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打臉了
- 航天霸主
- 快舟
- 2857字
- 2019-01-06 18:03:10
瓦里安很年輕,在休斯空間與通訊公司這種有著半個多世紀歷史的大型公司內,僅僅三十歲的年紀就能獨當一面,并且是全權負責衛星推進系統。
確實,他當得起“年輕有為”四個字。
后續談及衛星推進系統的時候,馬休老頭兒已經提前翹班走人,留下章昭跟瓦里安兩人,各自面面相覷。
“你們的電泵循環發動機技術我都有聽說,而且還找在斯坦福工作的朋友了解過,聽說前幾天測試發動機推力的時候,其性能已經遠遠超過之前計劃所需?”瓦里安消息靈通,這才多久時間,居然都已經把電泵循環發動機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章昭:“沒錯,電泵循環技術的優秀遠超我之前預計,所以公司打算擴大優勢,直接進軍液體遠地點火箭發動機行業,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和技術儲備。”
有關技術優勢如何,作為專業的衛星推進系統工程師,瓦里安自然是心里有數。
別的且不說,只問到:“知道休斯公司的HS-601衛星平臺嗎?”(注1)
思考片刻之后,章昭突然想起之前在國內看過的一篇文獻,說的應該就是這玩意兒來著.....
仔細回憶,這還真讓他給想起來了。
前幾年所發射的亞洲3S衛星,那不就是采用這個HS-601平臺的嘛,據說現在都已經穩定的在軌運行了幾年時間。
回答:“知道,這是一款重型衛星平臺,發射重量通常都在3噸左右。”
瓦里安:“沒錯,現在該平臺需要進行中期升級改進,公司打算對它的推進系統再次進行優化,雖然之前使用R-4D-11發動機可靠性非常不錯,但性能提升潛力已經不是太大,所以我們需要一款性能更好的發動機。”
要更換HS-601已經使用多年的R-4D-11發動機?
只是這一瞬間,章昭簡直是喜出望外,緣分啊,思付片刻之后,下定決心,這次的大單決不能放過。
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說的不就是現在這種時候嗎,只要能夠成功打入休斯公司的衛星動力供應商名單,并且還是拿下重型衛星平臺的動力系統。
這叫什么?
叫做一劍封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次只要能拿下休斯HS-601衛星平臺的動力推進系統,其它諸如勞拉空間、洛克希德,甚至歐洲那邊的泰雷茲·阿萊尼亞公司,那幾乎都是小菜一碟。
章昭:“沒問題,我們的前期設計工作已經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預計再有一年左右就能夠將發動機定型,應該能夠趕上中期改進的節點吧?”
一年時間,這是章昭經過大致計算之后,最終所得出的保守估計。
若是速度來得快,俄羅斯那邊的談判夠痛快的話,可能半年時間就能搞定,但如果談判期間出了問題,短時間之內沒能談下來,那肯定就要拖延些時日。
瓦里安對HS-601平臺中期改進的時間節點很清楚,聽到章昭說要一年時間,他搖搖頭。
“這不行,最多只能給你八個月,發動機性能的提升也不用太多,只要能比R-4D-11提升10個百分點,公司這邊就心滿意足。”
十個月.....
章昭:“好的,我回去加快研發進度,若是一切順利,十個月也是能夠完成開發的。”
定好時間,以及大致的性能要求,隨后則是關于電泵循環遠地點發動機跟衛星平臺之間的接口問題需要雙方函接。
特別是現在采用電泵循環方案,那么在電氣系統這塊,就更需要來自衛星平臺的技術支持。
章昭:“遠地點火箭發動機推力很小,普遍400N-500N之間,因此對電機功率要求就很小,我想法是放棄發動機獨立電源設計,直接從衛星的電源系統接電。”
之前法拉第火箭發動機推力好歹也有28KN,需要70KW總功率的電機來帶動推進劑泵,那是理所應當,獨立的電源系統肯定也必須要有,但現在不一樣,遠地點發動機不過是區區400N-500N推力罷了,由此所需的電機功率自然也要大幅度降低。
電機功率降低之后,加上衛星平臺的電源功率也不算小,自然就可以對接使用。
簡化電源系統所節約的重量雖然不是太多,但也算是對衛星整體減重做出了貢獻,加上衛星星載電源本身還有太陽能帆板充電的能力,那就簡直完美。
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電泵循環的液體遠地點發動機采用內接星載電源設計,其實已經是目前最佳選擇,沒有之一。
瓦里安對此倒沒什么意見,從衛星的星載電源上接電,這并不是什么難事兒。
果斷地同意:“完全可以,你到時候把相關的電氣接口數據發過來,我直接找電源系統工程師去商量,HS-601作為重型平臺,本身電源就很足,何況這次也是要升級的。”
.....
