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保衛戰親歷記
-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 1413字
- 2019-09-16 14:29:36
第一一二師守備江陰戰況點滴
一九三七年五月,經劉廣瑛介紹,到國民黨軍委會政訓處工作。不久,被派往第五十七軍繆澂流部第一一二師政訓處任處員。參加廬山受訓后,抗日戰爭已全面展開,隨即與政訓處代理處長王若侮回河南周家口師部。當我們到達平漢線郾城車站時,該師奉命正向隴海路東部移動。部隊在窯灣休整一周后,經宿遷到了淮陰,師部駐在王營一帶。十月初,師部又向靖江移動,順著運河東岸公路,經過高郵、邵伯等縣進至靖江,與江陰要塞隔江相望。時上海已陷落,日本侵略軍日夜兼程西進,侵占南京的意圖十分明顯。為了掩護主力部隊轉移,保衛南京,我師奉命在江陰阻擊日軍前進。
我師在防守上使用的兵力有兩個團,一個輜重營,一個特務連,約五千多人。到江南岸以后,即分別進入陣地。當時接師部命令,一定要同要塞共存亡。據參謀處傳出來的消息,至少要防守一星期以待援兵。我奉命和編余連長馬永連帶師部糾察隊駐江邊碼頭,看守留在江邊的三只木船,并在江岸一帶巡查,我們每人左臂佩戴粉紅色的臂章,上蓋有師部的關防,寫著“糾察隊”字樣。
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在南邊和西南角天空,敵人升起兩個氣球。四時以后,炮就響了,開始每隔半分鐘一發,后來越發加緊。炮彈不斷落在碼頭附近,炸得樹折屋塌。我們駐在江邊碼頭的一家屋里,一直沒有離開崗位。傍晚,電話線也被炸斷,和師部聯系中斷,即派電話兵查線。這時炮彈仍在天空嘶鳴,爆炸聲不斷加緊。糾察隊員們從這家廚房里找到大米,掘出咸魚缸,做粥燒魚,邊吃邊說,毫不在乎。我是初次上戰場,聽到炮聲有些畏懼,后來時間一長也就習以為常了。不久,查線的電話兵回來說線已接好,馬永連立即和師部參謀處通話,參謀處再次強調,要我們守住這幾只船。我們又加派了崗哨。
夜間,炮聲停止,耳鼓被震得隆隆作響,一天的緊張至此松弛下來,但睡不著。天將黎明,槍炮聲再起。天明后,從前線抬回來的傷兵增多。據下來的人說,仗打得很激烈,只見敵人的排炮不見敵人,如果能看見敵人,一定把他消滅。中午,槍炮聲逐漸稀疏,敵人昨天放的那兩個氣球,依然掛在天空。
二十九日下午,夕陽西下的時候,特務連劉連長背著受了傷的師長下來了,到江邊碼頭上船,一直向北劃去。這天晚上,江風很大。我們向指揮部請示,得到的命令是撤離崗位回隊。
我和馬水連帶著十幾個糾察隊員隨即離開碼頭向師部靠攏。路上看到西南方南閘鎮大火沖天,照亮了半邊天,濃煙被西南風送過來,帶著一種嗆人的氣味,大家趕緊用毛巾捂嘴。到了一座山的北面,突然一顆照明彈把山腰照得如同白晝。在山的東坡,遇到參謀處的副官。據他說,師長受傷過江,由馬萬珍旅長代理指揮,并決定半夜十一點突圍。因政訓處的人早已過江,我只好隨馬永連行動。
十點鐘左右,部隊開始向西突圍,繞過江陰城的北面,沿著南閘鎮北的一條公路向西行進。當時是人喊馬嘶,扔在公路上的炮彈筒被人馬絆得叮當直響。當走到南閘鎮以西,敵人預設的機槍卡哨響起槍聲,部隊被打散了,我和馬永連也失去了聯系,跑了二三里路,才又遇到了他。我們商定往東北方向走,只有過江才會安全。當我們來到江陰碼頭旁的一條江岔時,在樹叢里發現了一條輸送彈藥的小劃子,于是,我和馬永連還有其他一些士兵計十多人,乘夜向江北劃去。
半夜十二點半,我們終于靠近了江北岸八圩港,但遭到駐守在那里的我師騎兵連的制止。原來這個連留在江北來參加戰斗,奉師部的命令一律不準南岸官兵過江。順著江風我喊話,才順利地靠岸。我們下船查點人數共十三人,大家都激動地哭了。