報價之后,迅速調整價格,現在已經把價格降到和電子號火箭同一水平了?!?
確實是意料之中,因為章昭從來不覺得電子號能夠獨霸NASA的探空火箭合同,絕不可能,這年頭誰都不是傻子。
NASA為何要引入新的探空火箭,不就是因為現有小獵犬-X系列因為壟斷,所以造價太高嗎?
必須要清楚,小獵犬-X可不是專門的航天火箭研發公司提供,這玩意兒是直接來自NASA所下屬管理的實驗室。
也就是說,NASA這邊不管怎么樣,都要給這款探空火箭一口飯吃。
況且現在價格不都已經降下來嗎,不管是出于技術傳承考慮也好,又或者是保持適當的競爭也罷,反正不可能讓電子號火箭一家獨大就對了。
章昭:“意思是說,未來的探空發射任務,全都由電子號和小獵犬-X瓜分?”
在搞清楚情況后,這時候反而還更放心,電子號火箭也好,EPAT也罷,其實從來就不怕競爭,只有保持適當的競爭才能維持穩定,而現在則最好不過。
一家獨大永遠不是什么好事兒,美國對行業“壟斷”有一種病態地打壓,這肯定不能觸碰。
看章昭對此表示理解,赫德也松了一口氣,畢竟這次沒能盡全功,多少還是有些遺憾,萬一到時候因為這個影響了大家的合作,那肯定就不漂亮了。
關于探空火箭,他也只有最后一個問題需要補充。
赫德:“現在小獵犬-X系列已經成了過去式,采用新的MK-70/72助推器,新探空火箭被命名之為黑雁系列探空火箭,一共十個型號,全面覆蓋各個高度,所以你們也要努力,電子號必須馬上展開系列化改進?!?
畢竟是繼承了小獵犬-X系列成熟結構,更換助推器之后,搖身一變,回頭又是擁有全系列族譜的牛逼存在。
至于電子號火箭嘛.....
其實也不難,反正是采用小推力液體火箭為動力,要增加火箭飛行高度還不簡單?
兩臺發動機并聯,可以設計出50KN推力的中型探空火箭助推器;四臺發動機并連,這是100KN推力的重型探空火箭助推器;增大探空火箭上面級使用的法拉第火箭發動機噴管面積比,那么高空狀態下的上面級比沖還能繼續得到加強。
由此一來,電子號探空火箭的系列化就算搞定。
在商業航天新時代,能簡單解決的問題絕對不能復雜化,能夠四臺25KN推力小發動機并聯實現100KN推力需求,那就絕對不會去研究單臺100KN的發動機。
成本!
成本永遠是第一要務,盈利才是最終目的,其它都是不虛假。
為了節約成本,章昭甚至又開始繼續打起NASA官方資源的主意,既然公司下一步打算研究液體運載火箭,那肯定要有個啟動用戶。
章昭:“公司下一步打算發展小型運載火箭,這個你是知道的,而最近NASA有沒有相關的科研項目能夠支持,我覺得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終于還是沒能將EPAT進軍小心運載火箭市場的想法掐滅,赫德雖然并不看好競爭激烈的小型運載火箭市場,但現在這種情況,他又有什么辦法呢?
其實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作為商業航天公司,成功拿下探空火箭之后.....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作為亙古不變的道理,繼續固守現有探空火箭市場,未來肯定是沒有任何前途可言,那縱然小型運載火箭市場再怎么激烈,EPAT也必須進場參與。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若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自然是萬劫不復,但如果真能一炮而紅,那以后什么都好說,EPAT公司也就能算是成功地坐上了全球航天巨頭的牌桌上。
作為有理想、有能力、有團隊的三有創業者,章昭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跟赫德擺明想法,他現在已經是鐵了心,必須要一條道走到黑。
也知道自己是勸不了,而且也不能再勸,那要不就干脆點兒,盡最大地努力幫忙吧。
赫德:“有倒是有,你應該是對ALTEP計劃比較清楚,知道這項目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推進立方星產業發展,那么各種配套設施設備就不能少。包括低成本小型運載火箭,已經專用與立方星/小衛星發射的火箭上面級?!?
好像....
確實很有必要,立方星太小了,所以普遍都采用一箭多星方式發射,那么火箭多星上面級就顯得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