所謂對接交流,這并不是什么難事。
雙方大致把情況溝通清楚,章昭拿到了瓦里安給的推進系統中期改進要求,甚至還有R-4D-11遠地點發動機的部分數據。
看的出來,休斯方面確實對馬夸特公司的保守不作為很不滿意,否則不可能把馬夸特公司的R-4D-11發動機參數備份給章昭帶走。
三天之后,章昭結束了洛杉磯之行。
迅速趕回斯坦福,他現在是春風得意,有了休斯公司的動力系統供應商資格,斯坦福的贊助已經不是太重要了,章昭隨時都可以拋開對方單干,如果公司真的缺錢,他可以轉身徑直走進硅谷,找一家饑渴難耐的風投公司。
在硅谷這地方,風投公司簡直多余牛毛,只要你有好項目,那就不愁拿不到投資。
硅谷的風投公司除了對互聯網、微電子電路兩大行業感興趣之外,由于很多為航空航天、軍工做配套的小型創業公司也都在硅谷扎堆,所以這些風投也會做相關公司的投資。
早在硅谷的微電子產業起家之前,這里主要就是靠給美國海軍研發無線電、雷達等電子設備為生,也算是有著悠久的軍工歷史。
到現在,如果某家創業公司跟軍工、航天沾邊,且足夠靠譜,這些風投也同樣趨之若鶩。
之前電泵循環方案被用于小型液體探空/運載火箭,市場看起來不是太大,自然就不會有風投公司愿意入場,可現在不一樣了,全球最大的衛星開發商休斯公司都表示認可,并且還給出發動機開發與采購意向合同。
有了這份合同在手,章昭就可以輕易從風投公司拿到投資。
可以預計的是,即便只是第一輪投資,到時候給公司估個兩千萬美元應該也不成問題。
必須要知道的是,之前蘇館長40萬美元才拿5%的股份罷了,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公司價值已經達到800萬美元大關。
總而言之,三個月河東,三個月河西,東太平洋宇航技術公司的羽翼已經豐滿起來。
再回到斯坦福,章昭甚至都已經做好了學校會撤銷贊助的打算,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學校不僅沒有說取消贊助,甚至還表示可以繼續追加......
似乎和之前想的不一樣,情況脫離原先預估,這讓人始料未及!
直到章昭來到復合材料教研室,見到正在埋頭做設計的一眾箭體開發人員,并且從付才那邊得到確切消息之后,終于才明白事情原委。
說來也挺搞笑,原來這兒還真是峰回路轉。
馬特蘭教授因為章昭藐視了NASA的絕對權威,直接就導致雙方鬧翻,但隨后蘇館長一封郵件發到NASA相關部門,在說明了情況之后。
最打臉的來了。
人家NASA聽說有人在試探著削減火箭結構設計強度余量,那不僅是沒有取消電子號火箭參加十月底的Mini火箭大獎賽,反而還對此行為頗為認同,并且發郵件到斯坦福工程院航空航天系,對電子號火箭的創舉表示肯定。
NASA全稱是美國航空航天局,人家不僅管航天,同樣還管航空產業。
在航空系統,機體結構強度設計指標早就與時俱進,在五年之前便修改為10%的強度余量,而航天方面則礙于最近這些年沒有新的運載火箭計劃,自然就沒有項目來驗證是否可以修改設計箭體強度余量。
于是乎,這些對應的設計標準文件,自然也沒機會去確認修改!
電子號探空火箭雖然只是一個用于探空比賽的“玩具”,并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的參考價值,但它也可以算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
為此,NASA還特意派來兩位工作人員,從側面協助開發團隊進行箭體強度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